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3)望洞庭
《望洞庭》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的第3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望洞庭》,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望洞庭》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 17课的一篇古诗,本单元共包含四篇文章,均是以"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为主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干里洞庭尽收眼底,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独出心裁的把洞庭湖的美景再现于纸上。通过对本首古诗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识字能力,这一阶段的学生背诵能力强,而且乐于背诵,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积累。但是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对一篇古诗进行准确,深入的理解,因此,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想象、朗读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的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以上对于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把握,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磨"","螺"等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想象,理解古诗内容。(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洞庭湖景色的喜爱的感情,体会意境美(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秉持着快乐学习的宗旨并结合本节课的特点,一方面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中心,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另一方面我采用配乐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以及发挥想象等方法。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我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 谈话导入,激发求知欲
上课伊始,我会采用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请学生谈谈印象当中最美的景色,进而引出课题《望洞庭》。我的导入语设计如下∶
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请同学们谈一谈你们印象最深的一处美景是哪里
这样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不但使学生了解这节课学习的课题和内容,同时还形成了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探究的欲望。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古诗讲究韵律美,这一环节从朗读入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走入诗境。
首先,在多媒体上出示古诗和背景音乐,伴随着音乐,我进行示范朗读。在听的过程中,学生标记重点的生字词,划分朗读节奏。
读毕,屏幕呈现第一关卡∶ 字词车轮。学生尝试挑战正确读出生字词,并对学生易读错的字词,难理解的字意进行重点强调。比如∶"磨"的读音,"螺"的书写。紧接着,第二关卡∶ 韵律小路。通过指名读,请学生读出节奏和韵律。
最后,第三关卡∶诗题我会读。通过男女赛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通、读顺古诗。
环节三∶ 析读课文,质疑问难
这里我会在给同学们十分钟的时间继续朗读古诗,同时小组合作讨论在这次"穿越时空"之旅中都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 我预设学生会进行如下分享∶
(一)淡雅秀美的景色
首先询问学生从哪里感受到淡雅秀美的景色 明确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结合课下注释,请学生理解"和"在这里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接着出示图片,请学生谈谈都看到了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淡黄的月光,静静的湖水相互交融着。随后,引导学生思考∶月和湖面本是有距离的,本是不相关的两个物体为什么在诗人的描绘中却如此的和谐呢 进而明确月亮散发的光洒在湖面上,交相辉映,非常的美好。趁此时机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在此情此景中会想到什么故事 并引导学生说出诗人的感受,引出第二句诗"潭面无风镜未磨"。在这里引导学生找出此句诗中的修辞手法,明确诗人把湖水比作是没有打磨过的铜镜。顺势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意境美。最后,指导学生读出这两句的静谧和平静。
(二)翠绿的洞庭山水
首先询问学生∶这里的山和水诗人是怎么描绘的 引出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里,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明确"山"指的是君山。接着引导学生找出这两句诗中比喻的修辞手法,进一步的感受这景色之美。并请学生发挥想象,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你想对洞庭湖说些什么 甚至想象此时此刻大诗人刘禹锡面如此美丽的景色他会做些什么 以此感受诗人喜悦的心情。最后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韵律和意境美。
环节四∶品读课文,品情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的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
这里我会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把这首诗通过图画给展现出来。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环节五∶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的最后引导学生再次回顾古诗内容,感受洞庭湖景色的美,并布置作业∶出一期关于"我最爱的一处风景"为主题的板报。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是一篇微型教案,我的板采用直观的方式,更好的展示出文章的主旨。
结束语∶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倾听,现在我可以擦掉我的板书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