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诗、文、词、书、画领域,均取得了板大成就。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诗文集《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等传世。代表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
定风波
作者简介
本词选自《东坡乐府笺》卷二(上海古籍出版2009年版)。定风波,词牌名。这首词作于苏轼贬居黄州(今湖北黄冈)的第三年。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骤至,而雨具先去,朋友均感狼狈,词人却泰然自若,在雨中吟咏长啸,于雨后作下此篇。
背景链接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suō
qiào
解读赏析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诗意: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下雨,有人带雨具先走了,同行的人均感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不久天晴了,就作了这首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不妨。
高声吟咏。
草鞋。
蓑衣,用草或棕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诗意: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高声吟咏,一边悠然行走。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比骑马都轻快,谁怕呢?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度过一生。
上片写“雨中”。“穿林打叶”渲染雨骤风狂的情形,“莫听”“何妨”表现词人面对骤雨时的坦然。“竹杖芒鞋轻胜马”呈现出一幅雨中悠闲行走的画面,传达出一种无惧风雨的轻松喜悦、自信豪迈之情。“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体现了词人面对自然、人生风雨时不畏坎坷、毫不计较的超然情怀。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形容微寒。
斜阳。
刚才。
指风雨吹打树木的声音。
诗意:微寒的春风将酒意吹醒,感觉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来迎接。回头望一眼刚才遇到风雨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下片写“雨后”。前三句写雨过天晴的景象以及自己的感受。“相迎”传神地写出词人在风雨过后见到斜阳,心头陡生的喜悦、温暖。末三句是精神上的再度升华。表面写雨过天晴,一切归于平静,实则蕴含深刻道理:无论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都将过去。这里一语双关,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这首词通过写词人在出游途中偶遇风雨一事,反映了他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超脱的胸襟。
主旨归纳
1.理解性默写。
(1)突然遇雨,一般人都会慌张躲避,而苏轼却在《定风波》的上片中用平静的口气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定风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简析其表达效果。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拟人。这一句把斜阳当作人来写,表现了词人经历风雨后,感受到斜阳给他带来的雨后清新的无限喜悦之情。
典型考题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这体现出词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一切风雨都会过去,自然界如此,人生亦如此。只要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顺境不骄,逆境不惧,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宁静和快乐。性格特征:胸怀旷达、性格开朗、积极乐观。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宋代诗人。前期诗作明快清丽,多表现生活情趣;靖康之变后,经历战乱生活,伤时忧国成为其诗作主要内容。他亦工词,词大多作于南渡之后,往往寄寓家国兴亡、身世飘零之感。著有《简斋集》《无住词》等。
作者简介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本词选自《陈与义集·无住词十八首》(中华书局2007年版)。临江仙,词牌名。洛中,指洛阳。这首词大约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或六年,陈与义退居僧舍,追忆洛阳朋友和旧游而作。此时的他,饱受家国之痛,备尝颠沛之苦,抚今追昔,百感交集,遂有此词。
背景链接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kān
解读赏析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在洛阳城南十里。
诗意:回忆当年在午桥上酣饮,同座的多是杰出才俊。长沟中的月影随水悄然无声地流去。在杏花稀疏的清影里,我们吹笛直到天明。
上片忆昔。以“忆”字开篇,引出对当年群贤毕至、夜饮午桥盛况的回忆,追慕向往之情,洋溢纸上。“长沟流月去无声”意谓月渐西落,不能长映于沟水之中,恰如被不断逝去的流水(习惯上又比作时间)无声无息地送走。巧语天成,妙手得之。“杏花”二句,意境上佳,历来为人激赏。写回忆中情景,历历如在眼前,为下片的兴叹蓄足了势头。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渔歌在夜半响起。
诗意:二十余年如同一场梦,我虽然活着,(但回首往昔,)只觉得心有余悸。闲来无事登上小楼,观赏雨后初晴的月夜美景。古往今来有多少兴亡旧事,都寄托在夜半响起的渔歌之中。
下片感怀。“二十余年”二句概括了国家和个人的剧变及自已的真实心境。“闲登小阁看新晴”点明了作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通过“月色”将目前处境与忆中之事联系起来,抒发了月色虽好而欢乐不再的伤悼之情。“古今”二句把国家兴亡和人生感慨都托之于“渔唱”,将深沉的悲愁化为旷达的襟怀。
这首词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对往日生活的留恋,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对漂泊生涯的伤感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主旨归纳
1.理解性默写。
(1)《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再
现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饱含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感触,概括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把国家兴亡和人生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表达词人旷达的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杏花疏影里
二十余年如一梦
吹笛到天明
此身虽在堪惊
古今多少事
渔唱起三更
典型考题
2.上片中,词人使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通过午桥、(长沟)流水、月光、杏花疏影、笛声,营造出优美、恬静、闲适的意境。
3.阅读全词,分析词人因何而“惊”。
“惊”的原因有:国破家亡,亲友离散;时光已逝,年华已老;今昔巨变,往日的美好不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他的词继承了苏轼豪放的词风,意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与苏轼并称“苏辛”。其词善用典故,托古喻今,多用比兴手法,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力,使宋词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著有《稼轩长短句》。代表作品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作者简介
本词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太常引,词牌名。建康,今江苏南京。吕叔潜,名大虬(qiú),字叔潜,作者的朋友,生平不详。此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中秋夜。此前,为了收复失地,词人曾多次上书,但苟安的朝廷未予理睬。他十分痛心,在与友人饮酒赏月时写下本词,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
背景链接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zhuǎn
hénɡ
bèi
chénɡ
zhuó
suō
解读赏析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月光。
诗意: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飞镜又被重磨。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嫦娥: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怎么办呢?
