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二章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苏教版 生物 七年级 上册
学习目标
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01
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02
使用显微镜观察制作的临时玻片标本
03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的大小
细胞的大小通常以微米来表示
人的肉眼的分辨率为只有0.2毫米
细菌细胞大约1~2微米,动植物细胞
大约20~30微米。
1微米=0.001毫米
你想看到细胞吗?
要想看到细胞必需使用?
一、显微镜的概念
显微镜是一种具有放大功能的仪器,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探究器具。它能够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清楚的生物体及其细微结构。
显微镜是谁发明的?
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
1595年的一天,荷兰一位名叫詹森(H.Janssen)的少年,无意中把两片大小不同的凸透镜重叠在一起。当他把两个镜片移动至适当的距离时,发现很小的东西一下子被放大了好多倍。他把这个奇异的现象告诉了父亲,父子两人随即动起手来,做出了第一个复式显微镜。复式显微镜的出现是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光学生物显微镜就是由其发展而来的。
资料1 复式显微镜的出现
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
英国物理学家胡克(Robert Hooke,1635~1703)的研究工作使显微术变得流行。1665年,胡克自己设计制造了一架由上下两块透镜组成的复式显微镜,观察了栎树皮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为这些蜂巢状的小室起名为“cellar”。细胞的英文“cell”即为他所定名,一直沿用至今。
资料2 胡克制造的显微镜
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
荷兰的业余科学家列文虎克( Avon Leeuwenhoek,1632~1723)为显微镜的发展和生物学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约1680年,列文虎克制成了一块直径只有0.3厘米的小透镜,把这块小透镜镶在架上,又在透镜下边装了一块铜板,上面钻了一个小孔,使光线从这里射进而反射出所观察的东西,就这样列文虎克的第一台显微镜研制成功了。几年后,他终于制出了能把物体放大300倍的显微镜。
资料3 列文虎克做出重大贡献
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
詹森父子
制造的第一台显微镜
约1595年
罗伯特 胡克
研制的光学显微镜
1665年
列文虎克
研制的显微镜
约1680年
双目生物
显微镜
普通光学
显微镜
现代
显微镜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阅读书本P20,说出显微镜的结构。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通光孔
遮光器
反光镜
镜座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压片夹
载物台
镜柱
三、显微镜的构造
描述其结构和作用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观察,放大物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连接目镜和物镜。
转换物镜镜头。
物镜
观察,放大物像
10倍:低倍物镜
40倍:高倍物镜
通光孔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三、显微镜的构造
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大
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小
连接,握镜作用
使光线通过进入物镜
和镜筒内
遮光器
调整视野亮度
三、显微镜的构造
光圈
调节光线强弱,视野暗时,用大光圈,视野亮时,用小光圈。
反光镜,反射光线,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镜柱,支持作用
镜座,支持作用
光学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光学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1、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实物
b
显微镜下物像
q
上下倒置,作用相反,物像比实物要大
写在玻片上的“上”字,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什么字?
玻片上的物
视野里的像
上
上
考一考
光学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2、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越小、越多,视野越亮;反之,看到的细胞越大、越少,视野越暗。
物像 大小 细胞 数目 视野 亮度 物镜与玻片 距离 视野
范围
低倍镜 小 多 亮 远 大
高倍镜 大 少 暗 近 小
低倍镜下
高倍镜下
考一考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但细胞越小,视野越亮。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但细胞越大,视野越暗。
3、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光学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当我们选用10X的目镜和10X的物镜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100;
当我们选用10X的目镜和40X的物镜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400;
光→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物镜→镜筒→目镜→人眼
光学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1、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2、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越小、越多,视野越亮;反之,看到的细胞越大、越少,视野越暗。
3、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显微镜该如何使用呢?
四、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转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明亮的环境中选择平面镜,较暗的环境中,选择凹面镜。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放置标本
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标本要正对 通光孔的中央。
先升镜筒,放置标本。然后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接近标本。★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 ——防止压坏玻片标本,损伤镜头
4.观察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玻片
怎样移动玻片,使得要观察的物体移动到视野中央
显微镜观察结果
在玻片上的位置
(偏左)
(偏右)
往左移动玻片
要观察的物体右移到视野中央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向左移动玻片标本。物像会向 移动;向下移动玻片标本,物像会向 移动。
要使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央,须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
物体在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
同 向 移 动 法
右
上
左上方
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本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用擦镜纸擦拭。
3、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取下目镜,放回盒内。
4、将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4.复原和收镜
显微镜使用操作小结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
显微镜的操作
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在生物学的研究过程中,除了显微镜外,还常用到其他的研究工具,如图所示:
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1.观察器具:放大镜等。
2.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刀,镊子,刀片等。
3.计量器具:量筒,天平等。
4.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等。
5.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滴管,药勺等。
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时,要注意安全。
课堂练习
1、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物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
C
2. 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 A.玻片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目镜上
D
课堂练习
3、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A
课堂练习
4、 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 )
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 ×
B.面积放大了400 ×
C.长度或宽度均放大40 ×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 ×
A
同学们再见!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