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旋转【挑战满分】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精选精练(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三章 旋转【挑战满分】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精选精练(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19 15:2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十三章 旋转
一、单选题
1.如图,将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若且于点,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2.如图,在方格纸中,将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则下列四个图形中正确的是( )
B.
C. D.
3.如图,与关于点D成中心对称,连接AB,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 B. C. D.
4.点 A(x,y)在第二象限内,且│x│=2,│y│=3,则点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2,3) B.(2,-3) C.(-3,2) D.(3,-2)
5.把四张扑克牌所摆放的顺序与位置如下,小杨同学选取其中一张扑克牌把他颠倒后在放回原来的位置,那么扑克牌的摆放顺序与位置都没变化,那么小杨同学所选的扑克牌是( )
A. B. C. D.
6.如图,将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使点的对应点恰好落在边上,点的对应点为,连接.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8.如图,在方格纸上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则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9.在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正五边形 D.矩形
10.把图中的交通标志图案绕着它的中心旋转一定角度后与自身重合,则这个旋转角度至少为( )
A.30° B.90° C.120° D.180°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的交点为O,矩形的长、宽分别为7cm、4cm,EF过点O分别交AB、CD于E、F,那么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___cm2.
12.如图,△ABC和△DEC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若,,,则AE的长是____________.
13.问题背景:如图,将绕点逆时针旋转60°得到,与交于点,可推出结论:
问题解决:如图,在中,,,.点是内一点,则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和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
14.如图,在中,,,,为内一点,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OAB,∠A=90°,点O为坐标原点,点B在x轴上,点A的坐标是(1,1).若将△OAB绕点O顺时针方向依次旋转45°后得到△OA1B1,△OA2B2,△OA3B3,…,可得A1(,0),A2(1,﹣1),A3(0,﹣),…则A2021的坐标是______.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像分别交、轴于点、,将直线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交轴于点,则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
17.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2,∠A=60°,E是边AB的中点,F是边AD上的一个动点,将线段EF绕着点E顺时针旋转60°得到EG,连接DG、CG,则DG+CG的最小值为 _____.
三、解答题
18.如图1,正方形的边长为4,点在边上(不与重合),连接.将线段绕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将线段绕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连接.
(1)求证:
①的面积;
②;
(2)如图2,的延长线交于点,取的中点,连接,求的取值范围.
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顶点坐标分别是,,.
(1)按要求画出图形:
①将向右平移6个单位得到;
②再将绕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
(2)如果将(1)中得到的看成是由经过以某一点M为旋转中心旋转一次得到的,请写出M的坐标.
20.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的顶点在格点上,请仅用无刻度直尺完成以下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在图1中,作关于点对称的;
(2)在图2中,作绕点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顶点仍在格点上的.
21.如图,在△ABC中,AB=AC,P是 △ABC内的一点,且∠APB>∠APC,求证:PB<PC(反证法)
22.如图,方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单位1,△ABC的位置如图.
(1)画出将△ABC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A1B1C1;
(2)画出将△AB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A2B2C2;
(3)写出C2点的坐标.
23.如图,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已知点A的坐标(﹣2,0).
(1)图中点B的坐标是______;
(2)点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C的坐标是_____;点A关于y轴对称的点D的坐标是______;
(3)四边形ABDC的面积是______;
(4)在y轴上找一点F,使,那么点F的所有可能位置是______.
参考答案:
1.C
【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可得∠BAD=55°,∠E=∠ACB=7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AC=20°,即可求解.
【详解】解:∵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55°得△ADE,
∴∠BAD=55°,∠E=∠ACB=70°,
∵AD⊥BC,
∴∠DAC=20°,
∴∠BAC=∠BAD+∠DAC=75°.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掌握旋转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
2.B
【分析】根据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逐项分析即可.
【详解】A、是由关于过B点与OB垂直的直线对称得到,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是由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故B选项符合题意;
C、与对应点发生了变化,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是由绕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旋转变换.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旋转的方向和旋转的度数.
