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草船借箭》是现代文,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出版的《三国演义》改编,这是为学生进入真正的古典小说阅读做准备。课后练习第一、二题引导学生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通过人物的行为推测内心的想法;课后练习第三题则调动学生的已知,从自发到课程化,加深对名著的认识与思考,进一步阅读古典名著;第四题则勾连下面的《阅读链接》,其中提供了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原著片段,引导学生通过与现代文对照尝试古典名著的阅读,从而感受古典文学名著的语言特点,为后面三篇课文的学习做铺垫。
设计理念:
1.落实“四元五环”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促进自主学习,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2.落实“双减”精神,提高课堂效率,把作业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实现“减负提质增效”。
3. 教学思维导图:设计了课前预习、课中研学、课后拓展等三大板块,课前预习、导入新课,鼓励学生提出自学的疑问,以疑导学。课堂研学活动中,指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带着问题自主研读,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堂研学任务,在具体语文学习实践中培养语文素养,提升语文能力。设计中多次安排与原著对比阅读,落实本单元的阅读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感受原著的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会写“妒忌、委托”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3.通过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受古典小说的魅力。
4.结合课文中对应的段落对比“阅读链接”中的原著片段,初步了解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通过拓展,交流名著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通过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原著的兴趣,并能主动阅读。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
生:完成课前预习。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一)我会查
1.走近三国,我知道一些三国英雄故事,还知道一些三国英雄的特点,比如:
2.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品有小说《三国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2)我还会自己想办法(上网、问家长、问同学)搜集并浏览关于三国时期的背景资料。
(二)我悦读
1.我能将读文读 遍,能做到 。
2.我能用“——”标出生字词,为课后生字注音,并组一个词。我还通过努力,知道一些生字词的意思,如:
书写时,我觉得这几个生字要特别注意:
(三)我乐思
我能找出文中主要人物,完成人物关系图谱。
(四)我想问
我能在课文中不明白的地方打上“?”,或写出自己的疑问。我想在上课时最想提出的问题是:
【设计意图:预习单,共设计了我会查、我悦读、我乐思、我会问等四大板块。我会查,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己的办法主动查找课文相关背景资料,为课堂学习做铺垫。分享自己了解的三国故事与人物,与课后第三题链接,为深入了解人特点做准备,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我悦读,关注学生读书的习惯以及生字新词的自学。本课有一些词与学生的生活较远,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办法理解。生字书写,意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选择特别注意的生字中,主动掌握生字。我乐思,尝试完成人物关系图谱的,培养学生从整体入手,运用提取关键信息的策略,为准备表达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作铺垫。我会问,是“四元五环”课题研究确立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思考力,创新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学,激发兴趣
1.关注导语,形成整体认知
朗读导语: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从中发现了什么?
预设:
本单元要学习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本单元的表达要素是学习写读后感。
小结:这一整句话就如同一首诗歌,用凝练的语言道出了中国四大名著的魅力。观三国烽烟,群雄们各展其才,逐鹿中原;识梁山好汉,豪杰们替天行道,南征北战;叹取经艰难,唐僧师徒降妖除魔,坚定西行;惜红楼梦残,豪门贵族兴衰沉浮,终为云烟……本单元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开启一场“古典名著之旅”,一起领略中国古典名著的风采和神韵。
2.交流“三国”,引入“草船借箭”
①出示各种版本的《三国演义》:连环画、彩图注意版、青少版、原著版、电视剧版的,交流:你读哪一种版本《三国演义》?知道哪些三国故事?说说对三国人物的认识?相机介绍作者罗贯中以及三国的背景资料。
②今天我们将一同来学习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改编的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草船借箭》。
3.质疑梳理,引领探究
质疑课题,筛选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借箭?向谁借箭?怎么借箭?借到箭了吗?
【设计意图:从单元导语页入手,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整体结构意识,了解本单元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的导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了解不同版本的《三国演义》书籍及不同角度取材的影视作品,交流中引领学生明白,经典原著充满魅力。再让学生质疑,聚焦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二)研读感悟,梳理大意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还有不理解的词语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请教同桌。
2.结合预习单,交流“人物关系图谱”。
3.全班交流故事大意,教师相机点评指导,并学习“妒忌”。
【设计意图:结合预习时人物关系图,提供支架,梳理大意,为后面深入学习,体会人物特点,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做好准备。】
(三)合作探究,认识“诸葛亮”
1.过渡: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那么《草船借箭》就是智慧里面的智慧。故事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可谓是光照全书。抓住人物,随着情节发展,与他一同经历,一同冒险,我们就能感受古典名著魅力。
2.合作探究。要求:默读课文,你从哪些地方词句中感受诸葛亮神机妙算,仔细地读一读,把自己想法与小组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阅读体会,教师相机点拔。
重点关注:
①第二段周瑜与诸葛亮的对话,聚集“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点拔:立下军令状意味着什么?当时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他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②行军路线
画出诸葛亮船队的行军路线,讨论:课文中,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之后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那么,能否让船头先朝东受箭,然后调头朝西受箭呢?
