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6讲-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设计轴对称图案 知识归纳与复习训练 (原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6讲-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设计轴对称图案 知识归纳与复习训练 (原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17 13:06:51

文档简介

第6讲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典型例题
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
例1:如图,已知AB=AC=BD,那么∠1与∠2的关系为 .
解:∵AB=AC=BD,
∴∠B=∠C=180°-2∠1,
∴∠1-∠2=180°-2∠1,
∴3∠1-∠2=180°.
故答案为:3∠1-∠2=180°.
例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腰长为x,则x的取值范围是
解:底边是24-2x,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得:0<24-2x<2x.
解得6<x<12.
故答案为:6<x<12.
例3:如图1,定义:在四边形ABCD中,若AD=BC,且∠ADB+∠BCA=180°,则把四边形ABCD叫做互补等对边四边形,如图2,在等腰△ABE中,AE=BE,四边形ABCD是互补等对边四边形,求证:∠ABD=∠BAC=∠E.
证明:∵AE=BE,
∴∠EAB=∠EBA,
∵四边形ABCD是互补等对边四边形,
∴AD=BC,
在△ABD与△BAC中,
AD=BC
∠EAB=∠EBA
AB=BA,
∴△ABD≌△BAC(SAS),
∴∠ABD=∠BAC,∠ADB=∠BCA,
∵∠ADB+∠BCA=180°,
∴∠BCA=90°,
巩固练习
已知等腰△ABC中,AB=AC,一腰上的中线BD把这个△ABC的周长分成15cm和6cm两部分,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各边长?
解:设AB=AC=2x,BC=y,则AD=CD=x,
∵AC上的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和6两部分,
∴有两种情况:
①当3x=15,且x+y=6,
解得x=5,y=1,
∴三边长分别为10,10,1;
②当x+y=15且3x=6时,
解得X=2,y=13,此时腰为4,
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而4+4=8<13,
故这种情况不存在.
∴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各边长分别为10,10,1.
知识点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例4:在Rt△ABC中,∠C=90°,∠A=30°,若要在直线BC或直线AC上取一点P,使△ABP是等腰三角形,符合条件的点P有 个点.
解:第1个点在AC上,取一点P,使∠PBA=∠PAB;
第2个点在AC延长线上,取一点P,使AB=PA;
第3个点在CA延长线上,取一点P,使BA=AP;
第4个点取一点P,使AP=BA;
第5个点取一点P,使PB=BA;
第6个点取一点P,使AP=AB.
∴符合条件的点P有6个点.
故填6.
例5:如图,已知直线m⊥直线n于点O,点A到m、n的距离相等,在直线m或n上确定一点P,使△OAP为等腰三角形.试回答:
(1)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个;
(2)若符合条件的点P在直线m上,请直接写出∠OAP的所有可能的度数.
解:(1)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8个;
(2)如图所示:
22.5°,90°,67.5°,45°.
巩固练习
1、如图:F在△ABC的AC边的延长线上,D点在AB边上,DF交BC于点E,DE=EF,BD=CF.
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过D作DG∥AC交BC于G,
∵DG∥AC,
∴∠GDF=∠CFE,∠DGE=∠FCE.
在△DGE和△FCE中
∵∠GDE=∠CFE
∠DGE=∠FCE
DE=FE,
∴△DGE≌△FCE(AAS).
∴DG=CF,
∵BD=CF,
∴DG=BD.
∴∠DGB=∠B.
∵DG∥AC,
∴∠DGB=∠ACB.
∴∠B=∠ACB.
∴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
2、如图①,△ABC中,AB=AC,∠B、∠C的平分线交于O点,过O点作EF∥BC交AB、AC于E、F.试回答:
(1)图中等腰三角形是 .猜想:EF与BE、CF之间的关系是 .理由:
(2)如图②,若AB≠AC,图中等腰三角形是 .在第(1)问中EF与BE、CF间的关系还存在吗?
(3)如图③,若△ABC中∠B的平分线BO与三角形外角平分线CO交于O,过O点作OE∥BC交AB于E,交AC于F.这时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EF与BE、CF关系又如何?说明你的理由.
解:(1)图中是等腰三角形的有:△AEF、△OEB、△OFC、△OBC、△ABC;
EF、BE、FC的关系是EF=BE+FC.理由如下:
∵OB、OC平分∠ABC、∠ACB,
∴∠ABO=∠OBC,∠ACO=∠OCB;
∵EF∥BC,
∴∠EOB=∠OBC=∠EBO,∠FOC=∠OCB=∠FCO;
即EO=EB,FO=FC;
∴EF=EO+OF=BE+CF.
