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15 08:3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佛本生经》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年青的婆罗门外出学习,他整整一天粮水未进,又累又饿。后来遇到了一个首陀罗,后者看到他饥饿的样子,便好心的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了饥饿的婆罗门年轻人。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已饿得几乎连思考的力气都没有了,狼吞虎咽地把东西吃进了肚子里。吃完后,这个婆罗门才想起该问清楚施舍者的身份,那位首陀罗如实相告。一时婆罗门青年只觉如睛天霹雳,他翻肠倒胃地把刚吃进去东西吐光,仍觉自己肮脏不堪,最后直到把鲜血也吐了出来。他悲不自禁,独自走进密林深处,不再见任何人,不吃不喝,直至悲伤地死去。
(注:婆罗门和首陀罗都是古印度社会的种姓。)
WHY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三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古印度的地理环境
位于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形如牛乳。
三面环山,一面环海。
季风气候,温润宜居。
优渥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有利于早期文明的诞生。
古代印度:地理范围包括
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
兴起
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哈拉帕、
摩亨佐·达罗
早期文明遗址
摩亨佐·达罗
哈拉帕
哈拉帕
城市遗址
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
2、古印度的发展历程
摩亨佐·达罗城中的大浴池遗址
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
摩亨佐·达罗的排水沟
摩亨佐·达罗的深井
后来因不明原因衰亡
2、古印度的发展历程
兴起
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哈拉帕、摩亨佐·达罗
早期文明遗址
建国
约公元前1500年
中亚的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一些小国
雅利安人入侵
雅利安人
“高贵的人”
2、古印度的发展历程
兴起
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哈拉帕、摩亨佐·达罗
早期文明遗址
建国
约公元前1500年
中亚的雅利安人入侵,
建立一些小国
强盛
约公元前324年-
前187年
孔雀王朝
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的阿育王像
2、古印度的发展历程
阿育王(公元前273~前236年在位),Ashoka,音译阿输迦,意译无忧,故又称无忧王,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通过武力征伐扩大王朝的版图,阿育王时代是孔雀王朝极盛时代。后来阿育王认识到依靠杀戮不能巩固统治,必须征服人心,于是,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皈依佛教,从此戒除杀生。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思考:古代印度文明鼎盛时期有哪些表现?
①政治: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②经济: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兴起
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哈拉帕、摩亨佐·达罗
早期文明遗址
建国
约公元前1500年
中亚的雅利安人入侵,
建立一些小国
强盛
约公元前324年-
前187年
孔雀王朝
衰落
公元前539年
外族入侵
古代印度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2、古印度的发展历程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通过北部的开伯尔山口,到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定居。
1、种姓制度的形成
为了新家园!
1、种姓制度的形成
当白肤色的雅利安人跨进一块陌生的土地时,其中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把他们与当地的人分开,就是肤色。……从这一基本点出发,新的征服者把所有的人划分为两部分:雅利安瓦尔那和达萨瓦尔那。
——摘编自赵伯乐著,《永恒涅槃——古印度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5页。
我白!我骄傲!
雅利安人对原住民持怎样的态度?
我虽然长得白!但是我人数少啊!要怎么巩固我的的统治呢?
2、种姓制度的内容
排除在种姓制度之外:“不可接触者”——贱民
(第一等级)
(第三等级)
(第二等级)
(第四等级)
祭司贵族
国王、武士、官吏
农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掌握神权,精神领袖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
几乎没有权利,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印度拾粪女
下水道清道夫
印度“贱民”悲惨现状:
做最肮脏危险的工作,收入多用来治病
材料三:一个理发师的儿子爱上了车离族的一个少女,他父亲劝他说:“你是理发师的儿子,属于低级的首陀罗种姓,而车离族的少女属于高级的刹帝利种姓,因而她是不能和你成亲的。我将给你娶一个同种姓的女子。”但他接受不了父亲的劝说,结果在绝望中忧郁而死。
材料二:“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
材料一
①种姓制度下各等级世代相袭。
②各等级间职业固定
③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不同种姓的人不得通婚。
3、种姓制度的特点
3、种姓制度的影响
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种姓制度?
  积极:一定程度上为种姓内成员提供了保护,有利于维持统治和社会安定。
  消极: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不可逾越,严重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实质:是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思考一下:假如你生活在种姓制度下,你有什么感受?
身为精神领袖,地位崇高,日子快活
有权有钱但是被婆罗门管的靓仔
来生还做高种姓
埋头干活
“不可接触者”——贱民
被歧视凌辱
1、佛教的创立
公元前6世纪,印度进入列国时代。在不断在各国通过扩大领土的战争中,刹帝利掌握实际的军事力量,获得政治地位,取代婆罗门种姓的权威。
与婆罗门的矛盾扩大
佛教
对种姓制度的反抗——
佛教产生的背景
时间地点
创始人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
乔答摩·悉达多
(约公元前563一公元前483)
1、佛教的创立
2、佛教的内容
说说佛教的主张,并思考,什么人会支持佛教?
