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张PPT)
发源地
文明象征
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王国)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课标要求: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名词解释:根据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简述两河流域的内涵。
两河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美索不达米亚
古代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北部被称为亚述,南部被称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又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文明发展历程: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2400年
出现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实现初步统一
新巴比伦被波斯帝国消灭
约公元前1800年
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公元前1595年
亚述帝国
新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539年
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
二、古巴比伦王国
1.国王:
2.对外策略:
3.统一地区:
4.结果:
5.对内措施:
知识梳理:阅读教材P7页,简述古巴比伦王国的概况。
《汉谟拉比头像》
各个击破
汉谟拉比
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
①政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②法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二、古巴比伦王国
1.文明成就一:《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太阳神沙马什
汉谟拉比
象征权力的权杖
君权神授
2.文明成就二: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管在泥版上刻字,笔画楔形
二、古巴比伦王国
1.文明成就一:《汉谟拉比法典》
2.文明成就二:楔形文字
法典主要内容
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
①社会等级森严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同态复仇法
二、古巴比伦王国
1.文明成就一:《汉谟拉比法典》
2.文明成就二:楔形文字
法典主要内容
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
①社会等级森严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银。
②奴隶制度发达
二、古巴比伦王国
1.文明成就一:《汉谟拉比法典》
2.文明成就二:楔形文字
法典主要内容
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
①社会等级森严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②奴隶制度发达
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的规定
③商品经济活跃
实质: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内容十分广泛
文明高峰
文明象征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实质: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