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14 15:3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2只燕子3天吃害虫300只,2只燕子平均每天吃害虫( )只。
A.50 B.100 C.150
2.下面各组数据中,( )的平均数是15。
A.13,14,15 B.13,14,15,16 C.13,14,15,16,17
3.下面四幅图中,图( )表示我市某商场短袖衬衫四个季度销售情况统计图。
A. B.
C. D.
4.在一次航模比赛中,小华的遥控飞机前几次平均飞行时间是61秒,当最后一次飞行之后,平均飞行时间为62秒。最后一次的飞行成绩可能是( )秒。
A.61 B.62 C.63 D.66
5.小红、小丽和小芳三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25厘米,小红和小丽的身高都比125厘米多一些,小芳的身高( )。
A.比125厘米多 B.比125厘米少 C.是125厘米
6.乐乐数学、语文、英语三科成绩的平均分是90分,不计算,你能知道他的英语成绩是多少吗?( )
科目 数学 语文 英语
成绩/分 89 88
A.80 B.88 C.90 D.93
7.在一次体育测试中,四年级平均每班的达标人数为36人(各班达标人数不全相同)。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个。
①四(2)班达标的人数最少,有34人。 ②四(1)班达标的人数可能是36人。
③四(3)班达标的人数最多,可能是38人。 ④四(4)班达标的人数可能是45人。
A.2 B.1 C.3
8.如图的统计图中,1格表示( )。
A.5千克 B.10千克 C.5箱
二、填空题
9.甲、乙、丙三个数的的平均数是120,甲数是68,乙、丙两数相等,乙数是( )。
10.根据统计图中数据回答:全年平均每月的销售( )台。
长河公司2020年计算机销售数量统计图
11.下表要小明在田径考试成绩,他跳高的成绩是( )。
项目 跑步 跳高 跳远 平均分
分数 70 ? 85 83
12.下面是四年级3班男生身高统计情况(每个“正”字表示5个人,不满5人的几画算几人)。
根据调查的数据,再回答问题。
身高(厘米) 小于130 131~135 136~140 141~145 146以上
人数
(1)四年级3班男生身高在136厘米至140厘米的有_____人,141厘米至145厘米的有______人,全班男生共有______人。
(2)四年级要选拔排都运动员,要求身高在140厘米以上,可以参加的男生有_______人。
(3)张华同学的身高男生中从高到底排第9名,请你猜猜他有________厘米。(写一个身高就可以)
13.小乐用1元硬币做滴水实验,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他进行了多次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1元硬币滴水实验结果统计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滴数 49 45 32
结论:在1元硬币上的水不外溢的情况下,平均大约能滴( )滴水。
14.如下图是小军上学期五门功课的成绩统计图。
(1)图中每格代表( )分。
(2)( )分数最高,( )分数最低。
(3)美术比外语低( )分。
15.李晓东折的纸飞机前五次飞行的距离分别是:15米、23米、18米、25米、14米,前五次的平均距离是( )米。如果再飞一次,使平均飞行距离达到20米,那第六次飞行距离要达到( )米。
16.小明买来5个橘子,分别称了称,结果如下表.
编号 1 2 3 4 5
质量/克 80 77 86 74 83
请你帮他算算平均每个重( )克.
三、判断题
17.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每小格表示的数量多少可以不相等。( )
18.27,28和29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8。( )
19.小涛身高145厘米,他去平均水深120厘米的河里洗澡,完全没有危险.( )
20.乐乐的期末成绩记录单被撕坏了,但可根据已知的数据算出他的语文成绩是93分。( )
四、作图题
21.下面是小明家今年上半年电费统计表。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电费/元 35 45 38 50 42 48
(1)先填空,再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完成统计图。
(2)小明家今年上半年平均每季度电费支出多少元?
五、解答题
22.丽丽整理了四年级1班同学的身高数据,结果如下表。
身高(厘米) 120~129 130~139 140~149 150及以上
人数 5 18 10 7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2)全班身高人数最多的是( )厘米,最少的是( )厘米。
23.下面是乐乐家2020年上半年电费统计表。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电费/元 35 45 38 50 42 48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乐乐家2020年上半年电费情况统计图
(2)乐乐家( )月份电费开支最大,( )月份电费开支最小。
(3)乐乐家2020年上半年平均每月电费支出多少钱?
