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四年中考试题汇聚一堂同步精练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年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四年中考试题汇聚一堂同步精练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9-09 20:1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3年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四年中考试题汇聚一堂同步精练题
此试题为多年一线教师精心所编,试题横跨四年中考,难易度适中,是学生学习和知识巩固
最佳试题。其版权归属21世纪教育网所有,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巩固部分:
一、选择题
1.(13苏州)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PM2.5在空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PM2.5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
C.PM2.5中“2.5”的单位是nm
D.PM2.5中“2.5”的单位是μm
2.(13扬州市)“花卉节”已经成为扬州的一张城市名片,走近花园就闻到扑鼻的花香,这是因为( )
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D.分子不同的做无规则运动
3.(12扬州)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天柳枝摇曳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飞舞 D.冬天瑞雪飘飘
4.(12南通)下列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的是( )
A.图甲中,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能粘在一起
B.图乙中,两塑料吸盘间空气被挤掉后能吊起重物
C.图丙中,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D.图丁中,打开醋瓶盖能嗅到醋味
5.(12烟台)扩散现象( )
A.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只发生在液体之间
C.只发生在固体之间 D.可以发生在任何物体之间
6.(12咸宁)世界上的一切物体,无论是一粒沙、一缕烟、还是一朵花……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
A.沙尘暴起,飞沙满天 B.微风拂过,炊烟袅袅
C.阳春三月,花香袭人 D.丰收季节,麦浪起伏
7.(12厦门)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是( )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B.破镜不能重圆
C.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D.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8.(12泉州)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是( )
A.用绸布摩擦过玻璃棒吸引小纸屑
B.铅笔很难被拉断
C.将橡皮吸盘紧压在玻璃上,很难被拉开
D.磁能吸铁
9.(12常德)分子动理论是从微观角度看待宏观现象的基本理论。以下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进行解释的是( )
A.风的形成
B.烟从烟囱中冒出
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物体
D.离花园较远处就能闻到花香
10.(12株洲)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看起来呈球状,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9题
11.(12成都)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 s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
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
B.热水有内能,冷水没有内能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12.(12日照)吸烟和被动吸烟都有害健康,因为烟雾中含有十几种致癌和有害物质。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人吸烟,一会儿房间里就会烟雾缭绕充满烟味,这表明( )A.分子的体积发生了变化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引力 D.分子之间有斥力
13.(12娄底)在班上开展“生活处处有物理”的观察实践活动中,小明观察了厨房设备。在他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是因为锅内气体压强越大,液体沸点越低
C.不慎滴入几滴水到锅内热油中会发出“吱吱”声,这是发生了升华现象
D.用煤气炉煲汤,在沸腾时调大火焰能提高汤的温度
14.(12北京)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所示,图中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布的四个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15.(12黄石)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现在科学家可以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一个物体内的所有分子都停止运动
B.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C.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的读数会降低
D.在海拔6km的高原,水的沸点低于100℃
16.(12海南)下列物质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弱的是( )
A.黄金 B.水银 C.水 D.空气
17.(11广州)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如图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大,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 )
A.摩擦力 B.分子引力
C.分子斥力 D.大气压力
18.(11东营)今年3月,卫生部发布的新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从5月1日起,全国将在公共场所实施全面禁烟。公共场所都贴上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一人吸烟,多人受害。原因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19.(11株洲)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部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 )
A.一切物质的分子部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存在间隙
17题 18题 19题
20.(11龙岩)往装有50cm3水的量筒中注入50cm3的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 cm3。这说明( )
A.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存在间隙
21.(10盐城)小明同学嗅到瓶中醋的气味.这是因为( )
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存在引力
22.(10无锡)自从汤姆逊发现电子,人们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列哪个图形最相似( )
23.(10衢州)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关于表述: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人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 )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24.(10绵阳)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五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l mm深。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在做热运动 D.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25.(10厦门)世纪初,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相继发现原子核可以放出质子和中子,这一发现说明( )
A.分子是可分的 B.原子是可分的
C.原子核是可分的 D.质子和中子是可分的
26.(10北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春暖花开时,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00C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C.锯木条时温度升高,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D.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27.(10海南)关于液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一定的体积 B.没有一定的形状
C.具有流动性 D.液体间没有间隙
28.(10蚌埠二中)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 )
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
