2014高中历史复习配套课件+训练8份)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高中历史复习配套课件+训练8份)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9-08 16:17:42

文档简介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课时一 “自由放任”的美国
(时间:25分钟 分值:30分)
A组(基础题)
1.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繁荣时期,大街小巷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小车,状如长龙,当时流行着“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的谚语。由此可见(  )。
A.汽车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B.汽车工业始现衰兆
C.分期付款隐藏着危机 D.股票投机活动盛行
解析 材料反映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美国市场的虚假繁荣。
答案 C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垄断资产阶级大量销毁商品的直接目的是 (  )。
A.减少产品,刺激消费 B.积累扩大再生产的资金
C.维持生产产品的价格 D.销毁过期库存的商品
解析 经济危机爆发后,由于生产相对严重过剩,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维持产品价格,纷纷限制生产,销毁产品。
答案 C
3.下列有关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②美国经济危机爆发 ③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形成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
解析 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成为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标志。继而引起资本主义世界的连锁反应,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答案 A
4.右图中所示现象反映当时人民对胡佛政府所实行政策的不满,其政策是 (  )。
A.自愿合作
B.自由放任
C.国家干预经济
D.社会福利
解析 当时胡佛信奉的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答案 B
5.“我们要感谢你,赫伯特·胡佛,今天我们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今天我们行乞求食,今天我要偷取煤炭来取暖,谁会知道我会偷?”这首流行的歌谣直接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人民 (  )。
①因经济危机生活贫困 ②对胡佛政府的信任度降低 ③渴望幸福美好的生活 ④对资本主义制度深恶痛绝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这首歌谣反映了美国人民的生活贫困和对生活的无奈,同时也是对胡佛政府的讽刺。因此选A项。
答案 A
6.前提: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结果。结论: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反危机措施只能加剧危机而不能缓解危机。这个前提——结论式判断 (  )。
A.前提正确,结论也正确 B.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前提错误,结论也错误 D.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答案 A
B组(能力题)
7.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时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  )。
A.经济危机来势汹涌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危机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D.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
解析 注意解读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可以看出破坏严重,范围广。
答案 B
8.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解析 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工人大量失业,造成社会购买力低下,出现“生产的相对过剩”,资本家为维护利益大规模地缩减生产而不是通过提价牟取暴利,故可排除A项;经济的衰退、工人的失业、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故可排除C项;为摆脱经济危机,各国纷纷以邻国为壑,转嫁危机,如德、日,故可排除D项;经济危机打击下,大批工厂企业倒闭,这时寻找工作是困难的,所以,符合题意的只有B项。
答案 B
9.右图是漫画《胡佛失意——罗斯福得意》,罗斯福就职之日,胡佛送给新政府一句话:“我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这说明 (  )。
A.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
B.只有走法西斯道路
C.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失败
D.胡佛信任新政府
解析 胡佛的话表明他的反危机措施已经失败。
答案 A
10.下列对下图所示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资本主义制度处于崩溃边缘
B.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大量失业
C.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破坏严重
D.世界各国工业生产持续下降
答案 C
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1929年~1942年失业曲线图
该曲线图反映了美国1929~1942年失业情况。在1929年经济危机打击下,美国约400万人失业,失业率上升到25%。1928年,来自巴尔的摩的一份城市调查显示,失业率42%。美国最大的劳工组织劳联——产联统计表明,全国人口失业率达到18%。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信息?此信息出现的根源是什么?(6分)
(2)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二中两幅图片分别说明的问题。(4分)
答案 (1)信息:经济危机时期,大量工人失业。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图一:经济危机蔓延到整个世界,形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图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受到沉重打击,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