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课型 复习提升课
学习目标 通过复习,我能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我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知识链接
学习重难点 重点:正确、熟练的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进行估算。
【学习过程】 一、导学:揭示课题,解读目标。1.今天我们来整理和复习学过的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出示课题)2.明确学习目标。二、独学:系统整理,梳理知识。独学我能行。1.列竖式计算36+30 36+35 笔算两位数加法要注意:①相同数位( );②从( )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 )位进1.。2.列竖式计算 56-22 50-22 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注意:①相同数位( );②从( )位减起;③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 )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3.算出下面每组数的和与差。42 和:______ 54和:_______ 36 差:______ 29差:_______ 4.复习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①计算45+26+17 90-57-2462-2+18 15+12-10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怎样的?5.复习估算估算:62+29 将62看作( ),将29看作( ),62+29≈( ) 三、互学:合作交流,共同提高。1.对学:对子间交流独学成果。2.小组群学:在组长带领下,暴露疑问,质疑解答。四、展示提升,达标检测。(一)展示:各小组采取恰当的方式,对本组领取的任务进行展示。(二)当堂检测:1.笔算7 8 8 9 7 1 5 5 1 9+1 6 -5 6 - 8 + 9 + 5 8 6 3 6 6 3 4 9 6 8 0-2 7 +2 4 +2 5 - 5 9 - 4 3 4 5 5 3 4 0 3 8 7 6+2 5 + 3 0 - 1 6 +2 7 - 2 4 2.计算下面各题。29+35+9 61-30+15 75-46+31 53-9-373.先估算下面各题,再笔算。52+37 89-21 72-49 21+38+19 99-41-284.停车场上有29辆汽车,开走了15辆,又停靠了24辆。现在停车场上有多少辆汽车?五、整理导学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 ,以后,我会在 方面更加努力的。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课题 复习表内乘法 课型 复习提升课
学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我对所学习的表内乘法知识有比较系统的认识,能熟记全部的乘法口诀,且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基本计算。我能用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我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预设 重点: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乘法口决表,并能熟练地利用乘法口诀表求积,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能熟练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导学:揭示课题,解读目标。1.表内乘法(一)、(二)这两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整理和复习学过的表内乘法。(出示课题:复习表内乘法)2.明确学习目标。二、独学:系统整理,梳理知识。1. 独学我能行复习乘法口诀背诵1~9的全部乘法口诀2.复习乘法的意义 有4组五角星,每组有( )个五角星,求一共有多少个五角星?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个)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个)或_____________(个)写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5 × 4 ﹦ 20 ↓ ↓ ↓ ↓( ) 乘号 ( ) (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 )法计算比较简便。3.复习乘法计算。(1)根据“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口算下面各题,并写出计算时所用的口诀。6×6 ﹦ 7×8 ﹦口诀: ___________ 口诀: ___________4.复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观察数学书第三题情景图,这幅图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怎样解答?为什么?条件:小明摘了( )个西红柿,小丽摘的是小明的( )倍,小东摘的比小明多( )个。问题: 小东摘了多少个 小丽呢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 )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 )答:小东摘了( )个。 答: 小丽摘了( )个。三、互学:合作交流,共同提高。1.对学:对子间交流独学成果。2.小组群学:在组长带领下,暴露疑问,质疑解答。四、评学:展示提升,达标检测。(一)展示:各小组采取恰当的方式,对本组领取的任务进行展示。(二)当堂检测:1.口算。8 × 3﹦ 25 + 30 ﹦ 6 × 9﹦ 5 × 4﹦97﹣60﹦ 7 × 7 ﹦ 8 × 5 ﹦ 26 + 9﹦9 × 8﹦ 7 × 5 ﹦ 4 × 7﹦ 6 × 8﹦34﹣7﹦ 2 × 9 ﹦ 5 × 9 ﹦ 7 × 8﹦2 ×6﹦ 8 × 4 ﹦ 9 × 3 ﹦ 8 × 9﹦2.在○里填上“+”、“—”、“ ×”“>”“<”或“=”。4○6=24 2 5 + 8 ○ 35 2×6○1230○6=24 3 4 - 20○ 15 5×7○323.计算5×7+20 7×9-9 56-8-8 46-38+254.做数学课后练习。5.山坡上种了6行苹果树,每行有5棵,山坡上一共种了多少棵苹果树? 6.小力的故事书的本数是小军的4倍,小军有故事书6本,小力有多少本故事书?五、整理导学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 ,以后,我会在 方面更加努力的。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课题 复习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课型 复习提升课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我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对一些实物的长度进行估算和测量。2.使我学会在几何图形中发现角和直角,并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知识链接