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
D.破镜不能重圆
29.(10铁岭)如图所示的现象及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草叶上的露珠——熔化
B.乙图玻璃上的窗花——凝固
C.丙图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
D.丁图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金板互相渗入——分子间有引力
30.(09四川绵阳)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的是( )
A.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B.空气容易被压缩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天更容易干
D.两块用水刚洗干净的平玻璃板叠在一起不易分开
31.(09泰安)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
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32.(09河南)如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33.(09株洲)把萝卜腌成咸菜通常需要几天,而把萝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萝卜分子间存在空隙,易扩散
B.盐分子与萝卜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C.炒菜时萝卜是运动的,盐分子更容易进入萝卜中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更激烈
34.(09广西百色市)中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古诗,能反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这一物理知识的诗句是( )
A.绿树荫浓夏日长 B.楼台倒映入池塘
C.水晶帘动微风起 D.满架蔷薇一院香
二、填空题
35.(13广东)在银河系、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的是 。组成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中质量最小的是 。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小的是 。
36.(13安徽)古诗“花气袭人知骤暖”的意思是,从花的芳香气味变浓可以知道周边的气温突然升高。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温度越高, 。
37.(13江西)又到了收获芒果的季节,果园里四处飘荡着芒果的香味,这是芒果的芳香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 运动;挂满芒果的枝条被压弯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
38.(12泰州)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 .分别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一滴墨水,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
39.(12苏州)苏州市已开展对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室内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吸烟产生的烟雾.PM2.5在空中的运动 (属于/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浓度的做法是 .
40.(12常州)12年5月,日本科学家开发出制作单层硅分子薄膜技术,如图所示:在硅板表面覆盖陶瓷薄层,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硅板中的硅分子居然能穿透陶瓷薄层从而形成单层硅分子薄膜.加热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膜,这说明: ; .
41.(12十堰)炒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很远就闻到菜香是因为 。
42.(12哈尔滨)“珍爱生命,远离危害”。一人吸烟,满屋烟味,这是 现象;“红灯停,绿灯行”主要是利用光传播 (填“信息”或“能量”)。
43.(12茂名)小明学习分子动理论后,先在试管底部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水面上注满酒精,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所示。小明做的实验说明 和 。原子核由质子和 组成。

38题 40题 43题
44.(12眉山)医生在给小祝同学打针时,先用酒精擦在他的皮肤上消毒;小祝感到皮肤比较凉,是因为酒精 吸热的缘故;同时他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 现象.
45.(12抚顺)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时间,而把萝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越高, 越剧烈。
46.(12齐齐哈尔)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今年我国卫生部首次发布了《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统计表明,我国每年有7.4亿人正在遭受二手烟的危害。那么我们能闻到二手烟是 现象,请你给下图填加一句宣传语: 。
47.(12岳阳)将一束鲜花插入花瓶,整个屋内都能闻到花香,这说明分子 ,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 (选填“引”或“斥”)力。
48.(11娄底)为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由于汽油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____,所以加油站内禁止吸烟。
49.(11安徽)写出下列事例中用到的物理知识:
(1)自去年冬天以来,我省出现比较严重的旱情,有关部门利用于冰升华时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的特点进行了人工降雨。
(2)夏天的晚上,为了驱赶蚊虫,小敏在房间里使用电蚊香,过了会房间里就充满蚊香的气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11包头)如图所示是一种环保驱蚊用品——电热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其中“白气”是 态物质。驱蚊液变成“白气”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 。蚊香器工作时将 能转化为 能。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 。
51.(11宁德质检)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 ;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这表明分子间有????? 力;风吹荷叶摇晃,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52.(11龙东地区)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来说,水是由 组成的。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请你提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 。
53.(10广州)用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选填“A”或“B”)瓶.根据      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      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54.(10临沂)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的热水,另一杯是5℃的冷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      ;
(2)该实验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55.(10漳州)把40ml的酒精与40 ml的水混合后,其总体积____80 ml(选填“大干”、“等于”或“小于”).这个实验表明:分了间存在着 。56.(10昆明)1g水含有3.35×1022个分子,1g蔗糖含有1.8×1021个分子,这些都说明物体是由    组成的。为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由于汽油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所以加油站内禁止吸烟。铁棒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生相互作用的    力。
57.(09烟台)烧菜时,在很远我们就能闻到菜的浓浓香味,当菜凉下来后,所闻到的香味就逐渐变淡,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09长春)为了控制甲型HlNl流感病毒的传播,我市各学校每天都需要对教室进行消毒,在喷洒药液后,可以闻到很浓的药味,这是__________现象。
59. V1+V2,(选填“<”、“=”或“>”)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 。
60.(09巴彦淖尔市)甲型H1N1流感传入我国以后,为了控制疫情,防疫人员将消毒液喷洒在可能发生 疫情的地方,过一会儿,没有喷洒药水的地方也闻到了药味。这种现象叫做 ,它说明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 。


50题 53题 62题
三、解答题
61.(12吉林)我国已明令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请你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道理。
62.(10烟台)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图16甲).抽掉玻璃板后,最终发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图16乙).