五蕴说:佛陀认为,众生都是由色(物质积聚)、受(感受)、想(知觉)、行(意志)、识(精神活动)五种因素积聚而成。
——摘编自易宁著,《走进古印度文明》,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133页。
四谛(真理)说:四谛即苦谛(人生各种痛苦)、集谛(引起痛苦的原因)、灭谛(消除种种烦恼)、道谛(消除烦恼的道路)。人的一生本质是痛苦的,痛苦来源于个人的欲望,人只有克服了所有这些欲望,才能获得宁静的生活。
——摘编自赖永海主编;业露华,董群著,《中国佛教百科全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0年,9—13页。
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获得上层人民支持
佛教的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获得下层人民支持
信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3、佛教的传播
公元前324年
公元前324年
旃陀罗笈多
建立孔雀王朝
公元前268年
阿育王即位
孔雀王朝第三位君主阿育王推崇佛教,佛教日渐兴盛。
3、佛教的传播
中亚
中国
朝鲜、日本
印度
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
公元前3世纪前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
3、佛教的传播
(P12 问题思考)你能说出深受印度佛像艺术影响的中国古代石窟吗?
河南洛阳 龙门石窟
3、佛教的传播
(P12 问题思考)你能说出深受印度佛像艺术影响的中国古代石窟吗?
山西大同 云冈石窟
3、佛教的传播
(P12 问题思考)你能说出深受印度佛像艺术影响的中国古代石窟吗?
甘肃敦煌 莫高窟
4、佛教的衰落
公元前324年
公元前324年
旃陀罗笈多
建立孔雀王朝
公元前268年
阿育王即位
公元前187年
孔雀王朝灭亡
佛教在印度的影响力
公元2世纪时,婆罗门教进行重建和改组,成为了新婆罗门教(即印度教),影响日益广泛。
四、今天的种姓制度
印度教 82%
伊斯兰教 12%
基督教 2.32%
锡克教 1.99%
耆那教 0.41%
佛教 0.77%
其他宗教 0.43%
今天,什么宗教在印度占据主导地位?
今日印度
种姓制度根深蒂固
种姓制度引发暴乱不断
贱民的地位甚至还不如牛
印度被种姓制度赋予了深深烙印,复杂又徘徊着前进。复杂的国情与沿袭了几千年的种姓制度,这使得印度在发展的道路上步履艰难而又缓慢,充满着矛盾与坎坷......
孔雀王朝灭亡以后,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侵。逝者如斯,古印度的文明已成为过去,但“失落的文明”魅力犹存——




文字——印章文字  
数学——阿拉伯数字
文字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建筑艺术——阿育王石柱
石窟——阿旃(zhān)陀石窟
大象之国
黄金之国
五、其他文明成就
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世界上广泛应用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
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创造的,而是发源于古印度,后来被阿拉伯人掌握、改进,并传到了西方,西方人便将这些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
1、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
南亚次大陆
主要河流:_____________
恒河
印度河
早期文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哈拉帕
摩亨佐 达罗
2. 发展历程:
公元前23世纪古文明出现
公元前1500年,__________入侵建立一些小国
公元前3世纪__________基本统一半岛
后来,印度多次遭受外族侵扰。
3.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___________
第二等级:____________
第三等级:____________
第四等级:____________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孔雀王朝
雅利安人
本课小结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古国名称 发源地 起源时间 文明成就
古埃及
尼罗河
约公元前3500年
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
古巴比伦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
河和底格里斯河)
约公元前3500年
楔形文字、阴历、
《汉谟拉比法典》
古印度
印度河
约公元前23世纪
种姓制度、佛教、
阿拉伯数字
古中国
黄河
约公元前2070年
青铜器、甲骨文
课堂巩固
1.连线
金字塔
种姓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
两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恒河流域
2.下边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的亚非文明的地图,请你结合地图回答:
(1)从左至右填写出古代文明的名称,并填写出它们产生的大致时间。
, ; , ;
古埃及文明
约公元前3500年
, ; , 。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约公元前3500年
古印度文明
约公元前2300年
中国文明
约公元前3000年
(2)这些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
2.下边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的亚非文明的地图,请你结合地图回答:
地理环境:大河流域;北纬20°—北纬40°
原因:
①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巩固练习
1、(2021·湖南)玄奘游历印度时记录:“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 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这印证了印度历史上的哪一制度( )
A.种姓制度
B.庄园制度
C.城邦制度
D.封君封臣制度
A
2、(2021·江苏中考)古代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内容属于古代印度文明的有( )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数字 ③《马可·波罗行纪》 ④种姓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C
3、(2020·山东)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 )
A.种姓制度
B.津贴制度
C.封建制度
D.福利制度
A
4.(2021·江苏徐州)“当他们分割普鲁沙(巨人)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
A.印度的种姓制度
B.埃及至高无上的王权
C.雅典的直接民主
D.古巴比伦的法治传统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