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5 17:0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积累多音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讨论等方式,理解排比句运用的好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章感受多民族融合团结的快乐氛围,体会到了多民族一家亲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团结友爱以及他们的幸福的学习生活。
深入理解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我们小学已经学习了三年之久,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也如同家人般的亲近。既然我们已经在这里这么长时间了,那老师想请同学们跟老师分享一下你们心目中的学校和朋友是什么样的呢?
请3~4名同学进行分享,(看来同学们对我们的学校非常了解,大家都很兴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所学校观摩学习,看看这所学校和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呢?大家是否能与那里的朋友和睦相处呢?齐读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我们距离要到的小学还有一段路,那在路上老师先要给大家讲解一些“注意事项”。首先,请同学们先调查讨论:我们班的学生都来自哪些民族呢?
请1~3名民族具有代表的学生进行回答。
好,现在老师大致了解了,我们班有汉族的,有回族的,还有同学是满族的,但是我们班大部分同学是汉族的,只有小部分同学是来自回族和汉族的。那这些小部分的同学他们的民族不论是回族还是满族,他们都统称为少数民族。(出示PPT:知识链接——少数民族)
不过同学们现在这些同学在班级里面他们如果不说自己是哪个民族的我们是不是都会以为是汉族。为什么呢?有哪位同学知道。
请3~4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真好,刚才那位回族同学的答案让老师印象深刻)他说我们的日常穿着都一样。当然还有很多同学说我们都说普通话,样貌没有什么明显的分别,当然了最重要的的是我们的穿着是一样的。其实啊,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传统服饰。今天我们所去到的小学就是这样一所多民族融合,穿着五彩斑斓的学校。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出示PPT: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的传统服饰)
初读课文
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距离我们的目的地越来越近了,不过前方好像遇到了一个障碍,我们一起去解决一下吧。
我会读
(出示PPT:需要会读的生字)
学生自行朗读,教师纠正读不准的字音。纠正完毕,教师带领学生读一遍,学生再齐读一遍加深印象。
多音字
有3个字为多音字,显示在PPT上,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音进行组词记忆
我会写
(出示PPT:需要学生会写的生字)
教师黑板上展示书写笔顺,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书写,教师进行巡视并对学生进行书写指导。
教师指出易书写错误的字,将易书写错的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加强学生对易错部分的记忆。教师邀请2~3名学生上黑板进行易错字的书写。
整体感知
同学们,我们的目的地终于到了,现在正巧是学生上学的时间我们现在门口驻足看看这里的学生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吧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可以同学之间相互探讨,要注意礼貌哦!(出示PPT:阅读第一段,小组讨论)
请3个小组的学生代表进行回答。(这三位同学回答的都非常好,语言完整逻辑清晰,我们为他们鼓鼓掌)早上的上学路真美啊,有山坡,有坪坝,还有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路上的学生也真的是来自不同民族有汉族,有傣族,有景颇族,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民族但他们一进学校都非常懂礼貌,他们向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同学们看这是用什么修辞手法描写的呢?
请1~2名同学回答,1~2名进行补充。(同学们说的都很帮,其他同学补充的的也很完整)这三句话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分别突出了早晨上学路上美丽的景色,不同民族的学生以及他们上学时的开心。那这里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PPT:排比的好处)
同学们,我们在学校门口驻足停留的观察到与我们学校的不同之处我们一起来完成下表(出示PPT:大青树下的小学VS我们的小学)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身的学校进行表格填写
同学们转眼间上课的时间到啦!我们一起去旁听一节课吧!(出示PPT:阅读第2、3段,找一找)
我们来看第二段只有一句话,为什么只有一句话呢?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呢?
请1~2名同学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并进行总结。
上课啦,我们看看这里的学生是怎么上课的吧。教室里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我们看窗外好像来了一群小动物它们来这里干什么呢?
请1~2名同学回答,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并结合(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吸引了小动物们前来观看,衬托出上课时校园的安静)
转眼就到了下课时间,下课是我们最兴奋的时间,我们来看看这里的学生下课都在干什么呢?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真热闹啊,又吸引了小动物们。在这里小动物们在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同桌讨论,思考问题
教师:巡视查看学生讨论情况,并对学生进行帮助指导
请1~2名同学将讨论内容进行分享,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并总结(小动物们被下课欢乐的氛围吸引,侧面衬托出学生们幸福快乐的学习生活)
下课啦,这里的同学邀请我们一起来玩,不过他们想要看看同学们对他们的学校是否了解,我们快一起来接受考验吧。(出示PPT:随堂小练)
我们在这所学校的交流学习的时间已经过半,我们再来回忆一下上课时和下课时的场景分别是什么样的吧。(出示PPT:上课和下课的场景总结)
同学们,看来大家在这里很愉快,不过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马上就要到了分别的时间,不过在分别之前我们来看看这里的学生对自己学校的评价吧。(出示PPT:阅读第四段,思考问题)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在大青树下的小学。这句话我们从中听出了来自边疆学校学生的自豪、开心的语气,他们为所在这所小学学习感到自豪。(朗读指导:让学生感同身受,体会自豪的感觉)
同学们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分别的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在看看这所学校的风景让它们印在我们的脑海里。美丽的风景有什么呢?
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出示PPT:想一想:最后以风景做结有什么好处)
请2~3名同学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给这所小学增添了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表现出来这是一所令人难忘的美丽的、和谐的小学)
文章结构框架图
出示PPT:文章结构框架图,教师带领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加深学生印象。
拓展延伸
介绍其他少数民族
以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为结尾,让学生对各民族团结友爱的精神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