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东 周
春 秋
战 国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道德三皇五帝,
功名夏后商周;
英雄五霸闹春秋,
顷刻兴亡过手!
《春秋》
孔子编写,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ppt.海量PPT模板免费下载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3
课标要求: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阅读教材P29页,思考回答。
自主学习:
为什么说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
(提示: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
一、春秋时期经济有很大的发展
1.农业: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作用:
(1)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2)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手工业: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3.商业: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石器
骨器
青铜铲
西周及以前:
木石等工具
廉价、粗糙、不精细、硬度不够,不耐用。
青铜虽硬,但比较脆,易断,很少用于农业生产。
春秋时期:
春秋墓葬中发现很大铁农具
使用铁制农具
原料广泛分布
生产技术简单
质地更加坚硬
人力
畜力
春秋后期:
牛耕开始使用
《国语》中记载,孔子有弟子姓冉,名耕,字子牛;晋国有一大力士,名字就叫牛子耕。
使用耒耜骨耜耕地
牛耕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铁制农具和牛耕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劳动工具改进
耕作方式改进
生产力
概念:人类创造新财富的能力
构成: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等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原始社会:石器时代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青铜时代
封建社会(战国-清朝晚期):铁器时代(春秋-清朝晚期)
春秋时期
手工业、商业发展
青铜业:越王勾践剑
漆器:漆木鼓
齐国平民“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齐国煮盐业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收入。
春秋早期的块炼铁技术 → 春秋中后期的渗碳钢技术(铁碳合金)、冶白口铸铁技术、韧性铸铁技术(柔化技术)
春秋时期的各地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各诸侯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实力得到增强。
各诸侯国实力不断增强,对当时的周王室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王室衰微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伐郑,结果被郑打得大败。此后,周王再也不敢用武力来制服诸侯,王室日渐衰微。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的官衔名)。”
——《史记·周本纪》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政令征战自诸侯出”
仔细观察表格,据材料分析周王室在东周时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二、周王室衰微
1.根本原因:
2.表 现:
(2)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
(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阳一带,无力控制诸侯,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
(3)诸侯国势力崛起,竞相争霸(操控政局,实际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1)分封制逐步瓦解(一些诸侯不分封,而是设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不再世袭)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尤其是铁器牛耕使用的结果。
成语“问鼎中原”的含义和来历吗?
你知道吗?
楚王攻打陆浑戎人,于是到了雒(luò )水,在周朝边境上炫耀武力。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王。楚王问到周王室的九鼎的大小轻重。
权力的象征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王室衰微、诸侯崛起
晋文公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楚庄王
齐桓公
春秋列国图
秦穆公
齐桓公
越王勾践
吴王阖闾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春秋霸主
思考:齐桓公能够首霸的原因是什么
(2)任用管仲改革
(1)靠海,有渔盐之利,工商业发达
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管仲
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
春秋首
霸齐
桓
公
(3)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
为何诸侯争霸要使用“尊王攘夷”的口号?
为了取得政治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赢得华夏诸国认同)
城濮之战
1. 重耳流亡
2. 楚成王的礼待
4. 晋文公终成霸主
城濮之战——晋胜
3.晋军“退避三舍”
晋楚争霸
晋文公称霸
一鸣惊人
一飞冲天
楚庄王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三位霸主
前614年-前591年在位
楚
庄王称
霸
庄王问鼎,志在中原
秦穆公称
霸
卧薪尝胆
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
吴越争霸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越王勾践为什么能够从失败到称雄天下?
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不忘国耻,胸怀大志,发愤图强
伍子胥
吴王阖闾
吴王夫差
三、诸侯争霸
1.主要原因:
(1)周王室衰微;(2)社会生产力发展,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为自身利益而争斗。
2.春秋五霸:
齐桓公、晋文公(退避三舍)、楚庄王(一鸣惊人)、秦穆公等,吴越也先后北上争霸
3.春秋首霸:齐桓公
称霸原因
(2)(根本原因)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经济军事实力大为提高;
(3)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
(1)靠海,有渔盐之利,工商业发达
4.诸侯争霸的影响:
材料二: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
材料一:(春秋争霸战争中)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材料三:春秋时代,居住在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于是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徒、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
阅读材料,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有哪些?
(1)消极:
(2)积极:
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破坏社会生产
①加速局部地区的统一
②使华夏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③推动了新旧制度的更替
(奴隶制度逐渐向封建制度转变)
4.诸侯争霸的影响:
三、诸侯争霸
到战国時代,
周天子的地位更可怜!
春秋五霸
先后出现
(争霸)
战国七雄
同时并存
(兼并)
课堂小结
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2.王室衰微
3.诸侯争霸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动荡的春秋时期
原因
表现
原因
影响
春秋五霸——首霸:齐桓公
1、完成导学第6课;
2、预习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