(2)当AB≠AC时,△EOB、△FOC仍为等腰三角形,(1)的结论仍然成立.(证明过程同(1))
(3)△EOB和△FOC仍是等腰三角形,EF=BE-FC.理由如下:
同(1)可证得△EOB是等腰三角形;
∵EO∥BC,
∴∠FOC=∠OCG;
∵OC平分∠ACG,
∴∠ACO=∠FOC=∠OCG,
∴FO=FC,故△FOC是等腰三角形;
∴EF=EO-FO=BE-FC.
知识点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例64:如图,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1,则△A6B6A7的边长为 .
解:∵△A1B1A2是等边三角形,
∴A1B1=A2B1,∠3=∠4=∠12=60°,
∴∠2=120°,
∵∠MON=30°,
∴∠1=180°-120°-30°=30°,
又∵∠3=60°,
∴∠5=180°-60°-30°=90°,
∵∠MON=∠1=30°,
∴OA1=A1B1=1,
∴A2B1=1,
∵△A2B2A3、△A3B3A4是等边三角形,
∴∠11=∠10=60°,∠13=60°,
∵∠4=∠12=60°,
∴A1B1∥A2B2∥A3B3,B1A2∥B2A3,
∴∠1=∠6=∠7=30°,∠5=∠8=90°,
∴A2B2=2B1A2,B3A3=2B2A3,
∴A3B3=4B1A2=4,
A4B4=8B1A2=8,
A5B5=16B1A2=16,
以此类推:A6B6=32B1A2=32.
故答案是:32.
例7: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则∠E= 度.
解:∵△ABC是等边三角形,
∴∠ACB=60°,∠ACD=120°,
∵CG=CD,
∴∠CDG=30°,∠FDE=150°,
∵DF=DE,
∴∠E=15°.
【巩固练习】
1、三个等边三角形的位置如图所示,若∠3=50°,则∠1+∠2= °.
解:∵图中是三个等边三角形,∠3=50°,
∴∠ABC=180°-60°-50°=70°,∠ACB=180°-60°-∠2=120°-∠2,
∠BAC=180°-60°-∠1=120°-∠1,
∵∠ABC+∠ACB+∠BAC=180°,
∴70°+(120°-∠2)+(120°-∠1)=180°,
∴∠1+∠2=130°.
2、学完“几何的回顾”一章后,老师布置了一道思考题:
如图,点M,N分别在正三角形ABC的BC,CA边上,且BM=CN,AM,BN交于点Q.求证:∠BQM=60度.
(1)请你完成这道思考题;
(2)做完(1)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了反思,提出了许多问题,如:
①若将题中“BM=CN”与“∠BQM=60°”的位置交换,得到的是否仍是真命题?
②若将题中的点M,N分别移动到BC,CA的延长线上,是否仍能得到∠BQM=60°?
③若将题中的条件“点M,N分别在正三角形ABC的BC,CA边上”改为“点M,N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BC,CD边上”,是否仍能得到∠BQM=60°?…
请你作出判断,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是”或“否”:① ;② ;③ .并对②,③的判断,选择一个给出证明.
(1)证明:在△ABM和△BCN中,
BM=NC
∠ABM=∠BCN
AB=BC,
∴△ABM≌△BCN(SAS),
∴∠BAM=∠CBN,
∴∠BQM=∠BAQ+∠ABQ=∠MBQ+∠ABQ=60°.
(2)①是;②是;③否
②的证明:如图,
在△ACM和△BAN中,
CM=AN
∠ACM=∠BAN=120°
AC=AB,
∴△ACM≌△BAN(SAS),
∴∠AMC=∠BNA,
∴∠NQA=∠NBC+∠BMQ=∠NBC+∠BNA=180°-60°=120°,
∴∠BQM=60°.
③的证明:如图,
在Rt△ABM和Rt△BCN中,
BM=CN
∠ABC=∠C
AB=BC,
∴Rt△ABM≌Rt△BCN(SAS),
∴∠AMB=∠BNC.
又∵∠NBM+∠BNC=90°,
∴∠QBM+∠QMB=90°,
∴∠BQM=90°,即∠BQM≠60°.
知识点4: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例8:下列条件:
①有两个角等于60°的三角形;
②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
③三个外角(每个顶点各取一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
④有一条边上的高和中线重合的三角形,
其中是等边三角形的有 (填序号).
解:①有两个角等于60°,则可知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所以是等边三角形;
②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可知其三个角都为60°,所以是等边三角形;
③三个外角都相等,可知其三个内角也相等,所以是等边三角形;
④当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时也满足有一条边上的高和中线重合,所以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故答案为:①②③.
