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鲁教版2.8《爸爸的花儿落了》课件6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六年级下鲁教版2.8《爸爸的花儿落了》课件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9-10 15:1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短篇小说第一部分:文学常识的积累1.简介作者:林海音(名时地作评)
2.简介《城南旧事》及写作背景
3.解释题目的含义(双重含义)
4.积累父爱的名言及名篇《背影》
5.朗读课文,提出两个以上的问题
6.理清课文的记叙线索和顺序,把
课文分成五个部分,并简括意思。2.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 台湾作家(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苗栗,生于日本大阪,1923年随父母迁居北京,1948年回台湾定居。曾当过记者、编辑等。她的作品洋溢着浓浓的乡愁,典雅柔美。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本文节选自《城南旧事》。1.注音并解词(在书本P22连补充的注音,共18个)第二部分:词语积累肿胀 叮嘱 恐惧 骊歌 花圃 衣襟 低哑 咻咻 懒惰 狼狈 催促 夹袄 栅栏 哭号 抽屉
鸡毛掸 抡鞭子 玉簪花  衣襟 肿 胀 懒惰

挪窝儿 鸡毛掸子 抡鞭子

咻咻 栅栏 玉簪花
骊歌 花圃 雇车jīn zhǒng zhàngduònuódǎnxiūzhàzānlípǔgùlūn叮嘱—
抡——
骊歌—
徘徊—再三嘱咐告别的歌用力旋动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3.形似字:
①慌、荒、谎
②栅、珊、姗、删
③辫、瓣、辨、辩
④掸、弹、惮、箪、殚
2.多音字:扎、夹、号、挨  (他)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
赏析人物细节描写:想一想:题目有什么含义?1.实指爸爸种的夹竹
桃的败落;2.暗喻天性爱花的爸
爸离开人世。一语双关 文中对往事的回忆都是由爸爸的话或眼前的事情引发的。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例子。整体感知课文现实————回忆引出一、“我”参加毕业典礼,由 衣襟上粉红色的夹竹桃 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1——12段二、探病时爸爸叮嘱“我”
不要迟到的那番话。 回忆六年前“我”因赖床不起被爸爸责打以及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往事。13——30段三、礼堂的钟声响起,想到爸爸不会来了,想起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回忆起爸爸爱花养花的情形31——34段四.从韩主任的讲话,唱骊歌,想到很多人都盼望自己长大。 回忆爸爸鼓励“我”独自到银行汇款闯练的经过。35——53段 五、写毕业典礼结束,回家听到爸爸病逝的噩耗,“我”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54——68段记叙的顺序有四种,文中回忆的部分属于哪一种?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在叙述中心事件时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内容。插叙 课文使用插叙有什么好处? 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使全文情节更加丰满具体。阅读13至30自然段,思考:1、这部分运用哪些描写方法?心理描写:13段、28段肖像描写:17段语言描写:18——20段动作描写:22段、29段2、“我”赖床的原因有两个,请找出来。①醒来时晚了;②下大雨,要穿夹袄、油鞋、拿油伞上学。3、爸爸对“我”要求严格从哪几件事可以看出来?①不许小孩子乘车上学②不许逃学③打“我”4、为什么爸爸不许小孩子乘车上学? 因为爸爸要“我”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好习惯。5、从文段中找出相关的照应句子。13、23段6、“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这里指的是什么命令?为什么说是“最可怕”的? 指“起”这个命令。因为“一个字的命令”是最坚决的,不需要解释说明,更不容商量和反抗。7.文段具体描写了爸爸狠狠地打了“我”一顿的情形(突出爸爸的严厉),请分别找出其中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句子。8、读29段,想想爸爸“为 什么追到学校来” ?从中 可以看出爸爸怎样的情感? 表面严厉的爸爸其实很关爱“我” ,关心“我”的冷暖和苦乐。9.读30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在写了爸爸因逃学打“我”后要加上这一段? 突出爸爸的责罚和关爱对“我”的深远影响,使“我”养成了早起不迟到的好习惯。10、这件事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11、从文中的哪一句话可以看出这种影响?30段阅读31至45自然段,思考:1、读31段,想想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对老师和学校的依恋之情。2、“我”在毕业典礼上,时时都想到爸爸,为什么? 表明“我”对爸爸病情的担心。 3、这部分有一处细节表现爸爸对孩子的喜爱之情,请找出来。34段:“爸爸摘一朵茉莉插到瘦鸡妹妹的头发上。” 4、找出这部分的过渡段落。33段和38段承上启下概括爸爸的形象1、不许我逃学;鼓励我要坚强2、听到叔叔被日本人害死而吐血3、特别爱花:严厉又关爱很重感情情趣高雅研读54至68段,思考:1、文章没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濒死,但却通过心理、语言、景物描写来埋下伏笔,请把这些描写分别找出来。54段:快回家去
催着自己55段:旁边的夹竹桃…散散落落的60段:大小姐…你爸爸已经…侧面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语言描写2、下垂、散落的夹竹桃和掉下来的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暗示了什么? 以花喻人,暗示爸爸的生命之花凋谢了。3、除了这部分外,文章还有哪些地方埋下伏笔?11段:没有爸爸……32段: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 4、为什么“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第65段) 得知爸爸死讯时,“我“虽然很悲伤,但当时想到爸爸对“我”说的话,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必须学会承担责任。。5、如何理解末尾“我”默念的话的含义? 爸爸已经去世了,“我”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该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和责任。6、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2.能从老高所说的噩耗中清醒,显出从来没有过的镇定和安静。1.“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识到“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3.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思考: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以花作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 开头点题,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住院的事,中间写爸爸爱花的天性,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照应开头,暗示花落人亡。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失去父亲的痛楚与无奈,同时也引起了读者深深的眷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