(1)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2)它说明了什么?
本节小考部分:满分为: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7分)
63.(13泉州)榴莲因其果肉香甜又富有营养,被称为水果之王。榴莲被切开后,其香味将很快充满整个房间,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64.(13东营)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物质分子间无论距离大小都只存在引力
B.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65.(12泰安)下列事例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 )
A.环境恶化,尘土满天飞
B.炒菜时加盐使菜变咸
C.室内喷清新剂,香气四溢
D.密封的室内一人吸烟,其他人闻到烟味
66.(12绵阳)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说明( )
A.两铅块被压得太紧 B.下面所吊的重物还不够重
C.两铅块分子之间有引力 D.大气压作用使它们不能分开
67.(12滨州)检查酒驾时,司机打开车窗,交警闻到车内有酒精气味,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
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在不断运动
68.(12莆田)右边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运动特点的是(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69.(11乌鲁木齐)下列四个长度中,与分子直径大小最接近的是( )
A.一光年 B.一米 C.一毫米 D.一纳米
70.(11泰安)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下雪时,漫天的雪花飞舞 B.檫黑板时,粉笔末飞扬
C.煮稀饭时,看到锅中米粒翻滚 D.玫瑰花盛开时,香气袭人
71.(11连云港)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是( )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B.红墨水滴入水中很快散开
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
72.(11青海)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贴如图所示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问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73.下列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粘在了一起
B.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碎纸屑
C.用吸管从瓶里吸出饮料
D.通电螺线管吸引大头针
74.(11泉州)从今年5月1日起禁止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这主要是考虑到即使在空气不流通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问也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A.物质是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75.(11武汉)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76.(11肇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这些灰尘是由分子运动引起的( )
B.分别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墨水,它们的扩散速度相同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和后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
D.水、水蒸气、冰三种物态分子间的距离都是相同的
77.(11山西)“不能与烟共舞,吸烟有害健康”,如图是禁止吸烟的标志。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间有引力
78.(11绵阳)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
B.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
C.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
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
79.(11长沙)交警在查“酒驾”时,先请司机打开车窗,若闻到酒精气味,则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
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分
80.(11张家界)关于分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做永不停息的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81.(10河北)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
A.柳絮纷飞 B.花香四溢
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82.(10郴州)小辉的爸爸正在抽烟,小辉对爸爸说:“您一个人抽烟,我们全家也在免费抽烟。”他说这句话的依据是( )
A.分子间有斥力 B.物质由分子组成
C.分子体积很小 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83.(10梅州)关于分子,你认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84.(10攀枝花)每年三月,我市仁和区务本乡桃花盛开,花香扑鼻,人们能闻到花香是因为( )
A.分子间存在间隙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85.(09江苏)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86.(09广州)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能闻到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香味扩散得越慢 B.若温度低于0℃,这个现象就消失
C.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
87.(09兰州)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暖花开时,能闻到花的香味 B.打开酒瓶盖能闻到酒的气味
C.空气中飘动的浮尘
D.在盛有热水的杯子中放几片茶叶,过一会整杯水都变成茶水
88.(09湘西自治州)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壁虎脚掌没有吸盘,壁虎的每只脚底部长着数百万根极细的刚毛,而每根刚毛末端又有更多更细的分支,这种精细结构使得刚毛与物体表面分子间的距离非常近,由此可知壁虎在天花板上攀爬本质上靠的是( )
A.分子引力 B.大气压强
C.地球引力 D.板壁弹力
89.(09呼伦贝尔)哪个现象能够证明组成物质的微粒是运动的,运动形式是多样的( )
A.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会变小.
