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综合训练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点缀(zhuì) 蔚蓝(wèi) 拍摄(shè) 忧心忡忡(chōng)
B.合拢(lǒng) 吞噬(shì) 炽热(zhì) 海市蜃楼(shèn)
C.烧灼(zhuó) 钦佩(qīn) 轮廓(kuò) 惊心动魄(pò)
D.俯瞰(kàn) 无虞(yú) 凛冽(liè) 怏怏不乐(yàng)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绵廷 泥潭 缥缈 钦差
B.焚烧 分辨 寂寞 女娲
C.蓬勃 掺和 踪迹 气概
D.陛下 精致 爵士 忙碌
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________。
(2)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________,感到非常孤独。
(3)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________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4)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________些。
A.神情 景致 延续 敬重 B.神气 景色 延续 敬重
C.神色 景象 绵延 看重 D.神气 景象 绵延 尊重
4.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
B.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
C.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D.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A.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B.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查问好几次。
C.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
D.“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
B.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C.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
7.默写。
(1)《秋词(其一)》中诗人一反悲秋常情,而写爱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夜雨寄北》中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后秉烛夜谈、共话今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表明诗人人老心坚、壮志不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潼关》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潼关壮阔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学习完课文后,语文老师组织了以“走进名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以下活动。
(1)【参加辩论】班里就骗子的形象展开辩论,正反双方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骗子能骗到皇帝,说明骗子是智慧的。他们耐心地研究了皇帝的心理,充分运用了自己的智慧;他们骗了皇帝更多的钱、更多的生丝和金子,而不是骗百姓,可见他们类似于那些劫富济贫的人,是在惩罚皇帝。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网络跟帖】《皇帝的新装》里说真话的小孩子的命运会如何呢?某网络上,有很多初中学生就《皇帝的新装》中说真话的小孩子的命运展开了想象。请你在网上发帖发表自己的看法,注意给自己起个富有个性的网名。
帖子一:网友“岁月单车”:小孩子天真无邪,皇帝愚蠢暴虐。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皇帝给了他一个“说真话罪”。
帖子二:网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西游记》被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请从以下故事情节中任选一处分析。
A.小圣施威降大圣 B.车迟国猴王显法 C.真假美猴王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皇帝的新装》节选,回答各题。
①“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②“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
③“我并不愚蠢啊!”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因为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因此他就把他完全没看见的布称赞了一番,同时保证说,他对这些美丽的色彩和巧妙的花纹感到很满意。“是的,那真是太美了!”他对皇帝说。
……
④“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⑤“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的满意!”
