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4 22:3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结合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大dù( )河,位于四川中西部。河中水深流急,怪石峥嵘,险滩密布;两岸都是陡峻的悬yá( )峭壁。古时候,人们只能乘溜suǒ( )过河,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河谷的危险。
2.比一比组词。
律( ) 崖( ) 渡( ) 索( )
津( ) 涯( ) 度( ) 系( )
3.按要求填空。
(1)“崖”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
(2)“礴”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_画,是_____结构。
(3)“远征难”中的“难”读________,“尽开颜”中的“尽”读________。
4.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
《七律·长征》是_____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概括了_____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红军的______和______精神。长征经过了_______省;行程约________。长征从______年____月开始,到_____年_______月结束。
5. “万水千山”在文中形容红军历经的艰难险阻。你还知道哪些含有“山、水”的成语,请任意写四个。
_____________
6.解释下列词语。
(1)等闲: ________
(2)逶迤: ________
(3)磅礴: ________
(4)开颜: 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以雪充饥最香甜
天下着鹅毛雪,四面的山都盖上了厚厚的白雪,山间的羊肠小道被雪埋没了。一支部队在雪地中艰苦地行进着。他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是奉党中央的命令到浙江南部去建立抗日根据地的。
队伍中,一位右手裹着绷带的首长不时地鼓动着战士: “战鼓冬冬,红旗飘飘,红军战士真英雄……”
他就是军政委刘英同志 。他的右手在战斗中负了伤 ,由于没有药品治疗,伤口已经脓了,胳膊又红又肿。高烧使刘英同志的嘴唇也枯焦了。同志们都劝他上担架,可他说什么也要跟着大伙一起走路,一起吃野菜草根。
部队已经在雪地上走了三天了,雪海茫茫,连野菜草根都难找。寒冷和饥饿在考验着红军战士。刘英同志一边走( )一边问战士( )你们说( )世界什么东西最甜( )什么东西最香( )大家纷纷说 ( )白糖最甜( )米饭最香( )有的边说边咂着嘴,好象香喷喷的大米饭就摆在眼前似的。刘英同志却说:“为革命事业,以雪充饥也感到最甜最香,你们说是吗?”说完,就顺手抓起一把雪,津津有味地吞咽起来。
看着负伤的首长这样坚定,这样乐观,战士们也不怕寒冷和饥饿了。
7.给短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8.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茫茫:_____________ 。 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
9.写出下列词语反义词。   
寒冷──( )  坚定──( )
10.读了这篇短文,你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词曲鉴赏
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12.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是一首_______诗,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你还知道长征途中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哪些英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渡 崖 索
2. 律师 悬崖 渡河 铁索 天津 天涯 度过 关系
3. Y yá 石 16 左右 nán jìn
4. 毛泽东 中国工农红军 革命英雄主义 乐观主义 十一 二万五千里 1934 10 1936 10
5.依山傍水 青山绿水 跋山涉水 奇山异水
6. 寻常,平常。 弯曲绵延的样子。 气势雄伟的样子。 欢悦。
7.(1),(2):“ (3),(4)?(5)?” (6):“ (7), (8)!”
8. 广阔深远,看不到边际。 吃得很有味道。
9. 炎热 动摇
10.红军在雪地中艰难地前进,军政委刘英通过吃雪,鼓励大家战胜饥饿和寒冷。这个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坚定、乐观。
11.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2. 过五岭路 越乌蒙 渡金沙
13. 抒情诗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或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4. 《金色的鱼钩 》《丰碑 》 老班长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