例9:已知a、b、c为△ABC的三条边,且满足a2+ab-ac-bc=0,b2+bc-ba-ca=0,则△ABC是 三角形.
解:∵a2+ab-ac-bc=0
∴a(a+b)-c(a+b)=0
∴(a-c)(a+b)=0
∵a+b>0
∴a-c=0
∴a=c
∵b2+bc-ba-ca=0
∴b(b+c)-a(b+c)=0
∴(b-a)(b+c)=0
∵b+c>0
∴b-a=0
∴b=a
∴a=b=c
∴△ABC是等边三角形
例10:如图,△ABC中,∠ACB=90°,∠B=30°,AD平分∠CAB,延长AC至E,使CE=AC.
(1)求证:DE=DB;
(2)连接BE,试判断△AB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证明:∵∠ACB=90°,∠ABC=30°,
∴BC⊥AE,∠CAB=60°,
∵AD平分∠CAB,
∴∠DAB=∠CAB=30°=∠ABC,
∴DA=DB,
∵CE=AC,
∴BC是线段AE的垂直平分线,
∴DE=DA,
∴DE=DB;
△ABE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BC是线段AE的垂直平分线,
∴BA=BE,
即△ABE是等腰三角形,
又∵∠CAB=60°,
∴△ABE是等边三角形.
巩固练习
1、如图,在△ABC中,D是AB上任意点,DE⊥AC点E,ED的延长线与CB的延长线交于点F,BD=BF,∠ABC=∠A,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ABC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DE⊥AC,
∴∠AED=∠CEF=90°,
∴∠A+∠ADE=90°,∠C+∠F=90°,
∵BD=BF,
∴∠BDF=∠F,
∵∠ADE=∠BDF,
∴∠ADE=∠F,
∴∠A=∠C,
又∵∠ABC=∠A,
∴∠ABC=∠A=∠C,
∴△ABC是等边三角形.
2、等边△ABC中,点P在△ABC内,点Q在△ABC外,且∠ABP=∠ACQ,BP=CQ,问△APQ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试说明你的结论.
解:△APQ为等边三角形.
证明:∵△ABC为等边三角形,
∴AB=AC.
在△ABP与△ACQ中,
∵AB=AC
∠ABP=∠ACQ
BP=CQ,
∴△ABP≌△ACQ(SAS).
∴AP=AQ,∠BAP=∠CAQ.
∵∠BAC=∠BAP+∠PAC=60°,
∴∠PAQ=∠CAQ+∠PAC=60°,
∴△APQ是等边三角形.
知识点5: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例11: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要求画图并写出已知、求证以及证明过程)
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
求证:CD=AB;
证明:如图,延长CD到E,使DE=CD,连接AE、BE,
∵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
∴AD=BD,
∴四边形AEBC是平行四边形,
∵∠ACB=90°,
∴四边形AEBC是矩形,
∴AD=BD=CD=DE,
∴CD=AB.
例12: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AC的延长线上,∠FEC=∠B.请问CF=DE成立吗?试说明理由.
证明:∵∠ACB=90°,点D是AB的中点,
∴CD=BD,
∴∠B=∠DCE,
∵∠FEC=∠B,
∴∠FEC=∠DCE,
∵点E是BC的中点,
∴∠CED=90°,
∴∠CED=∠ECF=90°,
在△CDE和△ECF中,
∠CED=∠ECF=90°
CE=EC
∠FEC=∠DCE,
∴△CDE≌△ECF(ASA),
∴CF=DE.
【巩固练习】
1、两个全等的含30°,60°角的三角板ADE和三角板ABC如图所示放置,E,A,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D,取BD的中点M,连接ME,MC.试判断△EM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EM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连接MA.
∵∠EAD=30°,∠BAC=60°,
∴∠DAB=90°,
∵△EDA≌△CAB,
∴DA=AB,ED=AC,
∴△D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M为BD的中点,
∴∠MDA=∠MBA=45°,AM⊥BD(三线合一),
AM=BD=MD,(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EDM=∠MAC=105°,
在△MDE和△CAM中,
ED=AC,∠MDE=∠CAM,MD=AM
∴△MDE≌△MAC.
∴∠DME=∠AMC,ME=MC,
又∵∠DMA=90°,
∴∠EMC=∠EMA+∠AMC=∠EMA+∠DME=∠DMA=90°.
∴△ME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课上练习
1、如图,点B,D在射线AM上,点C,E在射线AN上,且AB=BC=CD=DE,已知∠EDM=84°,则∠A= .