B.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C.空气比冰更容易压缩.
D.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压紧后会结合在一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90.(12自贡)劣质的板材、涂料、胶粘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有机物向室内空气中慢慢__________。这种现象在夏天特别严重,因为__________越高,_____________越剧烈。
91.(12盘锦)刚做好的鱼,满屋子都是到鱼的香味,这是 现象;刚做好的鱼的香味比冷的更容易被我们闻到,这是因为分子无规则运动与 有关。
92.(12本溪)诗句“捧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身”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 , .
93.(11牡丹江)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煮粽子时,小琼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________现象。吃粽子时,粽叶上总是粘有米粒,米粒和粽叶不容易分开,这表明________。
94.(10淮安)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 ;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表明分子间有 力;风吹荷叶摇晃,说明力能 .
95.(10本溪)同学们都喜欢吃羊肉串,肉串在加工过程更多的是用火烤而不用水煮,这是为了提供所需的 (选填“温度”或“热量”);烤肉串时香味四溢,这是 现象
96.(10大连)两个相同的水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冷水和热水。同时往两个水杯里各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看到两杯水都变红了,这是______现象。实验中还发现热水先变红,说明____越高,水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97.(09安徽)为了预防甲型HlNl流感病毒的传入,防疫人员在小区内喷洒消毒液,一会儿在小区外也能闻到药味,这一现象说明               。生活中可以用酒精为高烧病人实施物理降温,这是因为                。
98.(09大连)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几年后再把它们切开,发现它们彼此进入对方,这说明固体之间也能发生_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分子是_________的。
三、简答题(99题4分,100题4分,101题5分,共13分)
99.(12本溪)小伟非常爱喝妈妈做的汤,每当妈妈做汤的时候,他都能闻到淡淡的清香味,这是为什么?小伟每次喝汤时,尽管汤很烫,但他总有办法很快地把汤变凉,你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吗?(写出两种办法)
100.(09青岛)综合问答一:
暑假,小雨到海边码头,看到渔民将小鱼虾摊在地上晾晒,准备做成干货。对于准备马上卖的大鱼虾,因为天热怕其变质,不断用凉水使其降温。小雨发现,今天的海鲜腥味儿比春节前来时浓重多了。请你运用2个物理知识,分别解释上述场景中的相关现象。
(1)解释现象一: (2)解释现象二:
101.(09吉林)分别在装有冷水和热水的杯中放入茶叶,两分钟后观察水的颜色,哪个杯中水的颜色更深?为什么?

答案:
1.A
2.D
3.B
4.D
5.D
6.C
7.A
8.B
9.D
10.C
11.C
12.B
13.A
14.D
15.A
16.D
17.B
18.B
19.B
20.D
21.A
22.D
23.A
24.C
25.C
26.B
27.D
28.A
29.C
30.C
31.A
32.A
33.D
34.D
35.宇宙 电子 气态
36.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7.无规则 形变
38.间隙 温度
39.不属于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只要合理即可)
40.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有空隙
41.升华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42.扩散 信息
43.分子间有间隙 分子不停地运动 中子
44.蒸发 扩散
45.温度 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
46.扩散(或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热运动) 为了他人和自己的健康请戒烟吧!