……
⑥“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0.选文写了官员、大臣、皇帝看到布料后的共同反应是:
11.选文主要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来描写皇帝、大臣与官员的。
12.“真是美极了”“我十二分满意”加点字不能去掉,为什么?
13.皇帝为什么“有点儿发抖”?又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14.皇帝眼中“善良的老大臣”“诚实的官员”,其本质是:“________的老大臣”和“________的官员”。(请填上恰当的形容词)
(二)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爷爷的金色田野
杨汉立
①爷爷坐在田头,一支喇叭筒在唇间“吧嗒”一声,芬芳自唇边漫过田野,漫过整个季节。水稻早已闻惯了这种香气,田野早已闻惯了这种香气,村庄也是如此。其实,这香气已经不是烟草的味道,是爷爷的气味,是从爷爷体内散发出来的东西。自春天播种开始,爷爷就天天穿行在村庄之中、田野之中和水稻之中,爷爷像村庄和田野的孩子,水稻像 ,那么亲切,那么温馨,谁也离不开谁。
②用力一吸,爷爷觉得田野好香、村庄好香。这种香味是稻子邀约泥土的香味,和着老木屋的香味和饭菜的香味。爷爷看到了一些香气的河流,那桂花流出一些河流,那稻子流出一些河流,小溪、青山、草木、饭菜都流出一些河流。这些河流流过田野、流到云端。在田野,香气跟着他;进村庄,香气跟着他;进了房间,香气还是跟着他;吃饭时,香气更是跟着他。所以,爷爷觉得这复合的诱人芳香总在饭桌上回荡,一日三餐如此,日日如此。爷爷觉得这乡村的香气,滋养着他的生命,成为了他的灵魂,他注定离不开这个村寨,因为他离不开这种气味。
③在爷爷慈祥的目光中,水稻腼腆地低下头,笨拙却温柔地轻轻摆动身子,把柔情悄悄地变成一股浪,淹没爷爷,淹没田野,淹没村庄,甚至要把已经很蓝的天空再洗一洗;鸟群飞过上空,把一些弧线交给天空和田野、村庄的目光,交给爷爷和水稻的遐想,歌声一滴一滴坠落,让壮实的谷粒更加饱满,让金黄的稻田更加闪亮。一瞬间,田野铺上了黄金。
④爷爷的汗珠滴入泥土,缓缓进入根须,涌上茎秆、稻叶、谷穗,整个田野在涌动,像亿万把扇子在扇动,扇起阵阵香风。太阳更加兴奋,把这大片大片金黄的田野照得更亮了。
⑤乡村的秋天就是唐朝,唐朝极为任性地喜欢盛大,喜欢热闹,喜欢肥厚。一株株水稻身怀六甲,身体越来越丰腴,她们以杨贵妃为标准,以胖为美,一个个展示着肥硕的身姿。她们是秋天放牧的羊群,为了争食秋天的阳光,都急着往前挤,一株与另一株挤,一行与另一行挤,一列与另一列挤,一丘与另一丘挤。
⑥行走在秋色中,爷爷看见这么多金色的稻子在风中轻轻地摆动,像是抖开往昔挥洒的汗珠。汗水和阳光是一天天沉积起来的,沉积多了就泛光,先是泛绿,越来越绿,绿得胀满,胀得田野装载不下。然后泛黄,越来越黄,直到比黄金还诱人,直到分不清是阳光染黄了稻谷,还是稻谷染黄了阳光。
⑦直到那天,父亲把整个季节卷成一支喇叭,在一个响晴中吹响了号角,引我们兄弟,去收取田野里的金黄。爷爷不甘示弱,拍打了好一阵子腰腿,不理会我们要他休息的劝告,踏入稻田。此刻,乡村开始沸腾,嘭嘭作响的打稻谷声,在田野里此起彼伏。
⑧母亲的饭香远远飘来,弥漫整个田野。桂花香也邀约了稻谷香和泥土香,与饭香会师,释放一年的积蓄,把乡村灌醉。母亲一句声音拖得长长的呼喊“吃饭啦——”,把我们呼唤得格外饥饿,似乎可以吃下一整份鼎罐饭,可以吃下整个田野,可以吃下整个秋季。
⑨在饥肠辘辘却又满怀醉意中,伫立在秋色里,于是便有一些种子在心里悄悄生根、发芽、猛长。我的心田有了四季轮回,其中的秋天也一定会有属于我的金黄的田野。
(有删改)
15.结合上下文,仿照第①段加点内容的写法,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
16.赏析句子。
一株株水稻身怀六甲,身体越来越丰腴,她们以杨贵妃为标准,以胖为美,一个个展示着肥硕的身姿。(从修辞角度)
17.文章第⑨段画线句子“在饥肠辘辘却又满怀醉意中”,“饥肠辘辘”和“满怀醉意”矛盾吗?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吕氏春秋》
刳①马取肝
有客语马肝大毒,能杀人,故汉武帝云:“文成②食马肝而死。”迂公适闻之,发笑曰:“客诳③语耳。肝固在马腹中,马何以不死?”客戏曰:“马无百年之寿,以有肝故也。”
公大悟,家有蓄马,便刳其肝,马立毙。公掷刀叹曰:“信哉,毒也去之尚不可活况留肝乎?”
——《雅谑》
【注释】①刳:kū。剖开。②文成:将军名号。汉武帝曾拜方士少翁为文成将军。后杀之。③诳:kuáng。
18.解词
(1)请选出和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选项( )
例句:国人道之
A.马无百年之寿 B.学而时习之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2)根据以下信息,推测“客诳语耳”中“诳”的意思:______
①观字形 “诳”:形声。从言,从狂。“言”指“言语”、“言论”。
②查资料 诳,欺也。——《说文》
③联应用 生活中俗语:出家人不打诳语。
19.观句
(1)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毒也去之尚不可活况留肝乎?
(2)翻译句子
①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②肝固在马腹中,马何以不死?
20.品文
(1)以下是小吟对文章的品读,表述正确的是( )
A.宋君有质疑之心,而迂公没有轻易相信别人的话。
B.《刳马取肝》中迂公始终认为马肝无毒,他反驳了客人的话。
C.《穿井得一人》中丁氏常年在外居住,导致劳力不足,为方便取水所以凿井。
D.《穿井得一人》中的国人轻信别人的话,没去求证。而迂公则用实践验证了对方言语的科学性。
(2)作家严文井说:“寓言是小玩艺儿,也是大玩艺儿。”请你结合两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1.请简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涨”字的表达效果。
22.诗人为什么重复写“巴山夜雨”?