解:∵AB=BC=CD=DE,
∴∠A=∠BCA,∠CBD=∠BDC,∠ECD=∠CED,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A+∠BCA=∠CBD,∠A+∠CDB=∠ECD,∠A+∠CED=∠EDM,
又∵∠EDM=84°,
∴∠A+3∠A=84°,
解得,∠A=21°,
故答案为:21°;
2、如图,已知AB=AC=AD,且AD∥BC,求证:∠C=2∠D.
证明:∵AB=AC=AD,
∴∠C=∠ABC,∠D=∠ABD,
∴∠ABC=∠CBD+∠D,
∵AD∥BC,
∴∠CBD=∠D,
∴∠ABC=∠D+∠D=2∠D,
又∵∠C=∠ABC,
∴∠C=2∠D.
3、如图,请将下列两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要求标出每个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度数)
解:如图(1)所示:在BC上取一点D,使∠ADB=110°,∠ADC=70°,∠BAD=35°,∠CAD=40°,
如图(2)所示:在AC上取一点D,使∠ABD=32°,∠CBD=16°,∠ADB=32°,∠BDC=148°.
4、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B上,且BD=AE,AD与CE交于点F.则∠DFC= 度.
解:∵AB=AC,BD=AE,∠B=∠ACB=60°
∴△ABD≌△CAE,
∴∠ACE=∠BAD,
∵∠BAD+∠DAC=60°
∴∠CAD+∠ACE=∠CAD+∠BAD=∠BAC=60°,
∠CAD+∠ACE=∠DFC,
∴∠DFC=60°.
故答案为:60.
5、如图,等边△ABC的周长是9,D是AC边上的中点,E在BC的延长线上.若DE=DB,则CE的长为 .
解:∵△ABC为等边三角形,D为AC边上的中点,
∴BD为∠ABC的平分线,且∠ABC=60°,
即∠DBE=30°,又DE=DB,
∴∠E=∠DBE=30°,
∴∠CDE=∠ACB-∠E=30°,即∠CDE=∠E,
∴CD=CE;
∵等边△ABC的周长为9,∴AC=3,
∴CD=CE=AC=
课后作业
1、如图,已知:在△ABC中,D为BC边上一点,AB=AC=CD,BD=AD,求△ABC各角的度数.
解:∵AD=BD
∴设∠BAD=∠DBA=x°,
∵AB=AC=CD
∴∠CAD=∠CDA=∠BAD+∠DBA=2x°,∠DBA=∠C=x°,
∴∠BAC=3∠DBA=3x°,
∵∠ABC+∠BAC+∠C=180°
∴5x=180°,
∴∠DBA=36°
∴∠BAC=3∠DBA=108°,∠B=∠C=36°.
2、已知,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且△ABD与△ADC面积相等,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解:过D作DE⊥AB于E,DF⊥AC于F,
∵AD平分∠BAC,
∴DE=DF,
∵S△ABD=AB×DE,S△ADC=AC×DF,
又∵△ABD与△ADC面积相等,
∴AB=AC,
即△ABC是等腰三角形.
3、已知:如图,AB=AC,点D是BC的中点,AB平分∠DAE,AE⊥BE,垂足为E.
(1)求证:AD=AE.
(2)若BE∥AC,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证明:(1)∵AB=AC,点D是BC的中点,
∴AD⊥BC,
∴∠ADB=90°,
∵AE⊥AB,
∴∠E=90°=∠ADB,
∵AB平分∠DAE,
∴∠1=∠2,
在△ADB和△AEB中,
∠ADB=∠E
∠1=∠2
AB=AB,
∴△ADB≌△AEB(AAS),
∴AD=AE;
(2)△ABC是等边三角形.理由:
∵BE∥AC,
∴∠EAC=90°,
∵AB=AC,点D是BC的中点,
∴∠1=∠2=∠3=30°,
∴∠BAC=∠1+∠3=60°,
∴△ABC是等边三角形.
4、已知,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线,CE是AB边上的中线,DG平分∠CDE,DC=AE,
求证:CG=EG.
证明:∵AD⊥BC,
∴∠ADB=90°,
∵CE是AB边上的中线,
∴E是AB的中点,
∴DE=AB(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又∵AE=AB,
∴AE=DE,
∵AE=CD,
∴DE=CD,
即△DCE是等腰三角形,
∵DG平分∠CDE,
∴CG=EG(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第6讲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典型例题
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
例1:如图,已知AB=AC=BD,那么∠1与∠2的关系为 .
例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腰长为x,则x的取值范围是
例3:如图1,定义:在四边形ABCD中,若AD=BC,且∠ADB+∠BCA=180°,则把四边形ABCD叫做互补等对边四边形,如图2,在等腰△ABE中,AE=BE,四边形ABCD是互补等对边四边形,求证:∠ABD=∠BAC=∠E.