3.B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可得结论.
【详解】解:∵与关于点D成中心对称,
∴,,

∴选项A、C、D正确,选项B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即对应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到对称中心的距离相等.
4.B
【分析】根据A(x,y)在第二象限内可以判断x,y的符号,再根据|x|=2,|y|=3就可以确定点A的坐标,进而确定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
【详解】∵A(x,y)在第二象限内,
∴x<0 y>0,
又∵|x|=2,|y|=3,
∴x=-2, y=3,
∴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2,-3).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由点所在的象限能判断出坐标的符号,同时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之间的关系,难度一般.
5.D
【分析】根据题意,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由题意可知,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可得答案为D,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中心对称的性质,掌握中心图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6.D
【分析】利用旋转的性质得AC=CD,BC=EC,∠ACD=∠BCE,所以选项A、C不一定正确
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所以选项D正确;再根据∠EBC
=∠EBC+∠ABC=∠A+∠ABC=-∠ACB判断选项B不一定正确即可.
【详解】解:∵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
∴AC=CD,BC=EC,∠ACD=∠BCE,
∴∠A=∠CDA=;∠EBC=∠BEC=,
∴选项A、C不一定正确,
∴∠A =∠EBC,
∴选项D正确.
∵∠EBC=∠EBC+∠ABC=∠A+∠ABC=-∠ACB不一定等于,
∴选项B不一定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7.C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详解】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
8.A
【分析】根据网格结构作出旋转后的图形,然后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B′的坐标即可.
【详解】△A′B′O如图所示,点B′(2,1).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熟练掌握网格结构,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9.D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逐一判断可得.
【详解】解:A.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直角三角形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C.正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D.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10.C
【分析】根据图形的对称性,用360°除以3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解:∵360°÷3=120°,
∴旋转的角度是120°的整数倍,
∴旋转的角度至少是120°.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对称图形,仔细观察图形求出旋转角是120°的整数倍是解题的关键.
11.7
【分析】先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然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证出,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由此即可得.
【详解】解:四边形是矩形,且长、宽分别为、,
,,

在和中,,


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故答案为:7.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
12.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AB=DE,DC=AC及∠D=90゜,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E的长.
【详解】解:∵△DEC与△ABC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
∴△ABC≌△DEC,
∴AB=DE=1,AC=DC=,∠D=∠BAC=90°,
∴AD=1,
∵∠D=90°,
∴AE=,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熟记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3.
【分析】如图,将△MOG绕点M逆时针旋转60°,得到△MPQ,易知△MOP为等边三角形,继而得到点O到三顶点的距离为:ON+OM+OG=ON+OP+PQ,由此可以发现当点N、O、P、Q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有ON+OM+OG最小,此时,∠NMQ=75°+60°=135°,过Q作QA⊥NM交NM的延长线于A,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即可得.
【详解】如图,将△MOG绕点M逆时针旋转60°,得到△MPQ,
显然△MOP为等边三角形,
∴,OM+OG=OP+PQ,
∴点O到三顶点的距离为:ON+OM+OG=ON+OP+PQ,
∴当点N、O、P、Q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有ON+OM+OG最小,
此时,∠NMQ=75°+60°=135°,
过Q作QA⊥NM交NM的延长线于A,则∠MAQ=90°,
∴∠AMQ=180°-∠NMQ=45°,
∵MQ=MG=4,
∴AQ=AM=MQ cos45°=4,
∴NQ=,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最短路径问题,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正确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14.
【分析】将△APB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得到△,连接、,作CN⊥交的延长线于点N,则△≌△APB,由题意可证△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所以当 共线时,最小,求出即可;
【详解】将△APB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得到△,连接、,作CN⊥交的延长线于点N,
则△≌△APB,
∴∠BAP=∠ ,
∴ , , ,
∴△ 是等边三角形,
∴ ,
∴ ,
∴ 当 共线时,最小,
∴∠CAN=180°-∠ ,CN⊥AN,
∴∠ACN=30°,
∴ , ,
∴ ,
∴ ,
∴ =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求线段最值的问题,掌握做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15.