【设计意图:课文对于诸葛亮借箭过程的行军路线的表述是比较抽象的,以画图的方式,将抽象的文字转成形象的图画。学生能画出来,并说出理由,就能感受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③第七段写诸葛亮在江上下令的句子,及鲁肃与诸葛亮的对话。
示原文:当夜五更时候,船已近曹操水寨。孔明教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鲁肃惊曰:“倘曹兵齐出,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
A、比较阅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预设:原著的语言有一定的文言色彩,但又不是那么难以理解,即使没有注释也能大致明白。
B、指导朗读,感受原著魅力。
【设计意图:聚焦人物,让学生交流对人物的印象,重视学生的自读感受,在学生主动研究的阅读活动,激发了学生找到语言立足点的动力。根据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情景朗读,探究人物形象。与原文对比阅读,是初步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之一,体会古典小说的魅力,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四)内化吸收,创新表达
关注诸葛亮的“笑”:原著当中精于人物语言刻画,提示语极为简洁,大部分用“曰”,而这里用了一个“笑”字。有人说,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都藏在一个“笑”字里。请同学结合全文,看看插图,你认为他在笑什么?
课堂练笔,内化创造:诸葛亮笑,他是在笑:
小结:同学们,我们关注到一个“笑”字,关注主人公诸葛亮的一言一行,见识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抓住主要人物”是阅读古典名著的重要方法,其他人物的表现都是为了突出主人公的形象。
【设计意图:预设情况是学生汇报是零散的。通过练习,引领学生将交流中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并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思考力,表达力。】
(五)引发思考,质疑问难
预习时,你的问题解决了吗?你现在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低阶问题来,带着高阶问题走,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将古典名著与白话文版进行对比阅读,是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体会人物的特点,可以加深对名著的理解。
四、课外拓展:
诸葛亮在答应周瑜三日内赶造十万支箭的时候,就在脑海里计划了整个草船借箭的行动方案。请你再次阅读课文,填写方案。
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了解更多与三国英雄相关的经典故事,举行“三国英雄”故事会。
【设计意图:运用行动方案这一创新形式,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举行“三国英雄”故事会,点燃原著阅读热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启思入课
1.听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同桌相互评改。教师重点指导易错字。
2.梳理问题,进入新课。
二、运用创造,品读其他人物特点
1.小组学习任务: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能体现周瑜、鲁肃、曹操等人物特点的句子,读一读,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3.教师补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结合故事的背景资料,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三、拓展阅读,走进原著
1.出示“阅读链接”中的原文片段,引导学生将原著与课文比较阅读,谈谈自己读后的发现或感受。
2.拓展片断,感受孔明的“神”
课文学习到这,你对诸葛亮这个人物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3.借助回目,猜测故事。
读了上面的回目,你对哪一回最感兴趣?
4.小结: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尾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在这三足鼎立的舞台上,走过一批个性张扬的英雄。《三国演义》中像《草船借箭》这样独立成篇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如“三顾茅庐”“空城计”“火烧赤壁”等,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三国演义》中去感受,去品味吧。读不懂的地方,可以结合白话版来尝试理解。可以结合影视作品或单田芳评书《三国演义》。
板书:
周瑜心
知人心 鲁肃人
神机妙算 曹操性
识天象 四更时候大雾弥漫
晓地利 顺风顺水
5.《草船借箭》预习单
学校 班级___ 姓名____
一、我会查
1.走近三国,我知道一些三国英雄故事,还知道一些三国英雄的特点,比如:
2.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品有小说《三国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2)我还会自己想办法(上网、问家长、问同学)搜集并浏览关于三国时期的背景资料。
二、我悦读
1.我能将读文读 遍,能做到 。
2.我能用“——”标出生字词,为课后生字注音,并组一个词。我还通过努力,知道一些生字词的意思,如:
书写时,我觉得这几个生字要特别注意:
三、我乐思
我能找出文中主要人物,完成人物关系图谱。
四、我想问
我能在课文中不明白的地方打上“?”,或写出自己的疑问。我想在上课时最想提出的问题是:
5.《草船借箭》研学单
学校 班级___ 姓名____
1.画出诸葛亮船队的行军路线,并与同学讨论:
课文中,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之后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那么,能否让船头先朝东受箭,然后调头朝西受箭呢?说说自己的理解。
2.小练笔: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都藏在一个“笑”字里。请同学结合全文,看看插图,你认为他在笑什么?
诸葛亮笑,他是在笑:
5.《草船借箭》拓展单
学校 班级___ 姓名____
1.诸葛亮在答应周瑜三日内赶造十万支箭的时候,就在脑海里计划了整个草船借箭的行动方案。请你再次阅读课文,填写方案。
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了解更多与三国英雄相关的经典故事,举行“三国英雄”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