五、作文
23.题目:《我真想美梦成真》
要求:(1)请直接作文
(2)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恰当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4)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酌情奖励)
(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容易显露个人信息的地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D
4.B
5.C
6.C
7.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8. (1)示例:我方认为,首先骗子的心术是不正的,动机是不纯的,他们行骗只为个人能得到更多的钱,这不能说是智慧。其次,从骗子骗皇帝的客观效果上看,在欺骗皇帝的同时,也蒙蔽和欺骗了所有的人,并没有起到惩罚皇帝的目的。 (2)符合题意即可
9.示例一:《小圣施威降大圣》写了孙悟空和二郎神的斗法,抓住一个“变”字,展开想象;斗法的过程中,孙悟空展开七十二般变化,二郎神则紧随其后,孙悟空先后变成动物,旗杆和二郎神本人,最终取得了胜利。场面神奇异幻,极富想象力,妙趣横生。
示例二:《车迟国猴王显法》写了唐僧师徒途经车迟国,与车迟国国师虎力、鹿力、羊力大王斗法的故事,抓住一个“变”字,展开想象。经过求雨,云台显圣,隔板猜物三轮斗法,最终战胜车迟国师,并揭穿了他们的真面目。孙悟空一一化解的斗法过程写得极富想象力,又幽默诙谐、妙趣横生。
示例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本领高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小说却设计了一个和孙悟空有着一样本领的六耳猕猴,欲取代悟空,这个构思大胆独特,设置巧妙,充满着想象力,两人上天入地,从唐僧到托塔李天王到观音,用尽方法分辨,却都没有成功,最终在如来的帮助下,真假美猴王才得以分辨。
10.内心恐惧,都假装自己能看见布料,并以谎言来赞美。
11. 心理 语言
12.强调了“美”和“满意”的程度高,讽刺了大臣官员与皇帝的愚蠢与虚伪。
13.意识到自己可能什么也没穿,内心极度恐慌;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窘迫恐慌,自欺欺人。
14. 愚蠢, 虚伪
15.爷爷的孩子。
16.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谷粒的饱满,表现了丰收的喜悦之情。
17.不矛盾,“饥肠辘辘”是指听到母亲呼喊“吃饭啦——”时,顿感饥饿难耐,“满怀醉意”则是指作者陶醉于丰收景象的幸福之情。
18. B 说谎话
19.(1)毒也/去之尚不可活/况留肝乎?
(2)①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②马肝本来就在马肚子里,马为什么没有死呢?
20. A “寓言是小玩艺儿”指的是寓言往往篇幅短小、故事简短。“也是大玩艺儿”指的是寓言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穿井得一人》和《刳马取肝》故事简短,但《穿井得一人》告诉我们凡事都要调查研究,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的道理。《刳马取肝》告诉我们对任何事都要认真思考,想想是否合乎道理,不可道听途说、乱认真理。
21.“涨”字富于动态感,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作者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长的愁思。
22.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时间的往复,空间的回环,将现在和将来,自己和妻子,巴蜀和北方联结起来,突出了思亲念归的寂寞凄凉的感情。
23.例文
我真想美梦成真
每个人都想自己的美好梦想成为现实,我何尝不是呢 每一次在梦中我都会看见自己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服装设计大师,带着我的模特走上领奖台,无数羡慕的目光凝聚在我的身上,观众赠与我最热烈的掌声,好像在告诉我:你是最好的.
因为我经常坐在电视机前看服装大赛,看着走上领奖台的大师们,我投去的是艳羡的目光,多么希望站在领奖台上的是我——小魔女.
突然一阵睡意袭来……
我坐在一个造型别致的沙发上.这间房子很大.布置简洁,整齐:有一张大办公桌,墙上挂着精致的花布和丝绸.墙角是几个塑料模特和一排五颜六色的衣服.这完全是一个设计师的房间!我兴趣一下子就来了,我扯下一匹布,放在桌上,飞舞着剪刀,一条款式新颖的长裙就诞生了,我用亮片,珍珠和花边来做点缀.一条漂亮的裙子就完成了.突然听见有人焦急的喊:张大师,决赛快开始了,您还没有完成吗
我有点发呆,我真的成为了设计大师了吗 我压抑着激动的心情走出房间,让模特穿上我刚刚剪裁的服装.比赛开始了,一分一秒都对我很重要,我忐忑不安的站起又坐下,等待比赛结果.不久比赛结果出来了,我得了金奖.我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和兴奋走上领奖台,说了获奖感言------我先设计带有随身听的服装,这件衣服的外形跟普通的衣服没什么区别,只是多了一个功能“听歌”,让人们随时可以感受音乐的乐趣.接着我说了以后的打算,准备设计出冬暖夏凉的服装,让人们不再为寒冷分得冬天和炎热的夏天而烦恼了.
我登上飞机,我飞回到自己的故乡.可是突然飞机发生了故障,我急得满头大汗.一下子醒过来了……我依然坐在电视机前.呵呵,原来是南柯一梦.
我明白:只有通过努力的学习,将来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