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说课稿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5 17:0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小学语文组6号考生。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自报家门,说教材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写了作者走在一夜秋雨后落满了金色的梧桐树叶的水泥道上,发自内心感觉水泥道的美!表达了作者对雨后美景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学习本篇文章,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融会贯通,说学情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理解难懂的词语",学生在低年级对词语的理解方法也有所接触,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对于词语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感悟,因此需要教师重唤醒、点拨和引领。
三、以学定教,说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洼、印"等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感受水泥道的美丽。(同时,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相长,说方法
教法上,通过朗读法,想象法,联系生活实际等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发现、感受美的能力;
学法上,我会通过迁移学习和比较学习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情境交流,说过程
这里是我将重点阐述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创编新诗,导入美
上课伊始,先请学生回顾古诗《春晓》,并予以谈话∶"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遐想,老师把《春晓》改成了《秋雨》——"夜来风雨,叶落真不少。铺在水泥道,秋景真美妙"。诗中的画面,与稍后我们要讲的课文里水泥道的风景有什么共同点呢 进而引入《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以旧化新,用新形式初步揭入本文的画面,触动学生想象的心弦,为下文探索美之旅做好铺垫。
环节二∶ 鲜花传递,感受美
本环节我将引入"好花送好友"这一游戏。
首先与学生明确规则∶领到花的同学读出花中纸团相应的字词,再带领大家一起读,读准便可以将花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并由朋友谈谈记忆花中字词的方法。其次,学生自由地读课文,借助拼音和工具书等扫清障碍。
读毕,在学生传递鲜花的过程,即检查反馈之中,我会重点对学生易读错的字词进行提示和强调,如∶印,凌的发音,多音字"铺"的有效记忆方法。紧接着让学生回入文本,反复读文。
这一系列的过程,学生可以初步发现美。这种美既来自于语言文字的碰撞,又根源于生活点滴的友谊。留心观察、体验即可发现美。
环节三∶ 探索交流,品味美
阅读教学是学生精心读书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以水泥各为基石,提示学生边读边思考∶你能否发现水泥道的美 培养学生发现、感受、创造美的能力。
(一)探索美--寻美
首先,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当学生读出"啊!多么明朗的天空!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蓝天"时。紧扣"明朗"一词,引导学生理解。学生可以借助以往的经验∶ 联系近义词"晴朗"以及借熟字拆词解词义等方法来体会。
接着,我适时提示学生联系生活中晴天的现状,并引导他们联系下文"亮晶晶、蓝天"等相关词句描述,进而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明朗"即∶ 阳光灿烂之内涵。随后,出示相关图片,情景渲染中,学生不难发现∶美在晴朗的秋日里!
紧接着,指导学生朗读,读中体会美好的画面。
(二)探索美--悟美
此时学生内心已有了美好的勾勒,在入情入境的进一步朗读中,引导学生聚焦文中两处比喻--"水泥道像针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梧桐树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这里,我会提问学生"彩色的地毯什么样 "学生可以观看插图等,感知其壮观;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重点围绕"金色的小巴掌"指引他们将目光所及锁定"凌乱"一词。
学习贵在迁移,对于此,我会请学生结合前面分析词语的方法来自行体会。交流的基础上,明确其为"不整齐、杂乱"之意。为了帮助他们体会此种不规则之美,我会适时联系生活情境,例如花瓣漫天的不规则的美来举例子。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很快便能明白大自然所给予的自然之美的精妙,进而从"凌乱"中感悟出别样的美。
(三)探索美-创美
从普通的水泥路上,学生已然发现,并感受到美。我会抓住这一契机,启发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这种美表现出来。在自由探讨的过程中,
一方面,我会顺势指导朗读∶以读带感,以感促思,读出韵味,读出美好;
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拓宽思维,展开想象,以教室的水泥路为基地,自行设计创造美,给学生一片自由发挥的天地。
一步步引导学生在探索美的过程中,真正地提升自己发现、感受、创造美的能力。
环节四∶拓展延伸,领悟美
正如罗丹所说,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我会用名言来巧妙地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留心生活,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这样的设计由课堂延伸至广阔的天地,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环节五∶ 总结回顾,蔓延美
课的尾声,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我予以补充。同时布置作业∶课下结合本文内容,以简笔画的形式进行扩充。
六、清楚直观,说板书
好的板书是一堂课的袖珍版,我的板书简明扼要,清晰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