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读懂折线统计图,能说明折线统计图表示的统计结果;能根据数据用折线表示统计结果,能简单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数据,了解数据反映的一般情况或规律。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提高用复式折线统计图处理简单的数据的技能;体会折线统计图反映的实际情况,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使学生积极参与数据表达和分析活动,产生对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兴趣,感受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阅读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数据
教学难点 分析数据隐含的信息
谈话引入
过渡语: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老师带来了一些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作品,请欣赏。有什么感觉?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就从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开始,请看黑板,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预设:学生会把每年的参赛队伍数都读出来
师:真不错,但数据这样放着怎么样?(乱)你有办法吗?
预设:统计表或者条形统计图
师:这两个方法都不错。可是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工作人员却选择了使用另一种统计图。有同学认识这位新朋友吗?(折线统计图)对这位新朋友你有什么疑问,或者有什么想了解的
预设:1、它有什么作用 2、它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过渡语: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来研究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以及它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小组活动探究新知
活动一:折线统计图知多少
要求:
独立观察折线统计图,你看到了什么?想想它有什么作用。
在四人小组内说说你的发现。
预设:
1、点——参赛队伍的具体只数
2、局部线——增减变化
3、整体——发展,变化趋势
师:现在谁能说说为什么青少年机器人比赛的工作人员选择了折线统计图而不是条形统计图?
预设:不仅可以看出数量,还可以分析出参赛队伍数量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
总结:通过大家共同探究,我们发现折线统计图
练习部分
过渡语:生活中你见过折线统计图吗?(学生举例)其实折线统计图在我们生活中还是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
练习一:
老师这里有三幅折线统计图,分别是绍兴,吐鲁番,南极三地8月8日早中晚三个时刻气温的折线统计图,但是顺序弄混了,你能帮我分清楚吗?
预设:难度较低,学生能判断三幅图的地区。重点是让学生自己学着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得信息。体会折线统计图的实用性。
练习二:
过渡语:既然折线统计图这么有用,是不是可以将所有统计表都画成折线统计图呢
师:老师这里有两张统计表,你觉得可以用什么统计图表示,为什么
预设:身高统计表适合画成条形统计图,因为只要能表示具体的数量就行.小胖体温变化表适合化成折线统计图,因为要知到体温的变化情况.
过渡语:有的数据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有的数据则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所以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我们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类型.
练习三
师:请将小胖体温变化情况表画成折线统计图。
预设:画折线统计图难度不大,学生独立完成。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画的步骤。
预设:学生介绍的时候总结画法描点——标数——连点成线。(注意连线用尺子)
练习四:
过渡语:这是另一个同学画的小胖的体温变化折线统计图,和我们画的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哪一副比较好?为什么?
预设:竖轴一格表示的数量不一样。图b线条的增减变化不明显
总结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