【分析】根据题意得:A1(,0),A2(1,﹣1),A3(0,﹣), ,…,由此发现,旋转8次一个循环,再由 ,即可求解.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1(,0),A2(1,﹣1),A3(0,﹣), ,…,由此发现,旋转8次一个循环,
∵ ,
∴A2021的坐标是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旋转,明确题意,准确得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16.
【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求得、坐标,再过作的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和正余弦公式求得的长度,得到点坐标,从而得到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详解】因为一次函数的图像分别交、轴于点、,则,,则.过作于点,因为,所以由勾股定理得,设,则,根据等面积可得:,即,解得.则,即,所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是.
【点睛】本题综合考察了一次函数的求解、勾股定理、正余弦公式,以及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要学会通过作辅助线得到特殊三角形,以便求解.
17.
【分析】取AD的中点N.连接EN,EC,GN,作EH⊥CB交CB的延长线于H.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DB是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到△AEN是等边三角形,可证得△AEF≌△NEG,进而得到点G的运动轨迹是射线NG,继而得到GD+GC=GE+GC≥EC,在Rt△BEH和Rt△ECH中, 由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如图,取AD的中点N.连接EN,EC,GN,作EH⊥CB交CB的延长线于H.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AB,
∵∠A=60°,
∴△ADB是等边三角形,
∴AD=BD,
∵AE=ED,AN=NB,
∴AE=AN,
∵∠A=60°,
∴△AEN是等边三角形,
∴∠AEN=∠FEG=60°,
∴∠AEF=∠NEG,
∵EA=EN,EF=EG,
∴△AEF≌△NEG(SAS),
∴∠ENG=∠A=60°,
∵∠ANE=60°,
∴∠GND=180°﹣60°﹣60°=60°,
∴点G的运动轨迹是射线NG,
∴D,E关于射线NG对称,
∴GD=GE,
∴GD+GC=GE+GC≥EC,
在Rt△BEH中,∠H=90°,BE=1,∠EBH=60°,
∴BH=BE=,EH=,
在Rt△ECH中,EC==,
∴GD+GC≥,
∴GD+GC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8.(1)①见详解;②见详解;(2)4≤MN<
【分析】(1)①过点F作FG⊥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G,证明,即可得到结论;②过点E作EH⊥DA交DA的延长线于点H,证明,结合,可得GD=EH,同理:FG=AH,从而得,进而即可得到结论;
(2)过点F作FG⊥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G,过点E作EH⊥DA交DA的延长线于点H,可得∠AMD=90°,MN=EF,HG= 2AD=8,EH+FG= AD=4,然后求出当点P与点D重合时, EF最大值=,当点P与AD的中点重合时,EF最小值= HG=8,进而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1)①证明:过点F作FG⊥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G,
∵∠FPG+∠PFG=90°,∠FPG+∠CPD=90°,
∴∠FPG=∠CPD,
又∵∠PGF=∠CDP=90°,PC=PF,
∴(AAS),
∴FG=PD,
∴的面积;
②过点E作EH⊥DA交DA的延长线于点H,
∵∠EPH+∠PEH=90°,∠EPH +∠BPA=90°,
∴∠PEH =∠BPA,
又∵∠PHE=∠BAP=90°,PB=PE,
∴(AAS),
∴EH=PA,
由①得:FG=PD,
∴EH+FG=PA+PD=AD=CD,
由①得:,
∴PG=CD,
∴PD+GD= CD= EH+FG,
∴FG+ GD= EH+FG,
∴GD=EH,
同理:FG=AH,
又∵∠AHE=∠FGD,
∴,
∴;
(2)过点F作FG⊥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G,过点E作EH⊥DA交DA的延长线于点H,
由(1)得:,
∴∠HAE=∠GFD,
∵∠GFD+∠GDF=90°,
∴∠HAE+∠GDF=90°,
∵∠HAE=∠MAD,∠GDF=∠MDA,
∴∠MAD+∠MDA=90°,
∴∠AMD=90°,
∵点N是EF的中点,
∴MN=EF,
∵EH=DG=AP,AH=FG=PD,
∴HG=AH+DG+AD=PD+AP+AD=2AD=8,EH+FG=AP+PD=AD=4,
当点P与点D重合时,FG=0,EH=4,HG=8,
此时EF最大值=,
当点P与AD的中点重合时,FG=2,EH=2,HG=8,
此时EF最小值= HG=8,
∴的取值范围是:4≤MN<.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9.(1)①见解析;②见解析;
(2)M(1,-1)
【分析】(1)①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的位置,顺次连接即可;
②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的位置,顺次连接即可;
(2)连接CC2,AA1,线段CC2,AA1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为M点的位置,作出M点写出坐标即可.
