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绛县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9-08 20:2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绛县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历 史
(总分75分 时间7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依次填入下列表格)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1. 关于人类的起源众说纷纭,但目前,多数人类学家普遍认为,现代人的共同祖先是:
A.非洲南方古猿 B.中国元谋人
C.法国克罗农人 D.爪哇猿人
2.右图中的古代巨型雕塑,至今仍屹立于: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流域  D.黄河流域
3.2008年8月8日——8月24日,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这项体育盛会的发源地是:
A.古罗马 B.古巴比伦 C.中国 D.古希腊
4. 在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
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B.西欧城市的兴起
C.丕平献土 D.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5.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列人物中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的是:
6. 西欧奴隶制和上古历史终结的标志是:
A.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B.西罗马帝国灭亡
C.斯巴达克起义 D.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7.奥运赛场上马拉松运动员要跑42千米多的路程,非常考验运动员的体力和意志。马拉松长跑项目来源于:
A.亚历山大东侵波斯 B.罗马对东地中海地区的征服
C.希波战争 D.伊苏斯之战
8. 下列四幅图片,哪一幅属于古埃及人使用的象形文字:
A. B. C. D.
9. 1、2、3、4、5、……”.我们都认识这些阿拉伯数字,并经常和它们打交道。你知道这些阿拉伯数字最初是什么人创造的吗?
A.阿拉伯人 B.埃及人 C.印度人 D.中国人
10. 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产生于亚洲 B.依次产生的时间间隔大致相同
C.都有相应地创始人 D.客观上都有利于本地区的统一
11.下列在历史上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有:
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罗马帝国 ③古巴比伦王国 ④阿拉伯帝国 ⑤奥斯曼帝国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2. 下列有关阿拉伯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明了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0~9十个数字符号 ②创立了伊斯兰教
③创作了文学名著《天方夜谭》 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起了积极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 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这部文学名作是
A.《荷马史诗》 B.《俄底浦斯王》 C.《天方夜谭》 D.《马可·波罗行纪》
14. 关于阿基米德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他是古希腊人
B.他发现了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
C.他发明了螺旋、杠杆、滑轮等
D.他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逻辑学等学科体系
15. 古希腊戏剧史上有“悲剧之父”美誉之称的是:
A.埃斯库罗斯 B.索福克勒斯 C.欧里庇得斯 D.阿里斯托芬
二、读图简答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其中第16题10分,17题8分,共18分)
16. (1)观察下图,写出A、B、C、D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
A ; B ;C ;D ;
(2) 四大上古文明各有其文明的代表,请分别举例说明。
(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这四大上古文明有什么共同特征?
17、观察下面三幅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图1和图2分别是什么建筑?图2建筑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2)图3建筑名称是什么?历史地位如何?
(3)这三大建筑有什么相同点?
三、分析说明题:(6分)
18、一法典内容包括诉讼程序、财产权、军人份地、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债务、奴隶买卖、盗窃处理等等
第1条 倘自由民主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
第199条 若自由民损坏自由民的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1)该法典的名称是什么?该法典是何国的法典?
(2)该法典体现了谁的意志和利益?你是如何看待这部法典的?
四、材料分析题(本题共两小题,其中19题10分,20题11分,共21分)
19.材料一:645年6月,日本发生宫廷政变,铲除了擅权跋扈的大贵族及其家族势力,拥护孝德天皇,组建新政府,并在次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材料二:处理日常具体事务有八省,即中务省、式部省、治部省、民部省、兵部省、刑部省、大藏省和宫内省,地方置国、郡、县里,分别设官掌管治理。
(1)材料一中所说的改革是指什么改革?该改革性质是什么?对日本的发展有何意义?
(2)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一改革主要是效仿当时哪个国家哪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3)你是如何看待日本这个民族的?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日本的认识。
20、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13世纪晚期,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回国后他把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一本书,在当时的西方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誉为是“世界奇观之书”。该书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改编自华师大课标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材料二:……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元代。蒙古军队在大举征战的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
——摘自华师大课标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1)、材料一中提及的意大利商人是谁? “世界奇观之书”具体指的是什么书?
(2)、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请你分别归纳古代文明交往的形式。
(3)、举出古代中国和世界、古代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和平交往的三例重要史实(不得与所给材料重复),试选其中一例谈谈它的影响。
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月考一)
一、选择题(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A A D B A B C D C D A C A D A
二、读图简答题
16、(1)A 古代埃及 B 两河流域(古代巴比伦) C 古代印度 D 中国 (4分)
(2)古代埃及:金字塔、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佛教;中国:甲骨文、分封制、长城、故宫等。(每个文明答其中一个代表即可,其它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也可给分)(4分)
(3)共同点:都发源于大河流域(或位置都靠近河流)。(2分)
17、图1是伊斯兰教建筑(麦加清真寺),图2是天主教堂建筑(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的典范,最显著的特征是“高、尖、直”。(3分)
(2)图3建筑是帕特农神庙;它是古代希腊最大、高完美的多利克式建筑。(3分)
(3)都是宗教建筑,建筑材料主要是石头,形状都是“高而大”。(学生只要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分)
三、分析说明题
18、(1)《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巴比伦(2分) (2)体现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现存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4分)
四、材料分析题
19、(1)①大化改新(2分)②是日本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政治(或封建性质)改革,(2分)为日本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2分)
(2)中国唐朝(2分)
(3)勤于学习,善于吸收,敢于创新等。(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得分)(2分)
20、(1)马可·波罗 (2分) 《马可·波罗行纪》(2分)
(2)①和平交往、交流 ②战争、征服或暴力冲突(2分)
(3)①丝绸之路、②遣唐使、③鉴真东渡、④玄奘西行、⑤郑和下西洋、⑥阿拉伯数字的传播、⑦佛教传入中国、⑧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等。(任选其中三项即可)(3分)
影响:①、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②、遣唐使:把隋唐的制度、文化传播到日本,促进了日本的发展。
③、鉴真东渡: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④、玄奘西行:促进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推动唐朝与南亚的文化交流。
⑤、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的发展。
⑥、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传遍全世界,影响重大,成为人们共同使用的数字符号。
⑦、佛教传人中国,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⑧、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有利于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2分)(答出其中的任何一例即可,若列举出其它的交往史实,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A. B. C. D.
伯里克利 雅典娜女神 查理大帝 亚历山大大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