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单元强化练习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单元强化练习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4 15:2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1.生物和生物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如果你去捉蝗虫,蝗虫会逃跑,这直接证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 都能生长和繁殖 B. 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生活需要营养 D.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流水潺潺 B. 春雨绵绵 C. 阳光灿烂 D. 绿草如茵
下列诗句中,与生殖现象无关的描述是( )
A.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 春江水暖鸭先知 D.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下列关于环境对生物的不利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DDT的使用导致鸟类的生殖能力受到影响
B. 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
C. 生物有很强的自我适应能力,我们开发自然资源对它们没有影响
D. 使用农药时会将有益昆虫杀死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想利用桑蚕详细研究蚕的发育过程,最好的研究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模拟法
城市生态系统有其特有的特征,下列与城市生态系统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没有生产者,消费者却很多 B. 生态平衡主要靠人来维持
C. 物质和能量基本上从外地输入 D. 生活垃圾和残枝落叶大部分异地分解
生物圈不包括地球的( )
A. 水圈的大部 B. 大气圈的上部 C. 大气圈的底部 D. 岩石圈的表面
下列生态系统种类与其功能不相符的一组是( )
选项 种类 功能
A 森林生态系统 涵养水源、保护水土
B 海洋生态系统 海水可以直接饮用,为人类提供饮用水
C 湿地生态系统 净化水质、蓄洪抗旱
D 农田生态系统 为人类提供粮食
A. A B. B C. C D. D
某地有人大量捕食青蛙,最准确地说这样做会( )
A. 破坏生态平衡 B. 破坏生物圈
C. 影响青蛙的生长和繁殖 D. 破坏食物链
硫细菌能利用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这类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消费者和分解者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微山湖 B. 微山湖的所有植物
C. 微山湖的所有动物 D. 微山湖的所有生物
你不会到哪种环境中捕捉鼠妇( )
A. 草坪的石头堆里 B. 庭院的菊花盆下 C. 墙角的草丛中 D. 学校的篮球场上
下列实例中,不属于观察法的是( )
A. 用放大镜研究蝉的取食
B. 用望远镜研究鸟类的飞行
C. 用给金鱼喂食前鼓掌的方法研究金鱼的听觉
D. 用摄像机拍摄狮群的生活方式
当我们对某地区生物分布状况做调查时,首先应该明确调查的( )
目的范围方案对象样本方法
A. B. C. D.
许多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以下成语或谚语与非生物因素对应合理的是( )
选项 成语或谚语 非生物因素
A 春兰秋菊 光照
B 北雁南飞 大气
C 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 水分
D 冬春雨水贵如油,莫让一滴白白流 温度
A. A B. B C. C D. D
沙蒿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能固沙,这说明(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 D. 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是动态变化的
B.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比例是不会变化的
C. 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础,是比较稳定的
D. 生态系统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水分、气体等的交流
小明是个爱学习的学生,为了缓解眼睛的疲劳,他在靠阳台的书桌上养了一盆文竹,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文竹向窗外方向生长。他对这种现象最合理的假设是( )
A. 这种现象可能和温度有关
B. 这种现象可能和光照有关
C. 这种现象可能和空气湿度有关
D. 这种现象可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关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下列有关生物圈、地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不同的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只有生物圈这一个家
B.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C. 长时间的干旱对水稻生产有较大影响
D. 现代化温室虽然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果蔬,但它不是生态系统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 蕨类植物有了真正的根和输导组织,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
B. 每天光照时间超过14小时,油菜才能形成花芽
C. 蚯蚓的活动能使土壤疏松,并能提高土壤肥力
D. 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生活在水中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X和Y一定是植食动物 B. X、Y和Z一定都是消费者
C. Y和蝗虫既是竞争关系又是捕食关系 D. 图示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构成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悲。”这直接说明了( )
A.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 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人要想最大限度地利用生产者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应选择哪一组食物( )
A. 鱼和鸡蛋 B. 谷物和蔬菜 C. 兔肉和水果 D. 豆腐和牛肉
abcd构成一条捕食食物链,下列关于这条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c与b之间是捕食关系
B. 物质与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的
C. b、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
D. 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这条食物链,d中含量最多
2019年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11月,PM2.5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9%。这项指标主要指人类影响了生物圈的哪个圈层( )
A. 大气圈 B. 水圈
C. 岩石圈表面 D. 大气圈和岩石圈表面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下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
(1)在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3种),消费者是 (2种)。在该生态系统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 。
(2)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 ,能量沿食物链和 传递。
(3)一段时间内,该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会处于 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农药残留量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民生。某农场为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一段时间后,经检测发现猫头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蛙和鼠。该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是 ,除图中的生物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包括 。
(2)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 。
(3)请写出图中最短的食物链: 。
(4)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的生物有 。
(5)猫头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蛙和鼠,原因是一些难分解的农药进入生态系统后,会沿着 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
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图中所示外,还应包括 和 。
(2)图中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 。
(3)图中的玉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太阳能就是通过它进行的 作用输入该生态系统的。
(4)图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
(5)有人为了防止喜鹊偷吃玉米,就在玉米地周围放置了捕鸟网,长此以往,在不打农药的情况下,玉米产量会 。
(6)为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农民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不同生物个体内农药的积累量。图中生物个体内农药积累量最多的是 。在南极的企鹅等动物体内也有可能检测到该农药,理由是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根据表格,完成下列题目。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1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二天上午死亡2条,
第二天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当天下午和晚上
相继死亡
(1)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 ,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池水、沙子中的 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1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少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 。由生态瓶5号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 1~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该是动物数量 (填“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该生态系统的 能力比较差。
有一次小明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过段时间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明觉得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于是一起去探究。(1)你帮他提出问题: 能影响黄豆芽中叶绿素的产生吗
(2)针对你的问题,再作出假设: 。
(3)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相同容器中。为什么要设置甲、乙两个容器 。
B.把甲放在阳光下,乙放在 处。
(4)本实验的变量是 。
(5)该实验的预期效果:甲中的黄豆芽 (填“变”或“不变”,下同)绿,乙中的黄豆芽 绿。
(6)怎样保证实验效果只是由该探究因素引起的 。
(7)把一定数量的黄豆芽改成2根,行吗 ,原因是 。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A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A
16.【答案】D
17.【答案】B
18.【答案】B
19.【答案】D
20.【答案】B
21.【答案】A
22.【答案】B
23.【答案】B
24.【答案】C
25.【答案】A
26.【答案】(1) 水草、浮萍、水绵 鱼、虾 分解者(细菌、真菌)
(2)光食物网
(3)相对稳定自动调节

27.【答案】(1)农作物 分解者
(2) 能量流动
(3) 农作物鼠猫头鹰
(4) 猫头鹰和蛇
(5)食物链
28.【答案】(1)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2)3 玉米蝗虫喜鹊雀鹰
(3) 生产者 光合
(4) 雀鹰
(5) 下降
(6) 雀鹰 生物圈
29.【答案】(1)小鱼 水草 细菌、真菌 (2)短 植物(或生产者) (3)小于 (4)自动调节
30.【答案】(1)光
(2)光能(不能)影响黄豆芽中叶绿素的产生
(3)设置对照实验 黑暗
(4)光
(5)变 不变
(6)控制单一变量
(7)不行 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使实验结果存在较大误差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