47.在不停做无规则的运动 斥
48无规则
49.(1)吸收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50.液 汽化和液化 电 内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51.运动????? 引(作用)?? 运动状态
52.(水)分子 淘米水浇花(或使用节水洁具、及时关闭水龙头等)
53.B  B红棕色变淡的 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④
54.(1)乙 (2)温度
55.小于;空隙
56.大量分子 热运动 斥
57.分子永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或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58.扩散
59.< 间隙
60.扩散 运动
61.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会运动到公共场所每一处,对其他人的健康带来危害(合理即可)
62.扩散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每空2分)
63.D
64.C
65.A
66.C
67.D
68.C
69.D
70.D
71.D
72.D
73.A
74.D
75.C
76.C
77.B
78.D
79.C
80.D
81.A
82.D
83.D
84.C
85.A
86.D
87.C
88.A
89.B
90.扩散 温度 分子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的热运动
91.扩散 温度
92.平面镜成像 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93.扩散 分子间存在引力(或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有引力)
95.不停地运动 吸引 改变运动状态
96.扩散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快)
97.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酒精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98.扩散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99.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方法一:用两个碗对倒 方法二:放在装满冷水的大盆里等
100.(1)解释现象一:将小鱼虾摊在地上晒,增大了其中水分的表面积,从而加快了水分的蒸发,以便做成干货。
(2)解释现象二:夏天比冬天气温高,海鲜散发出的分子运动加快,因此暑假闻到的海鲜的腥味比春节前来时浓重多了。
101. 热水。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快,热水中茶分子的运动快,所以水的颜色更深。
2013年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四年中考试题汇聚一堂同步精练题
此试题为多年一线教师精心所编,试题横跨四年中考,难易度适中,是学生学习和知识巩固
最佳试题。其版权归属21世纪教育网所有,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巩固部分:
一、选择题
1.(13苏州)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PM2.5在空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PM2.5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
C.PM2.5中“2.5”的单位是nm
D.PM2.5中“2.5”的单位是μm
2.(13扬州市)“花卉节”已经成为扬州的一张城市名片,走近花园就闻到扑鼻的花香,这是因为( )
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D.分子不同的做无规则运动
3.(12扬州)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天柳枝摇曳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飞舞 D.冬天瑞雪飘飘
4.(12南通)下列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的是( )
A.图甲中,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能粘在一起
B.图乙中,两塑料吸盘间空气被挤掉后能吊起重物
C.图丙中,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D.图丁中,打开醋瓶盖能嗅到醋味
5.(12烟台)扩散现象( )
A.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只发生在液体之间
C.只发生在固体之间 D.可以发生在任何物体之间
6.(12咸宁)世界上的一切物体,无论是一粒沙、一缕烟、还是一朵花……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
A.沙尘暴起,飞沙满天 B.微风拂过,炊烟袅袅
C.阳春三月,花香袭人 D.丰收季节,麦浪起伏
7.(12厦门)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是( )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B.破镜不能重圆
C.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D.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8.(12泉州)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是( )
A.用绸布摩擦过玻璃棒吸引小纸屑
B.铅笔很难被拉断
C.将橡皮吸盘紧压在玻璃上,很难被拉开
D.磁能吸铁
9.(12常德)分子动理论是从微观角度看待宏观现象的基本理论。以下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进行解释的是( )
A.风的形成
B.烟从烟囱中冒出
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物体
D.离花园较远处就能闻到花香
10.(12株洲)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看起来呈球状,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9题
11.(12成都)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 s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
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
B.热水有内能,冷水没有内能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12.(12日照)吸烟和被动吸烟都有害健康,因为烟雾中含有十几种致癌和有害物质。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人吸烟,一会儿房间里就会烟雾缭绕充满烟味,这表明( )A.分子的体积发生了变化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引力 D.分子之间有斥力
13.(12娄底)在班上开展“生活处处有物理”的观察实践活动中,小明观察了厨房设备。在他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是因为锅内气体压强越大,液体沸点越低
C.不慎滴入几滴水到锅内热油中会发出“吱吱”声,这是发生了升华现象
D.用煤气炉煲汤,在沸腾时调大火焰能提高汤的温度
14.(12北京)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所示,图中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布的四个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15.(12黄石)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现在科学家可以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一个物体内的所有分子都停止运动
B.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C.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的读数会降低
D.在海拔6km的高原,水的沸点低于100℃
16.(12海南)下列物质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弱的是( )
A.黄金 B.水银 C.水 D.空气
17.(11广州)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如图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大,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 )