24.一筐土豆有75个,任意取出5个分别称一称,结果如下表所示。
编号 1 2 3 4 5
质量/克 82 79 78 81 81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你估算出这筐土豆大约一共重多少千克?(写出估算的过程)
25.五名学生进行套圈比赛,编号依次是1号 2号……5号,套圈成绩如下图。
(1)平均每人套中几个?
(2)6号同学加入后,六人的平均套中个数为17个,6号同学套中了多少个?
26.学校进行100米跑测试,甲、乙两组的成绩分别如下:
甲组:
人员 李兵 李强 张军 王栋
成绩 18秒 13秒 15秒 14秒
乙组:
人员 李勇 李华 张三 王二
成绩 13秒 14秒 15秒 14秒
哪一组同学的成绩好一些?(通过计算来说明)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分析】用害虫总只数÷天数=2只燕子平均每天吃害虫数,进行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只),则2只燕子平均每天吃害虫100只。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实际问题,熟练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C
【分析】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依此计算出每个选项的平均数即可。
【详解】A.13+14+15=42,42÷3=14;
B.13+14+15+16=58,58÷4=14……2;
C.13+14+15+16+17=75,75÷5=15;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与求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D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再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解答。
【详解】根据一年四个季度,一、四季度气温较低,短袖衬衫销量比较少,二、三季度气温升高,短袖衬衫销量增加,选择D符合某商场短袖衬衫四个季度销售情况统计图。
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根据实际经验解答问题。
4.D
【分析】根据题意经过最后一次飞行的平均时间是62秒,前几次平均时间是61秒,根据平均数的意义,最后一次的飞行时间一定大于62秒,又因为经过最后一次的飞行后平均时间增加了1秒,1除以几次都小于1,所以最后一次飞行时间不可能是63秒,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因为前几次飞行平均时间是61秒,经过最后一次的飞行平均时间为62秒,如果最后一次时间是63秒,那么平均飞行时间小于62秒。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的意义,本题中是前几次的飞行而不是一次的飞行,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B
【分析】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所以平均数是介于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的数,三名同学身高的平均数是125厘米,二名身高大于125厘米,那么另一名同学身高肯定小于125厘米,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小红、小丽和小芳三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25厘米,小红和小丽的身高都比125厘米多一些,小芳的身高比125厘米少。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均数定义、特点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6.D
【分析】根据题意,乐乐数学、语文、英语三科成绩的平均分是90分,结合表格中可知,数学比平均分低1分,语文比平均分低2分,要想平均分是90分,英语就应该比平均分高3分,由此解答。
【详解】90+3=93(分)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7.A
【解析】因为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不是其中每一个数据的特征,它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①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无法确定哪个班人数最多,哪个班人数最少,所以四(2)班达标的人数最少,有34人,说法错误;
②由分析可知:四(1)班达标的人数可能是36人,说法正确;
③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无法确定哪个班人数最多,哪个班人数最少,所以四(3)班达标的人数最多,可能是38人,说法错误;
④由分析可知:四(4)班达标的人数可能是45人,说法正确;
②和④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即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8.A
【分析】由图中横轴可以计算出一格标注的是5千克,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统计图中,1格表示5千克。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是考查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9.146
【分析】用这三个数的平均数乘3,求出这三个数的总和。再减去甲数,求出乙、丙两个数的和。乙、丙两数相等,则用乙、丙两个数的和除以2,即可求出乙数。
【详解】(120×3-68)÷2
=(360-68)÷2
=292÷2
=146
则乙数是146。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总数量÷份数=平均数,总数量÷平均数=份数,平均数×份数=总数量。
10.70
【分析】根据统计图,第一季度是1、2、3月,第二季度是4、5、6月,第三季度是7、8、9月,第四季度是10、11、12月,四个季度的总销售量就是一年12个月的销售总量,用四个季度的销售总量除以12,即是平均每月销售的台数,据此解答。
【详解】(160+210+250+220)÷12
=840÷12
=70(台)
全年平均每月销售70台。
【点睛】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明确四个季度刚好是一年12个月的销售总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94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先计算出跑步、跳高和跳远的总成绩;再用总成绩减去跑步和跳远的成绩,就是跳高的成绩。
【详解】83×3-70-85
=249-70-85
=179-85
=94(分)
所以,他跳高的成绩是94分。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
12. 9 4 22 6 138
【分析】(1)由统计的表,可以知道身高在136到140厘米的有9个人,身高在141厘米到145厘米的有4个人,全班一共有男生将所有人数相加即可;
(2)因为排球运动员的身高要求在140厘米以上,所以可以参加的男生有(个)人。
(3)张华同学的身高在男生中从高到低排,排第9名,因为140厘米以上的人一共有6个人,所以张华的身高在136到140厘米中间,所以可以填138厘米。
【详解】(1)(个)
四年级3班男生身高在136厘米至140厘米的有9人,141厘米至145厘米的有4人,全班男生共有22人。
(2)(个)
(3)张华同学的身高男生中从高到底排第9名,猜猜他有138厘米。(答案不唯一)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3.4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题中求的是表中记录的三次实验结果的平均数,此题根据“平均数=总滴数÷次数”计算即可。
【详解】(49+45+32)÷3
=126÷3
=42(滴)
【点睛】这道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均数的计算。
14. 20 数学 美术 20
【分析】(1)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图中每格表示20分.
