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多彩的光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 黑板 B. 课本 C. 篝火 D. 笤帚
如图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 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 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年月日晚,我国几乎所有地区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悬夜空的迷人景象。有很多天文爱好者使用望远镜欣赏美丽的月食景观,还有人用摄像头记录下整个过程。对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B. 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
C. 通过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摄像头记录“红月亮”时镜头应该后缩
年月日下午,包括郴州在内的很多地区都能观察到罕见的天文现象日食。下列关于日食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日食现象是由于地球运动到了太阳和月球之间而发生的
B. 日食的形成原理与镜中花、水中月的原理相同
C. 日食的形成原理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D. 日食的形成原理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
舞蹈教室内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一位同学先后站在镜前甲、乙、丙、丁的四个位置,如图所示。关于他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特点,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甲处所成的像是最小的像 B. 在乙处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C. 在丙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D. 在丁处所成的像离镜子最近
舞蹈训练室竖直墙壁上安装有平面镜,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如图所示,他们位置的连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甲在直角顶点,乙、丙连线平行于平面镜。则( )
A. 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
B. 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C. 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D. 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
A. 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内
C. 二维码是光源
D. 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年月日晚,在大雁塔北广场上演了一场水舞光影秀。巨型灯柱阵、多台超高清投影机和音乐喷泉交错配合,使大雁塔隐在光幕之中,美轮美奂。这是中华文化和现代科技的一次完美结合。下列关于这场光影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发光的灯柱是光源
B.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C. 音乐喷泉形成的水幕对光只有反射作用
D. 演出过程中高清投影机可成逼真的实像
下列物理知识及其与生活用品的对应关系,都正确的是( )
A. 爷爷用来看书的老花镜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妈妈用来梳妆打扮的大镜子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C. 爸爸用来记录永恒瞬间的照相机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家里汽车上用来增大视野的观后镜光透过玻璃发生折射成虚像
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色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
B. 白色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 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色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 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色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蜡烛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倒立的 填“实”或“虚”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填“改变”或“不变”。
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处恰好看不到它如图。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______;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
平面镜的镜面是平的,而有些镜子的表面却是曲面。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 和 ,汽车的后视镜通常用图 中的面镜,因为它与平面镜相比,能扩大视野。
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 ,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如果不把遥控器对着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利用了光的 。彩色电视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一幅如图甲所示的漫画立在桌面上。小霞把一个装水的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小霞观察分析:装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横切面中间厚、边缘薄,起到 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作用,使图片横向放大、颠倒,透过水杯看到的是老鼠的 填“实”或“虚”像,此时老鼠到玻璃杯的距离满足 填“”或“”。
人进入老年后,眼睛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太远、太近的物体都看不清楚。近视远视一体眼镜双光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戴上这种眼镜,透过下半部分镜片可以看清书上文字,透过上半部分镜片可以看清远处景物。由此可知,近视远视一体眼镜下半部分是 透镜,上半部分镜片对光具有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如图所示,凹透镜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且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重合,凹透镜的虚焦点为,凸透镜的焦点为,一条光线经凹透镜该光线的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折射后射向凸透镜,后经凸透镜折射后最终射入水中,请画出此过程的光路图。
检查视力时,为节省空间,常让被测者背对视力表,观察对面墙壁上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请在图中作出被测者通过平面镜看到视力表上点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
公共场所中经常看到有人饶有兴趣地低头玩手机游戏,殊不知手机中还有很多其他功能。爱好物理的“”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发现手机有一种“镜子”功能。于是,激起了他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兴趣。
【设计实验】
由于用手机中的“镜子”作为平面镜进行实验,无法找到像的位置。于是他们选用了玻璃板、规格相同的两个棋子、白纸等,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小华同学将棋子移到玻璃板前某位置不动,小普同学在玻璃板另一侧帮忙移动棋子,无论小普在水平桌面上怎样移动棋子,小华都看不到棋子与棋子的像重合。善于观察的小林同学发现这是因为玻璃板与桌面__________,调整后,小华便能看到棋子与棋子的像完全重合。
把棋子在玻璃板前移动多次,同时调整玻璃板后棋子的位置,每次都使得棋子与棋子的像的位置重合,这不仅可以找到像的位置,还可以比较出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实验中还需要__________,用来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__________。
【分析与论证】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_。利用数学中的知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也可以表述为像与物关于镜面__________。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玻璃时都会发生折射现象,但是水和玻璃的折射情况会相同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选择了光屏、透明玻璃砖、水槽、激光电筒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在光屏上画出互相垂直的和两条线段并相交于点,如图甲所示。
小华将玻璃砖的一个表面与齐平放置,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线从点到点入射,他看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光路、为同一直线,你认为出现光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致,鉴于本实验的目的,此时最应该记录的两条光线是_________。
接下来他要观察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的情况,他将光屏竖直放入水槽中使线段水平,并向水槽中慢慢注水至水面与齐平,入射光线应该从点向点射入,这是为了保证______________,其实本实验小华还考虑了入射光线所在一侧的_________相同。
小华最终在光屏上记录下了如图丙所示的光路图为水中的折射光线,通过分析光路,你认为玻璃和水这两种介质对光的偏折能力较强的是_________。
若用激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分别从玻璃和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则_________射出的折射光线更远离法线。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如图甲,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该原理工作;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________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如图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观察到光屏上只能出现________,而人眼在图中处应向________填“左”或“右”看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眼镜的镜片,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可用于矫正________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实;
变大;
不变
12.【答案】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
13.【答案】凹面镜 凸面镜
红外线 反射 绿
14.【答案】凸透镜;
实;
15.【答案】凸;
发散;
16.【答案】如图所示。
17.【答案】
18.【答案】【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不垂直 ;大小;刻度尺;距离。
【分析与论证】相等;相等;轴对称
19.【答案】有部分光线并没有通过玻璃砖,而依旧在空气中传播;和 ;入射光线重合;入射角 ;玻璃;玻璃。
20.【答案】放大;投影仪 ; ;光圈 ;左;凸透镜;远视眼。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