A.摩擦力 B.分子引力
C.分子斥力 D.大气压力
18.(11东营)今年3月,卫生部发布的新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从5月1日起,全国将在公共场所实施全面禁烟。公共场所都贴上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一人吸烟,多人受害。原因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19.(11株洲)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部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 )
A.一切物质的分子部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存在间隙
17题 18题 19题
20.(11龙岩)往装有50cm3水的量筒中注入50cm3的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 cm3。这说明( )
A.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存在间隙
21.(10盐城)小明同学嗅到瓶中醋的气味.这是因为( )
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存在引力
22.(10无锡)自从汤姆逊发现电子,人们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列哪个图形最相似( )
23.(10衢州)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关于表述: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人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 )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24.(10绵阳)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五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l mm深。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在做热运动 D.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25.(10厦门)世纪初,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相继发现原子核可以放出质子和中子,这一发现说明( )
A.分子是可分的 B.原子是可分的
C.原子核是可分的 D.质子和中子是可分的
26.(10北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春暖花开时,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00C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C.锯木条时温度升高,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D.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27.(10海南)关于液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一定的体积 B.没有一定的形状
C.具有流动性 D.液体间没有间隙
28.(10蚌埠二中)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 )
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
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
D.破镜不能重圆
29.(10铁岭)如图所示的现象及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草叶上的露珠——熔化
B.乙图玻璃上的窗花——凝固
C.丙图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
D.丁图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金板互相渗入——分子间有引力
30.(09四川绵阳)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的是( )
A.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B.空气容易被压缩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天更容易干
D.两块用水刚洗干净的平玻璃板叠在一起不易分开
31.(09泰安)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
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32.(09河南)如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33.(09株洲)把萝卜腌成咸菜通常需要几天,而把萝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萝卜分子间存在空隙,易扩散
B.盐分子与萝卜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C.炒菜时萝卜是运动的,盐分子更容易进入萝卜中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更激烈
34.(09广西百色市)中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古诗,能反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这一物理知识的诗句是( )
A.绿树荫浓夏日长 B.楼台倒映入池塘
C.水晶帘动微风起 D.满架蔷薇一院香
二、填空题
35.(13广东)在银河系、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的是 。组成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中质量最小的是 。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小的是 。
36.(13安徽)古诗“花气袭人知骤暖”的意思是,从花的芳香气味变浓可以知道周边的气温突然升高。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温度越高, 。
37.(13江西)又到了收获芒果的季节,果园里四处飘荡着芒果的香味,这是芒果的芳香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 运动;挂满芒果的枝条被压弯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
38.(12泰州)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 .分别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一滴墨水,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
39.(12苏州)苏州市已开展对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室内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吸烟产生的烟雾.PM2.5在空中的运动 (属于/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浓度的做法是 .
40.(12常州)12年5月,日本科学家开发出制作单层硅分子薄膜技术,如图所示:在硅板表面覆盖陶瓷薄层,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硅板中的硅分子居然能穿透陶瓷薄层从而形成单层硅分子薄膜.加热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膜,这说明: ; .
41.(12十堰)炒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很远就闻到菜香是因为 。
42.(12哈尔滨)“珍爱生命,远离危害”。一人吸烟,满屋烟味,这是 现象;“红灯停,绿灯行”主要是利用光传播 (填“信息”或“能量”)。
43.(12茂名)小明学习分子动理论后,先在试管底部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水面上注满酒精,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所示。小明做的实验说明 和 。原子核由质子和 组成。

38题 40题 43题
44.(12眉山)医生在给小祝同学打针时,先用酒精擦在他的皮肤上消毒;小祝感到皮肤比较凉,是因为酒精 吸热的缘故;同时他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 现象.
