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说法不属于科学推测的是( )
A. 生命是由上帝创造的
B. 蛆不可能由腐肉中的物质产生
C. 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D. 由陨石带来的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中形成原始生命
我国学者从天外飞来的吉林陨石中分析找到氨基酸等多种有机小分子物质,并测知陨石年龄为46亿年。这项研究成果可以间接地证实( )
A. 原始生命来自宇宙其他星球 B. 原始地球上能够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C. 有机小分子生成于46亿年后 D. 由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原始生命
科学研究证明:在通常情况下,合成物质的过程是一个吸收能量的过程。请问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合成有机小分子,所需能量来源于下列哪一项( )
A. 燃烧释放的能量 B. 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C. 紫外线、闪电等释放的能量 D. 无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
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
A. 化石是生物的祖先
B. 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C.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遗迹
D. 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顺序
中国传统文化视石榴为吉祥物,视它为多子多福的象征(如图)。我们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这一现象,属于( )
A. 遗传变异
B. 适者生存
C. 过度繁殖
D. 生存斗争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可浓缩为下面的示意图。下列有关人类进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只会使用工具到能制造简单工具,再到能制造复杂工具
B. 从四肢着地逐步进化成为直立行走
C. 大脑越来越发达
D. 上肢变短,功能逐渐退化
科学家推测生命起源经历了四个化学进化过程,其中小分子有机物(如氨基酸)的形成和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分别是( )
A. 原始海洋和原始大气 B. 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
C. 都在原始海洋中 D. 都在原始大气中
石油勘探需要钻地采样,所采集到的地层样本往往会出现一些生物化石。随着钻入的地层加深,下列哪一类生物的化石最早消失( )
A. 单细胞生物 B. 腔肠动物 C. 软体动物 D. 鱼类
下列对生物进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现有的生物比远古的生物在形态结构上复杂
从水生到陆生是生物的进化趋势
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形态结构
陆生生物比水生生物高等
A. B. C. D.
如图代表科学家发现的未被破坏的沉积岩石层示意图,两个地层中曾挖掘出物种甲和物种乙的化石。下列关于物种甲、乙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I层内可能找到物种甲的化石 B. 物种甲一定是由物种乙进化而来的
C. 物种乙的数量比物种甲少 D. 物种乙的出现早于物种甲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有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这是摘自诗歌《化石吟》的片段,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B. “最早的鸟儿”比“最早的鱼儿”先出现
C. 两栖类是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类型
D. 根据“最早的鸟儿”的特征,说明鸟类可能由爬行类进化而来
下列证据中,不支持两种动物间存在亲缘关系的是( )
A. 鹰的翅膀的骨骼与马的前肢骨骼相似
B. 人类的胚胎和鲸的胚胎早期发育很相似
C. 黑猩猩和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数目相同
D. 海狮和海豹的形态很相似
古生物学是一门古老而传统的基础科学,它研究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生物的化石,以此来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起源、进化、绝灭、复苏及其与当时环境的关系。通过对生物化石的研究,生物学家不能推测的是( )
A. 生物由简单到复杂进化
B. 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C. 猫和虎的亲缘关系比猫和豹的亲缘关系近
D. 某一生存年代的生物种类
原始生命出现后,下列哪项顺序符合生物进化的实际情况( )
A. 光合作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 B. 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C. 有氧呼吸光合作用无氧呼吸 D. 无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
如图表示植物进化的历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海洋中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⑤
B. 受精作用脱离水限制的是①和②
C. 具有根、茎、叶分化的是③和④
D. 具有开花和传粉现象的植物是①
某森林中生存着一群不同体色的蛾类,由于某种原因,森林中几乎所有树木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请你推测多年以后,图中最能体现这群蛾类体色变化趋势的是( )
