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
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 )
A.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博学而笃志
2.下列搭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古代散文
B.《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元代-词
C.《观沧海》-曹操-东汉末年-乐府诗
D.《世说新语》-刘义庆-北朝-志人小说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zhòu) B.未若柳絮因风起(xù)
C.即公大兄无奕女(yì) D.白雪纷纷何所似(shì)
4.学校文学社开展“文学与文化”专题活动,邀请市文化馆张老师做专题讲座。下面是文学社社长打电话邀请张老师时说的话。画线部分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
张老师您好。我校文学社邀请您于6月20日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的专题报告。您学富五车,①久闻大名,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教,将是我们的莫大③荣幸。本应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敬希⑤见谅。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5.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待君久不至”中的“君”相当于“您”,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C.“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小弟”是称呼比自己小的男性朋友,“小儿”是称呼自己的儿子。
6.翻译“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正确的一项是( )
A.(友人)在过来的途中,陈太丘就离开了屋子,离开后朋友才到。
B.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还是舍不得离开,(担心)离开后朋友来到。
C.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待就出发了,离开家后朋友才到。
D.(朋友)犯了错无法按时到来,陈太丘只好丢下朋友一个人出发了,离开后朋友才到。
7.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 B.与人期行(约定)
C.相委而去(离开) D.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将其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世说新语》是南宋临川王刘义庆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春秋至汉末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金色花》和《荷叶·母亲》都是表达母爱的:《金色花》主要表达孩童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荷叶·母亲》则表现少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
D.古代尊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尊称对方的见解为“高见”,谦称自己的弟弟为“舍弟”,谦称自己的家为“寒舍”。
9.下列句子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俄而雪骤。
译:不久雪下得紧了。
B.即公大兄无奕女。
译:就是谢安长兄的女儿无奕
C.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等了很久也没来,已经离开了。
D.元方入门不顾。
译:元方头也不回地走了。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二、综合性学习
11.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重视友情,讲究朋友之谊。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新学期、新同学、新气象,同学们来自不同学校,大家汇聚一堂。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增进了解,尽快地融入集体中,七年级(6)班决定举办一次“珍惜缘分,珍爱友情”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为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请你给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语。
(2)唐代大诗人李白是一个十分重视朋友的人,他有许多送别朋友的诗歌,请根据提示填空。
朋友是你排遣忧愁、倾诉心声的对象,你把他们看得很重。“桃花潭水深千尺, ”,这是你对汪伦真挚的情感流露;“ ,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你与孟浩然的依依惜别;“我寄愁心与明月, ”,这是你为王昌龄远离的无限伤感。
(3)古今中外不仅有众多写朋友的诗词、名言,还有一些动人的交友小故事,请你按要求写出一个。
故事名称:
故事内容:
(4)同学们都制作了优美精致的友情卡,请在上面写几句送给自己的朋友,愿这份如诗、如画、如歌般的友情陪伴你们一起走过漫漫人生路。
三、语言表达
12.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下列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
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
(4)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太丘舍去( )
②尊君在不( )
③期日中( )
④去后乃至( )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友人,而不是陈太丘。
B.“元方入门不顾”一句的意思是元方奋不顾身地进去了。
C.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6.读完此文,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炊饭成糜①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②,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③?”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④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⑤,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
【注释】①糜:粥。②著箅(bì:放置蒸饭用的竹制盛器。③馏:指先将米下水煮,再捞出来蒸熟。④识(zhì):记住。⑤易夺:订正补充。
1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宾客诣陈太丘宿诣:造诣
B.俱委而窃听委:舍弃
C.太丘使元方、季方炊使:让派
D.二子长跪俱说俱:一起,都
1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言无遗失”意思是大人说的话,一点也没有遗漏。
B.陈太丘在元方兄弟做错事时,没有指责,而是以提问所听谈话的内容的方式来考验他们,用宽容来原谅。
C.“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其言外之意是只要你们勤奋好学,我们吃什么都是快乐的。
D.元方、季方因为贪玩而把蒸饭煮成了粥。
1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填空题
2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俄而雪骤:__________。
(2)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
(3)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
(4)去后乃至:__________。
2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
(3)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
(4)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尊君在不
(3)去后乃至
(4)元方入门不顾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
(2)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_____
(4)匹夫不可夺志也_______________
24.亲属关系是中国人最基本的伦理关系,请各用一个字将下列亲属关系填充完整。
父之兄曰( ),母之弟曰( ),兄之妻曰( ),弟之子曰( )。
25.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为贯彻落实“广阅读”行动计划,某中学开展了一次“我与经典”读书活动。①通过本次活动,使广大师生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②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修养,而且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大家热切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修改①______________ 修改②______________
26.在横线处选择正确的答案。
《世说新语》中也有很多自强不息的人物,如与“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华歆割席分坐的_________﹔不接受父亲老部下送来为父亲办丧事的百万费用的________;面对父亲友人的诘问,有理有据地以“无信”“无礼”回击对方的________。他们共同构成了魏晋名士的群像。
A.王戎 B.陈元方 C.管宁
参考答案:
1.D
2.C
3.D
4.B
5.D
6.C
7.D
8.B
9.B
10.B
11. (1)示例:四面八方来聚首,欢聚一堂是缘分。 (2)不及汪伦送我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 随君直到夜郎西 (3)(示例)故事名称:管鲍之交 故事内容:春秋时期,鲍叔牙和管仲二人是好朋友,相知很深。鲍叔牙是齐国公子小白的谋士,管仲为公子纠效力,曾驱车拦截小白。小白装死,骗过管仲,回到国内继承了王位,即齐桓公。齐桓公欲杀管仲报仇,鲍叔牙指出管仲之才远胜于己,向他力荐管仲。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管仲为相,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4)示例:友情是一首随着日月滋长的诗,是一幅赏心悦目的画,更是一支美妙动听的歌,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12. (1)不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 (2)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飘起。 (3)与别人约好了一起走,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 (4)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13. 舍弃 同“否” 正午时分 才
14.①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②正午时分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15.B
16.(示例)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丧失朋友,失去做人之本。
17.A
18.D
19. 有客人到陈太丘家去并留宿,太丘让元方、季方兄弟二人做饭。 太丘说:“既然这样喝粥就行了,何必(一定要)吃饭呢!”
20. 不久,一会儿 相比 趁、乘 才
21. 不久,一会儿 凭借 离开 拉
22.(1)约定。
(2)通“否”。
(3)才。
(4)回头
23. (1)急 (2)同“悦”,愉快。 (3)以……为乐 (4)改变
24. 伯 舅 嫂 侄
25. ①:把“通过”或者“使”删去。 ②:将“提高人的修养”与“增长人的知识”互换位置。
26. C A 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