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一、选择题
1.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目前,发现于我国的、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不包括( )
A.稻 B.粟 C.黍 D.麦
2.若要了解史前时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的历史,最可信的证据是其遗址上发现的( )
A.木器 B.彩色陶器 C.石器 D.炭化稻谷
3.河姆渡遗址是中国晚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状况不相符的是( )
A.制作彩陶盆 B.制作玉器 C.挖井取水 D.住干栏式房屋
4.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5.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模型或实物不可以入选为其中展品的是( )
A.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模型 B.猪纹陶钵
C.人面鱼纹彩陶盆 D.石制的纺轮
6.下图是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一种工具,它叫耒耜,主要用来( )
A.打猎 B.翻土 C.捕鱼 D.采集
7.中国的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这主要是因为大河流域( )
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 B.战略地位重要
C.土地肥沃,适宜农耕生产 D.生活用水方便
8.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道:“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
A.天然火的运用 B.打制石器的使用
C.群居生活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9.“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上述考古发现能为“河姆渡文化”哪一表现提供直接佐证( )
A.磨制石器 B.种植作物
C.饲养家畜 D.打猎捕鱼
10.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
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以捕鱼狩猎为主
C.住半地穴式房屋 D.会人工种植水稻
11.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使用磨制石器 ②都过着定居生活 ③都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 ④都会制造陶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郭沫若曾写过一首诗:“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下列图片中的文物与诗中描述相对应的是( )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半坡遗址揭示了距今大约6000年的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的社会组织、生产生活、经济形态、婚姻状况、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1)下图是半坡遗址出土的部分工具,请判断下列工具的用途,推断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情况。
(2)依据上题可知,我们了解半坡人生产生活情况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假如你到一位半坡居民的家中做客,他最有可能用什么招待你
材料二 人类的祖先发现一些谷类可以在土地上栽种,捕获的小动物可以在家饲养。年深日久,终于进入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农业时代。这样,人类自己生产粮食,在农闲时候改进工具,发明创造,逐渐跨入文明的大门。所以,农业是文明之母。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兴起和发展的主要表现。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采集到种植】
材料一
(1)图1、图2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从穴居到定居】
材料二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图3、图4分别是什么结构的房子,分别属于哪一居民。
(3)这两种房屋在结构上存在差异,指出各自的优点。
(4)人类从“穴居”到“定居”有何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
1.D 2.D 3.A 4.C 5.B 6.B 7.C 8.D 9.B 10.A 11.D 12.B
13.答:(1)用途:石斧进行农业生产,渔叉、渔钩用来捕鱼,纺轮用于纺织。情况:半坡人会制作磨制石器,从事农业生产;会捕鱼作为食物;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2)依据:考古发现。粟、鱼、家畜的肉、野果等。
(3)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生产工具的发展等。
14. 答:(1)图1:说明半坡原始居民会种植粟。图2:河姆渡人会种植水稻。
(2)图3:干栏式建筑,属于河姆渡居民。图4: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属于半坡居民。
(3)干栏式房屋能够通风防潮,防止野兽侵袭等。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适应北方冬天寒冷、夏日炎热的
气候。
(4)改善了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