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学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学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5 18:0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李白《峨眉山月歌》的赏析 学案
预习课文
基础知识梳理
1.赏析诗歌《峨眉山月歌》,不正确的是( )
A.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 字因入
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
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
B.月只“半轮”,月亮刚刚露出半边脸,使人不禁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
美意境。
C.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
月影映入江水,看似月亮在随江水流去,这是作者暗夜岸边等船时看到
的景象,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D.“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
“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
2.选择一个角度对“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做赏析。
3.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
4.有人说“月”是此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
学习
1.认识作者。
李白,字_______,号_______,又号_______,_______代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与杜甫并称为_______。
2.说一说本诗的主旨。
3.理解诗意,填写诗句。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
之事的一句是:___________
(2)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___________
(3)李白《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___________
(4)《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
是:___________
当堂小测
让我们来挑战吧!你一定是最棒的!
阅读刘禹锡《望洞庭》,完成习题。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庆历四年八月,刘禹锡被贬,在前往安徽和州途中,月夜遥
望洞庭湖,写下了这首诗。
1.下列诗文中不是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项是( )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C.衔远山,吞长江
D.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善用比喻是本诗的主要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3.刘禹锡是一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请结合全诗说说理由。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梳理
1.C
2.诗人连夜从清溪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用不了多久,就将要到
达渝州。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把月亮人格化,并当做亲密的朋友看待,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倒
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4.同意,全诗以月为线索,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学习
1.太白;青莲居士;谪仙人;唐;诗仙;李杜;
2.这首诗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内心
的憧憬和喜悦,以及江行的独特体验,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峨眉
山月贯穿整个诗境,是思友之情的象征。
3.(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4)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当堂小测
1.B 解析:(B句描写的是沧海之景)
2.第二句,将月色下的千里洞庭湖比作一面未加磨拭的巨大铜镜,写出
了月下洞庭湖朦胧,静谧的美。(或:第四句,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
银盘中的青螺,写出了洞庭湖山水的外形美、色彩美。)
3.刘禹锡被贬,并没有表现出悲观、失落情怀,而是浓墨重彩地勾勒洞
庭湖山水和谐美,表现出诗人的豁达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