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珍珠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珍珠鸟》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5 19:4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 珍珠鸟
清脆的鸟鸣,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珍贵礼物,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听不见小鸟悦耳的歌声。当你目睹小珍珠鸟趴在作者的肩头睡着时,怎么能不羡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冯骥才的笔端走进那人鸟相亲的美好境界吧!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2个生字,掌握本课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初步认识和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合作学习,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了解珍珠鸟在作者的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信赖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方法】
1.体悟法。
2.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课时讲解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有一个10岁的法国小女孩,她的童年与众不同,因为她与我们的生活环境不一样,她的朋友与我们不一样。她肆意地在非洲大草原上奔跑,她亲密地与野象、鸵鸟、斑马,甚至豹子、狮子、狒狒玩耍,与它们为友。这就是畅销全球的《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中的记录。
2.她为什么能与野生动物成为朋友?(因为她的纯真、友好、爱心、信赖。)
3.这个法国小女孩用她的经历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如何才能与动物和谐相处呢?
4.在中国,也有这么一个人,在与一只鸟的相处过程中,悟出了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秘诀——信赖!让我们走进课文,跟随作者一起享受那份美好吧!(板书:珍珠鸟)
(二)初读课文,识字识句
朗读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检查字词识读。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速读、分组朗读等方式,纠正易错读音。
2.掌握“垂蔓、深幽、享受、陪伴、眼睑、眸子”等词的读音。
(1)指名认读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所组成的词语,强调注意字音字形。
“垂蔓”中的“蔓”,读作màn,不能读作mán或wàn;“眼睑”中的“睑”,读作jiǎn,注意与“脸”的区别。
(2)指名读,齐读。
3.学生交流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舒适:舒服安逸。
异常:非常;特别。
隐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好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神气十足:形容十分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文豪:杰出的、伟大的作家。
不动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细腻:细致光滑。
信赖:信任并依靠。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
(三)精读课文,重点突破
1.导读第1~3自然段。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作者为什么特意交代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怕人”是珍珠鸟的突出特点,作者把这一点放在前面说,为全文的立意找到了根基。鸟儿由“怕人”到“信赖人”,是文章的叙事线索。在这条线索的牵引上,文章写了“我”对鸟儿的爱护和尊重,写了鸟儿由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相信“我”的变化过程,最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作者的内心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导读第4~12自然段。
(1)“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养了整整三个月,作者很少扒开垂蔓去瞧,然而多了一种尖细、娇嫩的鸣叫,马上就能听出来,并猜测到“它们有了雏儿”,体现了作者对珍珠鸟细腻而又深切的关爱。
(2)“飞、落、站、啄、撞、逃”等词语写出了小珍珠鸟的什么特点?
写出了小珍珠鸟的淘气、欢快和自由的特点。
(3)阅读第9自然段,找出这一自然段中描写小珍珠鸟的动作的词,并分析它们的作用。这一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挨近”“蹦”“喝”“瞧”“跑”“蹦来蹦去”,这几个动词描绘出了一个“顽皮的孩子”的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鸟与作者亲密接触的过程,表达出了作者对这只小鸟的喜爱之情。
(4)“不动声色”“默默享受”表现出“我”对待小珍珠鸟是什么态度?“索性”写出了小珍珠鸟对“我”是什么态度?
这两个词语表现出“我”尽量不惊动小珍珠鸟,希望与小鸟更亲近。“索性”写出了小珍珠鸟对“我”完全、彻底的相信,毫无顾忌,就像在和老朋友一起玩耍一样。
(5)小鸟对大鸟的呼唤前后反应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起先,大鸟一叫,小鸟就回去;时间久了,大鸟再三呼唤,小鸟才回去。这种变化说明了小鸟逐渐对“我”产生了信赖和留恋。
(6)联系上文想想: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小珍珠鸟对“我”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小珍珠鸟的活动范围由笼子里到屋里,从书桌上到“我”的肩上,小珍珠鸟对“我”的态度由害怕到亲近再到信赖。“我”用自己的真心打动了小珍珠鸟,使它解除了防备之心,与“我”建立了真挚的友谊,创造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3.导读第13~14自然段。
如何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
“信赖”指信任并依靠。这是本文的中心句,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因为信赖才会出现课文中人和鸟相亲相依的情景,是信赖创造了美好的境界。
二、板书导图
三、主旨分析
本文主要写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精心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信赖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四、课堂小结
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但在作者的爱护与尊重之下,它逐渐对人类产生了信赖。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让那清脆的鸟鸣一直自由自在地响亮下去。
本文作者以人性化的语言和笔调,抒发亲近小鸟、亲近自然、亲近生命的博爱之情。文中信赖、尊重、和谐的人文之举,洋溢于字里行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小珍珠鸟对人的情感的变化,从而自然而然地揭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主旨。在对主旨的把握上,教师主要是通过重点词句的分析,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包含的意思。同时,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板书,让学生从情感上受到熏陶。如学习第7自然段,老师提出问题:“飞、落、站、啄、撞、逃”等词语写出了小珍珠鸟的什么特点?在教学结尾,教师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出此时的感触,学生说出了“人与小鸟相处得这么友好,真令人羡慕”等真实的感受,对动物的关爱,对同学的友爱,对信赖的理解,都在情感的体验中得到了感性的理解,让学生在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中提高了对道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