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九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历史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 11 课 古代日本
东亚日本
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日本各岛上大多是山岭。
北海道
本
州
四国
九
州
5世纪,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7世纪中期,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进入了封建社会。
日本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一、6世纪前的日本
①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② 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
1、6世纪前日本社会的特点
2、大和政权的特点
政治: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经济: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
式组织生产,从事农业的称为“田部”,从事海洋捕捞的称为
“海部”,等等。
6世纪前日本是奴隶社会
3、6世纪前的中日往来
①6世纪前,就有中国移民到达日本,他们带去先进的纺织和冶炼技术,依其特长分别被编入锦织部、锻冶部等。
②东汉时日本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③三国时期,日本邪马台国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中日友好往来历史悠久
《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相关史事
倭王印
二、大化改新
背景
①中国隋唐文化直接影响着日
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②645年,大和皇族中的改革
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
位,年号大化。大化改新后,
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③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唐朝时的日本
内容
政治: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
①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②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③统一赋税。
意义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据《日本书纪》记载,608年,日本第二次派遣隋使,并在向隋炀帝递交的国书中写道:“东天皇敬白西皇帝。”这是日本史书中第一次出现“天皇”一词。
相关史事
奴隶社会
646年
大化改新
封建社会
日本(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大和(最高统治者称大王)
三、幕府统治
大化改新后,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
经济
幕府: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指武士首脑征夷大将军(简称将军)府邸,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
知识拓展
1、日本进入幕府统治的背景
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
政治
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军事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
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
为“武士”。小的武士团追随、服
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
士团。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盛甲武士
2、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标志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土集团击败平氏武土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源赖朝
(1147—1199)
2、幕府将军与天皇的关系
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进程
镰仓幕府 → 室町幕府 → 德川幕府
646年
1868年
1192年
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幕府政
治时期
政治:日本仿照隋唐制度,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
文化:仿隋唐科举制,采取通过考试的办法选官;参照隋唐律令,制定了《大宝律令》;
建筑:日本都城平城京(今奈良)的建筑规模完全模仿长安,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文字:日本在中国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本文字——片假名、平假名;生活:日 本人的生活时尚、节日风俗,也受到唐朝的影响。
说一说中国隋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什么影响
——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天皇
将军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
大名
——诸侯,是拥有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地方割据力量
武士
——封建领主的家兵,下层武士为上层武士卖命,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农、工、商
——统治阶级
士
——被统治、被剥削、被压迫阶级
认识日本幕府时期的政治体制——幕藩体制
“士、农、工、商”四个等级世袭、互不通婚、不得逾越。
幕府与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并存,名义上“征夷大将军”由天皇任命,实际上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是象征性的传统中央政府,而以“征夷大将军”为首的幕府则是真正的中央权力机关。
课后活动
1.查阅资料,了解日文是怎样产生、成熟的。从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中国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借用汉字创制本国文字,用汉字的音、义和形,发展了书写日语的方法。据说,吉备真备用汉字偏旁创造了片假名,后来空海创造了平假名。这表明了汉字、汉语在日文的形成与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
2.想一想:在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日本的天皇处于什么地位
古代朝鲜
3—4世纪,朝鲜半岛基本形成了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鼎立的局面。676年,新罗统治了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
10世纪,王建建立高丽王朝,仿照唐制,设三省六部,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改国号为朝鲜。
知识拓展
(2021·山东烟台) 孝德天皇即位后,定年号为大化,颁布改新诏书,吸收中国唐朝政治经济制度,实行改革。这一“改革”( )
A.确立土地私有制
B.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C.提倡“文明开化”
D.使日本进入近700年幕府统治时期
链接中考
B
(2021·山东临沂) 图8内容是日本历史上一次改革的部分规定,该规定反映出土地的所有者是( )
A.公民
B.国家
C.部民
D.贵族
链接中考
B
(2021·江苏镇江)日本留学生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传播唐朝典章制度。在他们的倡导下,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大化改新
C.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
链接中考
B
(2021·甘肃陇南)“倭国”自知落后,深慕中华文明,引颈向望,欲移为己用。于是,便不惜万般艰辛,选渡重洋,学习中国文明。使日本渐为文明先进之国。”材料评述的是( )
A.“大化改新”
B. 幕府统治
C.“明治维新”
D.“大陆政策”
链接中考
A
(2021·湖南湘西) 日本在历史上先后两次“拜师学艺”,其中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的是( )
A.幕府制度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工业革命
链接中考
B
(2021·山东菏泽)“它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本国改变成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材料描述的是( )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封建庄园建立
D.明治维新
链接中考
B
(2021·湖南岳阳)6—9世纪,日本朝野醉心于学习和模仿唐朝的制度与文化。下列与日本学习和模仿唐朝有关的是 ( )
A.大和统一日本
B.大化改新
C.幕府统治建立
D.彼得一世改革
链接中考
B
(2021·江苏扬州) 公元7世纪,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其主要内容包含( )
A.一切私地收归国有
B.推行“殖产兴业”
C.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D.提倡“文明开化”
链接中考
A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