比喻明月。
即嫦娥,传说中月宫的仙女。
覆盖。
上片,词人巧妙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理想与情怀。中秋之夜,明月皎洁,对月抒怀,很自然地会想到月中嫦娥与桂树的神话传说。词人借不死的嫦娥与砍不倒的桂树的传说,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被白发,欺人奈何?”这一问有力地表现了词人功业无成、白发日增的苦闷。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诗意: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向人间的清辉更多。
砍。
枝叶扶疏的样子。
下片,词人发挥想象,直上高空、月宫,去看魂牵梦绕的山河,去砍遮住月光的桂树,直接、强烈地表现了他铲奸除邪、收复失地、重整乾坤的豪情壮志,鲜明地揭示了全词的主旨。在这里,“桂婆娑”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金人的势力。
这首词通过写词人在中秋月下的所见所想,抒发了岁月流逝、功业无成的苦闷,表达了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和坚定信念。
主旨归纳
1.理解性默写。
(1)《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描写月轮转动,暗示时光飞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词人面对岁月流逝、功业无成,心生抑郁,表达壮志难酬的悲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张开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还人间清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轮秋影转金波
飞镜又重磨
被白发
欺人奈何
斫去桂
婆娑
人道是
清光更多
典型考题
2.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开篇破题,写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逐渐变得像被重新磨过的铜镜般明亮。
词人举杯赏月,由月亮联想到月中嫦娥,遂向嫦娥提问,满怀喜悦。
结句展现了词人奇特的想象:要直入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辉洒满人间。
作为豪放派代表人物,词人在本词中运用象征等手法托物言志,浪漫主义风格明显。
B
B项“满怀喜悦”表述有误。从“被白发,欺人奈何?”可见词人心情苦闷。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末句“可怜白发生!”与本词结尾的“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答。
前者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后者表达了词人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地的豪情壮志。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纳兰成德,字容若,清代满族词人。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词集问世后,曾形成“家家争唱饮水词”(曹寅语)的局面。亦工诗,颇得盛唐风格。词集有《侧帽集》《饮水词》。
本词选自《纳兰词笺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纳兰性德奉命赴梭龙巡边,十二月返回。这首词大约作于这一时期。
作者简介
浣溪沙
背景链接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pàn
sī
shù
解读赏析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那边。
诗意:向着那高耸入云的山峰一路前行,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面对)深秋遥远的边塞,又是怎样的情怀!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防驻军的营垒上显得尤其荒凉,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破败的关城上。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才能平息!
怎样的。
边防驻军的营垒。
关塞上的城堡。
上片首句,点明此行的目的地。“吹断”二字描绘出北国秋冬环境之险恶。边地北风,从来是音声肃杀,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而此处云“北风吹断马嘶声”,听闻如此强劲、凛冽的北风,词人心境若何,可想而知。“深秋远塞若为情”点明时令与心情。
下片,前两句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结句“古今幽恨几时平!”点明主旨,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悲苦的呻吟,又不同于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词人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
这首词描写了词人奉旨出塞所见的深秋远塞、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寄寓了悠悠苍凉的今昔之感,抒发了“幽恨难平”的凄惘之情。
主旨归纳
1.理解性默写。
(1)纳兰性德《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生动地表现了边关地区大风的强劲、凛冽。
(2)纳兰性德《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点明了主旨,表现了词人的独特感悟。
(3)纳兰性德《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着相同的意境。
北风吹断马嘶声
古今幽恨几时平
一抹晚烟荒戍垒
半竿斜日旧关城
典型考题
2.说说本词描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词描写了云、山、塞外深秋的北风、战马、晚烟、营垒、斜阳、关城,构成一幅萧索、寂寥的画面,烘托了词人怅惘而豪迈的情怀。
3.任选角度,试分析本词与以前学过的纳兰性德的另一首词《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的不同。
【示例一】思想感情:本词寄寓了悠悠苍凉的今昔之感,抒发了“幽恨难平”的凄惘之情;《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主要抒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示例二】词的形式:《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上下片整齐、对称,本词则未刻意追求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