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赶海的小姑娘》教学设计
课 时:1课时
1、教材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歌曲《赶海的小姑娘》赶海的小姑娘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大海啊,故乡 一单元中的第一首歌曲,歌曲通过对一个小姑娘“赶海”的描写,表现了赶海小姑娘欢快的心情和一颗纯真的童心。歌词形象生动,有捡海螺、抓对虾的具体描写,也有如松软的海滩、 金黄的沙、一抹晚霞等景物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听了这首歌曲,在我们的脑海里,马 上会出现大海边的优美景色和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的形象。
2、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大多数活泼、积极向上。这学年是他们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音乐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对各种音乐要素、音乐体裁都比较了解。能听辨一些常用的演奏乐器的音色,能视唱一些简单的乐谱等。这些都为课堂内的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4、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5、学生用具:课本
课题 《赶海的小姑娘》 第1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四年级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目标:通过学习,体会大海的美丽,及赶海带来的快乐艺术表现目标:熟悉歌曲,体会不同音乐要素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创意实践目标:在学唱的基础上,对歌曲加入学生自己的理解,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到歌曲伴奏及歌曲演唱中文化理解目标:聆听音乐,对歌曲的体裁、形式、风格等的正确感知,学会关注生活中的音乐现象,能联系课堂知识表明自己的理解。
重点 能用亲切、优美流畅、婉转动听的声音及情感演唱歌曲。
难点 认识并学会运用强弱记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导入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师: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师:你们看到过大海吗?谁来说说对大海的印象?那么没看见过大海的同学,你们心目中大海是怎样的呢? 学生认真听,回答老师的问题。 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去到海边,看一看在海边的小姑娘在干什么,我们一同来学习《赶海的小姑娘》聆听《赶海的小姑娘》师:聆听音乐,赶海的小姑娘在干什么?你能模仿一下吗?师:1)歌曲是几拍子 2)歌曲从哪方面体现出小姑娘愉悦的心情?3、再次聆听《赶海的小姑娘》歌曲速度是怎么样的?2)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4、发声练习节奏练习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请同学们跟着钢琴用“lu”歌唱歌曲旋律。再次聆听,歌曲可以分为几段?视唱歌曲第一段唱一唱色块里的歌谱10、视唱歌曲第二段音乐知识——(降记号、还原记号)11、请设计出不同的节奏,体现出赶海的快乐,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12、再次聆听,歌曲表达了什么?小姑娘为什么那么开心?
歌曲表达了赶海的小姑娘慢慢的收获,慢慢的丰收,她在为自己的收获而感到开心。 学生认真听,回答老师的问题。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熟悉歌词。2、聆听歌曲,观察演唱者的情绪,轻声跟唱歌曲。3、用心体会每一句的情感,将自己融入歌曲情境中。回答老师的问题。 通过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通过欣赏、演唱你们是不是对《赶海的小姑娘》又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把这首歌曲用不同形式展现出来,演绎到我们的课堂中吧。1、根据对乐曲的内容认识,分组创编属于自己组的舞蹈,比一比哪组创编的好。 2、根据乐曲的内容,情绪情感、选择不同的乐器,模仿赶海的小姑娘捡贝壳、捉对虾的动作,分组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积极参与小组演唱并展示表演。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以及个人的才能,比一比哪组唱得好。 用分组活动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以及参与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以创编的形式来进行扩展延伸,利于培养学生创作的灵感与兴趣,并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拓展知识 收获是最令人开心的,我们今天跟着《赶海的小姑娘》去赶海,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丰收的景象,欣赏歌曲《丰收》 为学生拓展关于歌曲的知识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赶海的小姑娘》领略了美丽的大海,金黄的沙滩,同时也跟着赶海的小姑娘得到了满满一提娄的收获,请大家记住这首歌带给我们欢乐、同时牢记这个歌曲的形式,以后遇到相似的歌曲能够想起今天这首歌。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说出自己对歌曲的体会。 通过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板书 《赶海的小姑娘》节拍 2/4拍速度 稍快情绪 活泼的 清晰、直观地展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学习过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