重难点预设 重点:认识米和厘米,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线段和角。
【学习过程】 一、导学:揭示课题,解读目标。1.这节课我们将对所学过的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出示课题:复习米和厘米、角和直角)2.出示学习目标。二、独学:系统整理,梳理知识。独学我能行 1.复习米和厘米(1)米和厘米都是( )单位。(2)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3)生活中( )这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米。( )这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厘米。(4)1米=( )厘米(5)在下面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一支铅笔长约10( ) 旗杆高约8 ( ) 毛巾长约60 ( ) 衣柜 高约20 ( ) (6)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它有( )个端点。 (7)看数学书第5题中的两条线段 我先估计第一条线段的长大约是( ), 我估计第二条线段的长大约是( )。 我用尺子分别量一量这两条线段,第一条线段的实际长是( )厘米, 第二条线段的实际长是( )厘米。 第一条线段比第二条线段短( )厘米。 (8)画线段: ①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②画一条比5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 ③画一条比5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2.复习角和直角 (1)生活中( )这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2)一个角有( )个顶点,( )条边。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 )条线,就画成一个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 )比一比。 (3)画出一个开口向上的角,并写出这个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4)画出一个直角。 (5)做数学书课后练习 ①找出图形里的角和直角。 ②图形里有( )个角,( )个直角。 ③在书上图形里加一条线段,使它增加三个直角。三、互学:合作交流,释疑解惑。 1.对学:交流独学成果,相互释疑解惑。 2.小组群学:在组长带领下,暴露疑问,质疑解答。四、评学:展示提升,当堂检测。 (一)大展示: 各小组采取恰当的方式,对本组领取的任务进行大展示。 (二)达标检测: 1.完成数学书课后练习。 4.填一填。 ① 教室长8( ) 小明的身高是118( )。 一个三角形有( )个角。 一个正方形有( )个角。 ②1米=( )厘米 2米=( )厘米 500厘米=( )米 70厘米+30厘米=( )米 20米—7米=( )米 43厘米+56 厘米=( )厘米五、整理导学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 ,以后,我会在 方面更加努力的。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课题 复习观察物体 统计 课型 复习提升课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我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认识轴对称现象。2.使我能掌握简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能够在条形统计图中用一格表示两个物体,使我进一步了解统计图的作用。
知识链接
重、难点预设 重点:能辨认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认识对称图形;能认识1格代表2个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难点:能辨认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会画对称图形;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一、导学:揭示课题,解读目标。1.这节课我们将对所学过的观察物体 、 统计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出示课题:复习观察物体 统计)出示学习目标。二、独学:系统整理,梳理知识。独学我能行。1.复习观察物体(1)请你说一说,下面分别是谁看到的?(2)连一连。2.复习统计三、互学:合作交流,1.对称图形。(1)这些图形中哪些是对称图形?在对称图形的下面打“√”,并画出对称轴。2.复习统计。完成数学课后练习。三、释疑解惑。1.对学:交流独学成果,相互释疑解惑。2.小组群学:在组长带领下,暴露疑问,质疑解答。四、评学:展示提升,当堂检测。(1)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正面是( ) 2.上面是( ) 3.右面是( )(2)看镜子写数字。(3)看镜子写时间。五、整理导学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 ,以后,我会在 方面更加努力的。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①
③
②
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