(2)数学分数最高,美术分数最低.
(3)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用减法解答.
【详解】(1)图中每格表示20分.
(2)数学分数最高,美术分数最低.
(3)90﹣70=20(分)
答:美术比外语低20分.
故答案为:20;数学、美术;20.
15. 19 25
【解析】略
16.80
【解析】略
17.×
【分析】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每小格表示的数量多少要相等,这样才可以清楚的看出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详解】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每小格表示的数量多少应相等。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掌握情况。
18.√
【分析】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27+28+29)÷3
=84÷3
=28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关键掌握平均数的求法。
19.×
【详解】略
20.√
【分析】三科的平均分是95分,95乘3即可算出三科的总分,再用总分减去英语与数学的成绩即可算出语文的成绩。
【详解】95×3=285(分)
97+95=192(分)
285-192=93(分)
故答案为:√
【点睛】平均数×份数=总数,有三科,份数是3。
21.(1)见详解;(2)129元
【分析】画统计图时要标注数字,填好年月。上半年有2个季度先把总费用求出来,再平均分成2份。
【详解】
(2)35+45+38+50+42+48=258(元)
258÷2=129(元)
答:小明家今年上半年平均每季度电费支出129元。
【点睛】此题考查求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和再平均分。一年有4个季度,上半年2个季度。
22.(1)见详解
(2)130~139;120~129
【分析】(1)将统计表中的数据填入条形统计图中即可。注意一格表示2人。
(2)比较各个身高范围的人数大小解答。
【详解】(1)
(2)18>10>7>5
则全班身高人数最多的是130~139厘米,最少的是120~129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和整理。根据统计图找出需要的数据,列式计算即可。
23.(1)见详解;(2)4;1(3)43元
【分析】(1)将统计表中的数据填入条形统计图中即可,注意一格表示10元。
(2)将6个月的电费比较大小解答。
(3)将6个月的电费加起来,再除以6,求出平均每月电费。
【详解】(1)
(2)50>48>45>42>38>35,则乐乐家4月份电费开支最大,1月份电费开支最小。
(3)(35+45+38+50+42+48)÷6
=258÷6
=43(元)
答:乐乐家2020年上半年平均每月电费支出43元。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和整理。根据统计图找出需要的数据,列式计算即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4.6千克
【分析】先把这5个土豆的重量加起来,再除以5,求出平均一个土豆的重量。再乘一筐土豆的数量,求出这筐土豆大约的重量。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将这筐土豆大约的重量换算成千克。
【详解】(82+79+78+81+81)÷5
=401÷5
≈400÷5
=80(克)
75×80
=6000(克)
=6(千克)
答:这筐土豆大约一共重6千克。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意义求出平均一个土豆的重量,进而求出一筐土豆的重量。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5.(1)18个(2)12个
【分析】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每条未标明的横线=下面的数字+2。
(1)从图中可以看出,1号套中18个,2号套中28个,3号套中14个,4号套中18个,5号套中12个,五个人一共套中18+28+14+12=90(个),平均每人套中数=90÷5。
(2)已知六个人的平均套中个数为17个,可得六人一共套中了17×6=102(个),前5个人共套中90个,可求出6号同学套中数=102-90。
【详解】(1)90÷5=18(个)
答:平均每人套中18个。
(2)102-90=12(个)
答:6号同学套中了12个。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学们对总数与平均数与个数之间的关系及统计表特点的掌握。
26.乙组成绩好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求出甲组和乙组的平均成绩,进行比较,时间短的成绩更好。
【详解】甲:(18+13+15+14)÷4
=60÷4
=15(秒)
乙:(13+14+15+14)÷4
=56÷4
=14(秒)
14秒<15秒
答:乙组同学成绩好一些。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统计表的数据分析能力,常用的比较方法就是求平均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