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登飞来峰》诗词讲解
《登飞来峰》诗词讲解
1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之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2
3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飞来峰(塔山、宝林山)
4
传说此山自正琅琊郡东武飞来,故名飞来峰。
走近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 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
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一、了解诗文创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王安石知县任满,由浙江鄞县(今宁河市鄞州区)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登临飞来峰,写下此诗。此时他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
6
听读课文,用“ / ”划出诗句的节奏。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 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感悟诗中意象、读懂诗文内容
飞来山 千寻塔 鸡鸣 日升
浮云 望眼 最高层
8
三、品味诗的写作手法
千寻塔
9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李白《夜宿山寺》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夸张)
三、品味诗的写作手法
见日升
10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
(象征)
三、品味诗的写作手法
不畏浮云
11
不畏浮云遮望眼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
——汉陆贾《新语》
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
(借用修辞、反用典故)
三、品味诗的写作手法
最高层
12
自缘身在最高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双关)
四、品味诗的内涵(高)
观景位置高
13
飞来山上千寻塔——山高、塔高、观景位置高
闻说鸡鸣见日升——观景位置高
不畏浮云遮望眼——观景位置高
自缘身在最高层——观景位置高
官场地位高
知县——宰相
远大的政治抱负、对前途充满信心。
虚
实
结
合
五、感悟诗的情感
14
知县——宰相
力主变法革新
远大的政治抱负、对前途充满信心。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 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无所畏惧、充满自信
六、诗言志
1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上李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