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2.1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2.1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17 10:2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课题 12.1全等三角形(第1课时)
科目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课时 1课时
授课教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有关知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表示方法及对应部分的关系。由于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所以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是今后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应用的预备知识,还是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的主要途径,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其性质.难点:三角形全等的表示方法与对应部分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全等三角形表示方法;2、会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和对应顶点;3、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的学习,提高学生数学概念的辨析能力; 2、通过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感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美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和反思,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年龄在13岁左右,认知成熟度一般。 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求知欲较强,积极好学。 学生在七年级已经接触过几何图形,上一章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这为进一步学习全等三角形做好了准备。班里95℅的孩子来自偏远山区,教学质量跟不上,基础薄弱,认知能力不足。
五、教具和学具
多媒体课件;学案
六、教具和学具
这节课首先是从多彩的图形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常规教学手段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多媒体课件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为教学提供了方便,提高了教学效率。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上章课知识 提问:上一章我们研究了有关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问题 温故知新
情景引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观察下列图案(多媒体显示图案)1.下列图案(多媒体显示不同的图案),学生指出这些图案能否完全重合及形状大小是否相同 2. 你能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例子吗?3. 教师对有创意的例子给予表扬及鼓励。 教师给出全等形的概念及性质并板书。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学生思考、交流。 学生思考发表见解。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从图形的形状与大小的角度去观察图形。 图形全等形在生活中大量存在,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有意注意,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联想;引导学生进一步联系生活,激发探究欲望。
概念强化 1.练习(多媒体展示)下列图案哪些是全等形 学生观察思考,举手回答。 加强学生对全等形概念及性质的理解;
探究活动获得新知进入重点 活动1:多媒体演示问题:观察下列图形经过哪些变换,变换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否有所改变?看谁回答的又对又准? 学生积极思考体会到图形的位置变化了,但经过平移、翻折、旋转依然全等。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图片入手,采用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使其情感和认知都达到最佳状态。为全等三角形做铺垫。
活动2:思考观察(见学案探究)观察下列三角形经过哪些变换?变换之后与原来的三角形有怎样的特点?引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教师板书: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 学生小组交流.体会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识别能力。
探究活动获得新知突破难点 活动3: 多媒体演示两个三角形重合 (1) 将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观察并指出重合的顶点、边 、角 (2)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呢? 活动4(1)观察两个三角形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2) 观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你能否直接从记作△ABC≈△DEF中判断出所有的对应点和对应角?活动5突破难点、合作交流(1)(1) 如图,已知△ABE≌△ACD,∠ADE=∠AED,∠B=∠C,指出其它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学生根据教师提示可以说对应点、对应角、对应边。学生思考体会“对应”学生在预习和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组长带领完成,合作交流。组内自查自纠! 在教师演示课件的过程中,学生建立对应的概念。学生学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表达方式,会使用全等符号。培养学生语言转换为数学符号语言的能力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识别能力,加深学生对全等三角形性质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小组协作能力和组长的组织能力,和成员的团队意识.
课堂小结感受收获 静想一分钟回顾本课!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得到了什么知识或方法? 4.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想到了什么? 学生反思回答: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各抒己见 通过明确性问题的课堂小结,让学生的认识更具体,既领悟了思想方法,又发挥学生的想象和提高表达能力.
课堂达标检测 如图2,△OCA≌△OBD,C和B,A和D是对应顶点,(1) 写出这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2) 若AO=2cm,BO=1.5cm,∠A=25 ,∠B=95 ,那么OD= cm,OC= cm,∠D= .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检测反思自己对这节课重点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后作业巩固提升 课本33页 习题12.1基础题:1、2、3、4(每组同学都做)能力提升题:5、6(每组1、2、3号同学必做,4、5、6号选做) 课后完成作业 分层作业不仅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而且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12.1全等三角形一、全等形概念及性质二、全等三角形△ABC≈△DEF1、概念: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对应点、对应边、对应角2、性质3、表示方法4、寻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利于学生回顾整节课的知识生成过程。
八.教学反思及评价
教学反思 对于这节课自我评价如下:优点:1.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学、探索能力,求知欲强。借助于多媒体学案的优势,能使脑、手充分动起来,学生间相互探讨,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但由于班里95℅的学生来自山区,基础薄弱,所以我在设计练习过程中尽量以学生为主,没有设置难度很高,难于理解的题目。2.对重点内容的设计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体会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合作练习总结和强化对应边、对应角的寻找方法。不足:在介绍对应点、对应边、对应角时生怕学生不理解,花费时间较多。缺少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下次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考虑加入。比如让每个学生课前准备剪刀,利于课堂剪出两个完全重合的三角形,也能为图形变换时做准备,让学生更能深刻体会图形经过平移、旋转、翻转后形状大小没有改变!
1
PAGE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