A. B.
C. D.
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角马,在繁殖季节雄性角马往往用尖锐的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角马的角发达是( )
A. 代代使用的结果
B. 发生了定向的有利变异的结果
C. 繁行后代的结果
D. 因为角发达的雄性角马有更多机会繁行后代而将其性状遗传下去
如图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各类哺乳动物
C. 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
D. 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
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现存的生物都属于高等生物 B. 现存的生物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C. 现存的生物还将继续进化 D. 不能适应环境的生物都被淘汰了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
B. 在最古老的地层里没有生物化石,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
C. 农业生产上使用某种杀虫剂灭杀害虫,一段时间后这种杀虫剂灭杀害虫的效果减弱,其原因是使用杀虫剂后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强的变异
D.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地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图一为人类进化历程,图二是人与现代类人猿黑猩猩的结构特征比较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将图一中人类进化各阶段按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从图一中所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可知[ ]_______是人类的祖先。在此阶段之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对人类起源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这一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猿分界的标志是___________。
(4)图二中表示人的结构的是_______(填字母)。
(5)由图二可以看出,黑猩猩的头骨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_______大,黑猩猩的颌骨突出。
(6)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形态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所示的是进化树,简要表示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图乙是美国学者米勒设计的一个模拟装置。抽真空后将甲烷、氨气、氢气等气体泵入玻璃仪器内,再把B中的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然后在A内放电7天,经冷却后,产物沉积在C中,产物含有包括氨基酸在内的多种有机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的进化树中我们可以推测出: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 。
(2)图乙中的A装置中的气体相当于 ,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有 。
(3)图乙中的C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 ,图甲中各种生物都可能起源于这里。
(4)图乙中的模拟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 (填字母序号)。
A.无机物有机小分子阶段
B.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阶段
C.有机大分子独立体系阶段
D.独立体系原始生命阶段
三、资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将甲烷、氨、氢气、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模拟闪电),合成了多种氨基酸。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在实验室制成了另外一些有机物。
资料2:1969年陨落在澳大利亚默奇森镇的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另外,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1)根据以上资料推测,地球上的原始生命可能是在原始海洋中经过漫长的化学演变而来的,也可能来自 。
(2)从简单的原始生命演变到今天这样丰富多样的生物界,经过了几十亿年的进化。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 学说。
(3)达尔文发现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强,能产生很多的后代,称之为过度繁殖。这对生物进化的意义是:过度繁殖加剧了生存斗争;在过度繁殖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变异类型,为自然选择提供了 。
(4)各种生物都能很巧妙地适应各自的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通过 实现的。
(5)有人认为过度繁殖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你是否同意,请说出理由。 。
阅读下面资料,并回答问题: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守候着13种雀鸟,它们有的生活在树上,有的生活在仙人掌丛,有的生活在地上。食物类型有种子、花蜜、虫子等。尽管存在着许多差异,这些地雀却有共同的祖先——来自南美洲大陆的一种雀鸟。南美雀鸟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它形成如此丰富多样的后代。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好奇。
1972年,生态学家格兰特夫妇来到该群岛中的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本岛的物种几乎不出去,外岛上的物种也很少进来。此时,雨季刚刚过去,植物繁茂,地雀们自由地取食。岛上有三种体型、毛色均相似的地雀。考察队员们测量发现它们喙的长度、宽度与深度有明显差异。根据它们喙的特点分别命名为大地雀、中地雀和小地雀。除了收集鸟喙的数据外,他们还测量作为食物的种子的大小以及嗑开种子所用的力度。最小、最容易嗑开的是马齿苋种子,最难嗑开的是硬壳上有刺的蒺藜种子。
1977年初岛上降水减少,植物陆续死亡,雀鸟的食物仅剩蒺藜种子。调查显示,大旱前,中地雀喙的平均长度为10.68毫米,深度为9.42毫米;大旱后幸存下来的中地雀喙的平均长度为11.07毫米,深度为9.96毫米。这0.5毫米的差异,肉眼难辨,却足以帮助幸存的地雀嗑开蒺藜种子。
地雀种类 1977年 1980年
大地雀 300 225
中地雀 雄 600 150
雌 600 30
小地雀 12 1
干旱持续了三年,1980年初,大雨降临,植物竞相生长,许多地雀开始筑巢,幸存雌鸟选择体型较大且喙较大的雄鸟繁育后代,因此后代个体比先辈们的喙长增加许多。
(1)不同种地雀喙的体积有明显不同,取食能力不同,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 现象。
(2)比较1977年~1980年间的地雀数量变化,发现三种地雀数量明显减少,而且中地雀雄性与雌性个体的性别比 (“增大”或“减少”)。幸存者具有的结构特征是 。
(3)1980年开始,降雨量增大。中地雀喙的平均值逐渐 。
(4)在近三十年的研究中,中地雀喙的形态发生一系列变化与 有关。若要揭示这一现象的发生机制, 需要从遗传物质着手进行研究。
通过测定并比较各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化学结构,发现其序列很相似, 但也有差别。如表是几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这种结构上的差异程度又恰好与它们的亲缘关系远近相对应,请据表回答问题。
生物种类 黑猩猩 猕猴 兔 鸡 龟 蛇 小麦 酵母菌
氨基酸
差异数 0 1 9 13 15 23 35 44
(1)从表中数据可以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 。
(2)表中生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从表中看,人和 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两者的 。
(3)你在推断它们的亲缘关系远近时,采用的最主要的方法是 。
(4)表中属于哺乳类的是 ,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 类进化而来的。
(5)上述对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比较,从分子生物学方面为生物的 提供了证据。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B
14.【答案】D
15.【答案】C
16.【答案】D
17.【答案】D
18.【答案】A
19.【答案】A
20.【答案】C
21.【答案】(1)④②①③⑥⑤ (2)④ 森林古猿 森林大量消失 (3)直立行走 (4)B (5)脑容量 (6)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22.【答案】 (1)f (2)原始大气 氧气 (3)原始海洋 (4)A
23.【答案】(1)其他星球 (2)自然选择 (3)原始材料 (4)生存斗争 (5)不同意,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
24.【答案】 (1)变异 (2)增大 喙长增加许多 (3)减小 (4)环境
25.【答案】(1)越小 (2)黑猩猩 酵母菌 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大 (3)比较法 (4)黑猩猩、猕猴、兔 古代爬行 (5) 进化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