知识点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例4:在Rt△ABC中,∠C=90°,∠A=30°,若要在直线BC或直线AC上取一点P,使△ABP是等腰三角形,符合条件的点P有 个点.
例5:如图,已知直线m⊥直线n于点O,点A到m、n的距离相等,在直线m或n上确定一点P,使△OAP为等腰三角形.试回答:
(1)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个;
(2)若符合条件的点P在直线m上,请直接写出∠OAP的所有可能的度数.
巩固练习
1、如图:F在△ABC的AC边的延长线上,D点在AB边上,DF交BC于点E,DE=EF,BD=CF.
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2、如图①,△ABC中,AB=AC,∠B、∠C的平分线交于O点,过O点作EF∥BC交AB、AC于E、F.试回答:
(1)图中等腰三角形是 .猜想:EF与BE、CF之间的关系是 .理由:
(2)如图②,若AB≠AC,图中等腰三角形是 .在第(1)问中EF与BE、CF间的关系还存在吗?
(3)如图③,若△ABC中∠B的平分线BO与三角形外角平分线CO交于O,过O点作OE∥BC交AB于E,交AC于F.这时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EF与BE、CF关系又如何?说明你的理由.
知识点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例64:如图,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1,则△A6B6A7的边长为 .
例7: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则∠E= 度.
【巩固练习】
1、三个等边三角形的位置如图所示,若∠3=50°,则∠1+∠2= °.
2、学完“几何的回顾”一章后,老师布置了一道思考题:
如图,点M,N分别在正三角形ABC的BC,CA边上,且BM=CN,AM,BN交于点Q.求证:∠BQM=60度.
(1)请你完成这道思考题;
(2)做完(1)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了反思,提出了许多问题,如:
①若将题中“BM=CN”与“∠BQM=60°”的位置交换,得到的是否仍是真命题?
②若将题中的点M,N分别移动到BC,CA的延长线上,是否仍能得到∠BQM=60°?
③若将题中的条件“点M,N分别在正三角形ABC的BC,CA边上”改为“点M,N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BC,CD边上”,是否仍能得到∠BQM=60°?…
请你作出判断,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是”或“否”:① ;② ;③ .并对②,③的判断,选择一个给出证明.
知识点4: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例8:下列条件:
①有两个角等于60°的三角形;
②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
③三个外角(每个顶点各取一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
④有一条边上的高和中线重合的三角形,
其中是等边三角形的有 (填序号).
例9:已知a、b、c为△ABC的三条边,且满足a2+ab-ac-bc=0,b2+bc-ba-ca=0,则△ABC是 三角形.
例10:如图,△ABC中,∠ACB=90°,∠B=30°,AD平分∠CAB,延长AC至E,使CE=AC.
(1)求证:DE=DB;
(2)连接BE,试判断△AB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巩固练习
1、如图,在△ABC中,D是AB上任意点,DE⊥AC点E,ED的延长线与CB的延长线交于点F,BD=BF,∠ABC=∠A,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等边△ABC中,点P在△ABC内,点Q在△ABC外,且∠ABP=∠ACQ,BP=CQ,问△APQ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试说明你的结论.
知识点5: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例11: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要求画图并写出已知、求证以及证明过程)
例12: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AC的延长线上,∠FEC=∠B.请问CF=DE成立吗?试说明理由.
【巩固练习】
1、两个全等的含30°,60°角的三角板ADE和三角板ABC如图所示放置,E,A,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D,取BD的中点M,连接ME,MC.试判断△EM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课上练习
1、如图,点B,D在射线AM上,点C,E在射线AN上,且AB=BC=CD=DE,已知∠EDM=84°,则∠A= .
2、如图,已知AB=AC=AD,且AD∥BC,求证:∠C=2∠D.
3、如图,请将下列两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要求标出每个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度数)
4、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B上,且BD=AE,AD与CE交于点F.则∠DFC= 度.
5、如图,等边△ABC的周长是9,D是AC边上的中点,E在BC的延长线上.若DE=DB,则CE的长为 .
课后作业
1、如图,已知:在△ABC中,D为BC边上一点,AB=AC=CD,BD=AD,求△ABC各角的度数.
2、已知,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且△ABD与△ADC面积相等,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3、已知:如图,AB=AC,点D是BC的中点,AB平分∠DAE,AE⊥BE,垂足为E.
(1)求证:AD=AE.
(2)若BE∥AC,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4、已知,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线,CE是AB边上的中线,DG平分∠CDE,DC=AE,
求证:CG=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