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 为基础的科学炼丹、炼金术对化学实验的贡献1、发明化学实验器具
2、发明合成物质的有效方法
3、创造分离物质的方法 中国古代的炼丹设备西方18世纪中叶的化学实验室(1747年)图1-13 拉瓦锡纪念馆一角学习化学的途径——实验途径:实验探究 观察现象 记录现象、数据、结果 科学分析 做出结论 验证化学原理
作用
获得化学知识实验探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线状较硬由石蜡制作白色、半透明、固态、圆柱状,有轻微的气味易切,浮于水面,不溶解硬度较小密度小于水而且难溶于水蜡烛安静、持续燃烧,火焰会随气流闪烁,摇晃,火焰上方有黑烟,火焰分三层,上层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内层底部淡蓝色。石蜡有可燃性火柴靠焰心部分基本不变色而外焰部分碳化变黑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外焰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蜡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有白烟从烛芯飘出火顺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汽,说明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变成液态,再蒸发成石蜡蒸汽,而后燃烧。总结 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
②化学性质: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即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性质或变化,而是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微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实验探究二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
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猜 想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是否一样?吸进的:空气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呼出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多。资 料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探究活动集气瓶中的水逐渐
被排出人呼出的气
体不溶于水瓶内充满无色的气体呼出的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不变色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
气体中含有
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熄灭二氧化碳
不支持燃烧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呼出的气体中有水蒸气 提出问题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作出猜想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多。制定计划
收集实证
1、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2、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燃着的小木条检。3、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解释结论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多。讨 论 从生物的角度,分析吸入和呼出的气 体不同的原因。气体在人体中的交换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 为基础的科学1、写出下列(见图)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 ④___________烧杯 集气瓶 水槽 胶头滴管2.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 )
A 水 B 白酒
C 食盐水 D 澄清的石灰水
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
A 空气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水蒸气
4.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物质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水 D 二氧化碳和水
DCD5.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 )
A 甲中熄灭, 乙中变旺
B 甲中变旺, 乙中熄灭
C 甲、乙都变旺
D甲、乙都熄灭
氧气二氧化碳甲乙B6.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
7.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
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
D.石蜡可燃,燃烧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8.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蜡烛时,烛芯会冒出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要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此白烟可能是( )
A.氮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CAD9.下列气体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 空气
10.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气体中,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一组气体是 ( )
①空气②氧气③人呼出的气体④二氧化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点燃蜡烛时,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蜡烛火焰中内焰最亮
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小液滴
C.火焰分为三层 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BCD12. 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⑴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的 ;
⑵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
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
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⑶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小a外焰C13、现有三瓶气体,分别是空气、二氧化碳、氧气,请你用最简单的方法来鉴别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