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1860年10月18日至1860年10月21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在北京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北京的劫难:40年后,侵略者又来了。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目录
CONTENTS
01.
义和团运动
02.
抗击八国联军
03.
《辛丑条约》的签订
抗击八国联军
(2019·山东烟台)7.当历史开始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在中国的心脏地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西方侵略的群众运动。材料中的“群众运动”指的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公车上书 D.义和团运动
(2019·四川广安)1.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条约中,清政府偿付赔款最多、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人反帝性质的组织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D
D
慈禧太后、光绪帝、李鸿章、1900年
自主学习2分钟,自由阅读课文内容,找出答案。
一、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兴起的历史背景:①清政府开放了沿海的各地通商口岸后,传教士和天主教堂大量的出现在中国。②西方基督教堂与中国民众之间存在较大矛盾,最终演变为了“教案”。③清政府企图利用义和团的势力来打击外国在华势力。
西方人绘制的漫画
中西文化的冲突
民族危机的加深
义和团的构成:民间反清的秘密结社组织、单纯的习武团体。
义和团的口号:扶清灭洋
义和团的局限性:盲目排外性(捣毁教堂、拆毁铁路、砍断电线)、落后性(相信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
一、义和团运动
(2019·广西贵港)2.中国近代史上,曾出现过一个人数众多的组织。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以反洋教为共同目标。他们是( )
A.太平军 B.义和团 C.洋务派 D.维新派
B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
1.前期:以“招抚”代替“剿灭”,承认其合法地位。
2.后期:慈禧下令剿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外国侵略者对义和团运动的剿杀
1900年5月,英、俄等国调遣军队300余人进驻北京使馆。6月,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
八国指的是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
一、义和团运动
(2021·山东潍坊·7)1900年6月2日夜间,天津火车站发生了一场战斗:每一次齐射之后,团民们仍然挥舞着大刀长矛冲向车站。这描述的是( )
A.天津人民抗击英军入侵
B.太平军抗击英法联军
C.中国民众抵御俄国蚕食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
随堂练习
(2019·山东潍坊)8.它是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它是( )
A.义和团运动 B.护国战争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2019·湖南益阳)7.写实的民谣能够勾勒出一幅幅尘封的历史画面,常常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义和团民谣“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义和团运动( )
A.盲目排外 B.斗争矛头是帝国主义
C.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D.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A
C
二、抗击八国联军
时间:1900年
清政府向八国宣战的原因: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进犯北京,慈禧听信关于列强要慈禧归政给光绪帝的谎报,气急败坏下向八国宣战。
战争进程
1、天津地区
(1)清军与八国联军展开对火车站到争夺。
(2)1900年7月中旬,天津陷落。
二、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登陆大沽口
战争进程
2、北京地区
(1)清军围攻在北京的的外国使馆。成为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
(2)1900年8月14日,北京被列强攻陷,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
二、抗击八国联军
(3)北京失陷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西逃,并下令剿杀义和团。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随堂练习
(2019·广东)10.太后、皇帝和侍从“穿着普通人的粗布衣服,以免被官员认出,惶惶然向西逃亡。在长途的艰难流亡之后,10月23 日,朝廷在西安重建起来。”这情形出现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2019·广西北部湾)6.1900年10月11日,议和大臣李鸿章在俄罗斯军队的护送下,从天津来到北京,开始与西方列强谈判。与李鸿章此行相关的背景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D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时间:1901年 签订条约的双方:清政府的李鸿章与11国代表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赔款数目最多,丧失主权最严重的条约:《辛丑条约》
扯线木偶
主要内容
(1)赔款: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
(2)政治特权: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3)强加给清政府的“义务”:要求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反帝活动。
(4)军事上的特权: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4)外交要求: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结果:“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总结:对《辛丑条约》的三点认识
《辛丑条约》的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辛丑条约》后清政府的转变: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即“洋人的朝廷”。
《辛丑条约》后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材料一:1901年当丧权辱国的某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辛丑条约》
材料二:美国历史学家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一书中描述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护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了。”
清政府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2019·山东潍坊)7.右图漫画描绘了《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载歌载舞,中国充当局外看客的场景。它反映了( )
A.列强在华利益冲突消失
B.中国领土主权完全丧失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巩固提升
C
(2019·江苏泰州)36.近代某条约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D
(2019·广东深圳)10. 近代以来,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表对应的条约是( )
列强 清政府赔款白银(两) 占总赔款额百分比
俄国 130,371,120 29%
德国 90,070,515 20%
法国 70,878,240 15.75%
英国 50,620,545 11.25%
日本 34,793,100 7.7%
…… …… ……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巩固提升
B
巩固提升
(2021·湖北恩施·17)2021年3月19日,在中美阿拉斯加会谈上,面对美国代表的无端指责,我国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掷地有声地回答:“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中国人是不吃这一套的”。然而,120年前,中国却饱受屈辱,陷入了黑暗的深渊。这里的“深渊”是指( )
A.《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