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课 古代印度【2022秋统编版九上历史精品课件(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 3 课 古代印度【2022秋统编版九上历史精品课件(全国通用)】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15 15:5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九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历史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 3 课 古代印度
知识回顾
尼罗河流域与两河流域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有哪些相同点?
都产生于大河流域
都先出现小国,然后一度统一繁荣
都创造出灿烂的文明成就
都走向衰亡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有何特点?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是怎样创立和传播的?
印度河流域文明又有哪些特点呢?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印度河流域(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入阿拉伯海,雨水丰沛、植被茂盛,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位置
1、印度的早期文明
遗址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早期文明有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
繁荣
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衰亡
古印度文明一度繁荣,后来因不明原因衰亡,长期不为人所知。
古代印度示意图
印度河
恒河
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
都是城市遗址。从遗址看,
这两座城市的建设都经过精
心规划。城市分为上城和下
城两部分:上城是政治中心,
有高大的公共建筑;下城是
住宅区和工商业活动区,街道笔直宽阔,垂直交叉,街区整齐划一,有完整的下水道系统。
摩亨佐·达罗遗址
相关史事
背景:雅利安人侵入印度,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
下来,从事农业生产。
时间:公元前1500年左右
地点: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演变
鼎盛
时间:孔雀王朝(公元前4—公元前2世纪)统治时期
表现:政治上,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经济上,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
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
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2、印度文明演变与鼎盛
后来,印度多次受到外族的侵扰。
衰落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
3、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与高中历史衔接)
0
1
2
3
4
5
6
7
8
9
起源于印度的
“阿拉伯数字”
宗教
数学
文学
其他
佛教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印度人在天文、历法、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传说,印度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是黄金,因而印度有“黄金之国”的美称。印度也是“大象之国”,象兵是古代印度的重要兵种。传说,古代印度国王出游时,常动用上千头大象。 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世界上广泛应用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
相关史事
印度贵族出行图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建立
时间: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内容
等级 名称 职业
第一等级 婆罗门 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 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 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 首陀罗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最低等 贱民 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特点
等级森严
贵贱分明
职业世袭
法律地位不平等
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种姓制度(漫画)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创立
时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盛行
①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②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人物扫描
释迦牟尼佛像
古代印度的佛像艺术对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你能说出深受印度佛像艺术影响的中国古代石窟吗
问题思考
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乔达摩·悉达多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迦族的王子。据说,他看到走投无路的乞丐、痛苦不堪的病人、暴露于荒郊的尸体时,心灵受到极大震撼,感到人生皆苦,于是下决心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道路。他离家修行,后来创立佛教,被尊为“佛陀”。
1.连线。
金字塔 两河流域
种姓制度 尼罗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 恒河流域
课后活动
2.活动与探究。
下边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 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的地图,请你结合地图回答:
(1)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写出古代文明的名称,并写出它们产生的大致时间。(2)这些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
(1)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写出古代文明的名称,并写出它们产生的大致时间。
(2)这些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
古埃及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
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300年;
中国文明,约公元前3000年。
大河流域。原因是:
①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021·内蒙通辽)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种的大河流域产生的,雅利安人在恒河流域等建立了一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出现了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该制度发端于(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链接中考
C
(2021· 湖北十堰)下图反映了古代历史上一种森严的社会制度,下列选项与图片内容相符合的是( )
A.古代中国——分封制
B.古希腊——民主政治
C.古巴比伦——君主专制制度
D.古印度——种姓制度
链接中考
D
(2021·湖南娄底)玄奘游历印度时记录:“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这印证了印度历史上的哪一制度 ( )
A.种姓制度
B.庄园制度
C.城邦制度
D.封君封臣制度
链接中考
A
(2021·江苏徐州)“当他们分割普鲁沙(巨人)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
A.印度的种姓制度
B.埃及至高无上的王权
C.雅典的直接民主
D.古巴比伦的法治传统
链接中考
A
(2021·湖南怀化)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此尊坐像相关宗教的创始人是( )
A.耶稣
B.李耳
C.穆罕默德
D.乔达摩·悉达多
链接中考
D
(2021·黑龙江绥化)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链接中考
A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