(1)
解:①如图,即为所求;
②如图,即为所求;
(2)
解:连接CC2,AA1,线段CC2,AA1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为M点的位置,
由图可知,M的坐标为(1,-1).
【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平移和旋转,熟练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20.(1)见解析;(2)见解析.
【分析】(1)分别作出A,B,C三点关于O点对称的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得;
(2)计算得出AB=,AC=5,再根据旋转作图即可.
【详解】(1)如图1所示;
(2)根据勾股定理可计算出AB=,AC=5,再作图,如图2所示.
【点睛】本题考查复杂-应用与设计,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21.见解析
【分析】假设PB≥PC,从假设出发推出与已知相矛盾,得到假设不成立,则结论成立.
【详解】证明:假设PB≥PC,
如图,把△ABP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点B与点C重合,得到△ADC,连接PD,
∵,
∴;
∴,
∵,
∴,
∴,
即,
∵,
∴,
这与∠APB>∠APC相矛盾,
∴PB≥PC不成立,
∴PB<P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证法的应用,解此题关键要懂得反证法的意义及步骤.
22.(1)见解析;(2)见解析;(3)C2(2,3).
【分析】(1)根据平移的方法将三点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然后将三个点连起来即可;
(2)根据旋转的方法将三点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然后将三个点连起来即可;
(3)根据(2)中描出的点C2的位置即可写出C2点的坐标.
【详解】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
(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
(3)由(2)中点C2的位置可得,
C2点的坐标为(2,3).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平移和旋转变换作图以及求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移和旋转变换的方法.
23.(1)(﹣3,4)
(2)(3,﹣4),(2,0)
(3)16
(4)(0,4)或(0,﹣4)
【分析】(1)根据坐标的定义,判定即可;
(2)根据原点对称,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计算即可;
(3)把四边形的面积分割成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4)根据面积相等,确定OF的长,从而确定坐标.
(1)
过点B作x轴的垂线,垂足所对应的数为﹣3,因此点B的横坐标为﹣3,
过点B作y轴的垂线,垂足所对应的数为4,因此点B的纵坐标为4,
所以点B(﹣3,4);
故答案为:(﹣3,4);
(2)
由于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坐标纵横坐标均为互为相反数,
所以点B(﹣3,4)关于原点对称点C(3,﹣4),
由于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其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其纵坐标不变,
所以点A(﹣2,0)关于y轴对称点D(2,0),
故答案为:(3,﹣4),(2,0);
(3)
=2××4×4=16,
故答案为:16;
(4)
∵==8=,
∴AD OF=8,
∴OF=4,
又∵点F在y轴上,
∴点F(0,4)或(0,﹣4),
故答案为:(0,4)或(0,﹣4).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对称点的坐标确定,图形的面积计算,正确理解坐标的意义,适当分割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试卷第1页,共3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