45.(12抚顺)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时间,而把萝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越高, 越剧烈。
46.(12齐齐哈尔)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今年我国卫生部首次发布了《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统计表明,我国每年有7.4亿人正在遭受二手烟的危害。那么我们能闻到二手烟是 现象,请你给下图填加一句宣传语: 。
47.(12岳阳)将一束鲜花插入花瓶,整个屋内都能闻到花香,这说明分子 ,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 (选填“引”或“斥”)力。
48.(11娄底)为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由于汽油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____,所以加油站内禁止吸烟。
49.(11安徽)写出下列事例中用到的物理知识:
(1)自去年冬天以来,我省出现比较严重的旱情,有关部门利用于冰升华时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的特点进行了人工降雨。
(2)夏天的晚上,为了驱赶蚊虫,小敏在房间里使用电蚊香,过了会房间里就充满蚊香的气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11包头)如图所示是一种环保驱蚊用品——电热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其中“白气”是 态物质。驱蚊液变成“白气”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 。蚊香器工作时将 能转化为 能。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 。
51.(11宁德质检)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 ;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这表明分子间有????? 力;风吹荷叶摇晃,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52.(11龙东地区)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来说,水是由 组成的。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请你提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 。
53.(10广州)用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选填“A”或“B”)瓶.根据      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      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54.(10临沂)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的热水,另一杯是5℃的冷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      ;
(2)该实验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55.(10漳州)把40ml的酒精与40 ml的水混合后,其总体积____80 ml(选填“大干”、“等于”或“小于”).这个实验表明:分了间存在着 。56.(10昆明)1g水含有3.35×1022个分子,1g蔗糖含有1.8×1021个分子,这些都说明物体是由    组成的。为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由于汽油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所以加油站内禁止吸烟。铁棒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生相互作用的    力。
57.(09烟台)烧菜时,在很远我们就能闻到菜的浓浓香味,当菜凉下来后,所闻到的香味就逐渐变淡,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09长春)为了控制甲型HlNl流感病毒的传播,我市各学校每天都需要对教室进行消毒,在喷洒药液后,可以闻到很浓的药味,这是__________现象。
59. V1+V2,(选填“<”、“=”或“>”)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 。
60.(09巴彦淖尔市)甲型H1N1流感传入我国以后,为了控制疫情,防疫人员将消毒液喷洒在可能发生 疫情的地方,过一会儿,没有喷洒药水的地方也闻到了药味。这种现象叫做 ,它说明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 。


50题 53题 62题
三、解答题
61.(12吉林)我国已明令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请你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道理。
62.(10烟台)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图16甲).抽掉玻璃板后,最终发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图16乙).
(1)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2)它说明了什么?
本节小考部分:满分为: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7分)
63.(13泉州)榴莲因其果肉香甜又富有营养,被称为水果之王。榴莲被切开后,其香味将很快充满整个房间,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64.(13东营)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物质分子间无论距离大小都只存在引力
B.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65.(12泰安)下列事例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 )
A.环境恶化,尘土满天飞
B.炒菜时加盐使菜变咸
C.室内喷清新剂,香气四溢
D.密封的室内一人吸烟,其他人闻到烟味
66.(12绵阳)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说明( )
A.两铅块被压得太紧 B.下面所吊的重物还不够重
C.两铅块分子之间有引力 D.大气压作用使它们不能分开
67.(12滨州)检查酒驾时,司机打开车窗,交警闻到车内有酒精气味,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
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在不断运动
68.(12莆田)右边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运动特点的是(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69.(11乌鲁木齐)下列四个长度中,与分子直径大小最接近的是( )
A.一光年 B.一米 C.一毫米 D.一纳米
70.(11泰安)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下雪时,漫天的雪花飞舞 B.檫黑板时,粉笔末飞扬
C.煮稀饭时,看到锅中米粒翻滚 D.玫瑰花盛开时,香气袭人
71.(11连云港)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是( )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B.红墨水滴入水中很快散开
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
72.(11青海)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贴如图所示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问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73.下列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粘在了一起
B.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碎纸屑
C.用吸管从瓶里吸出饮料
D.通电螺线管吸引大头针
74.(11泉州)从今年5月1日起禁止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这主要是考虑到即使在空气不流通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问也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A.物质是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75.(11武汉)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76.(11肇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这些灰尘是由分子运动引起的( )
B.分别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墨水,它们的扩散速度相同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和后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
D.水、水蒸气、冰三种物态分子间的距离都是相同的
77.(11山西)“不能与烟共舞,吸烟有害健康”,如图是禁止吸烟的标志。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间有引力
78.(11绵阳)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
B.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
C.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
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
79.(11长沙)交警在查“酒驾”时,先请司机打开车窗,若闻到酒精气味,则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
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分
80.(11张家界)关于分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做永不停息的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81.(10河北)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
A.柳絮纷飞 B.花香四溢
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82.(10郴州)小辉的爸爸正在抽烟,小辉对爸爸说:“您一个人抽烟,我们全家也在免费抽烟。”他说这句话的依据是( )
A.分子间有斥力 B.物质由分子组成
C.分子体积很小 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83.(10梅州)关于分子,你认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84.(10攀枝花)每年三月,我市仁和区务本乡桃花盛开,花香扑鼻,人们能闻到花香是因为( )
A.分子间存在间隙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85.(09江苏)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86.(09广州)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能闻到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香味扩散得越慢 B.若温度低于0℃,这个现象就消失
C.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
87.(09兰州)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暖花开时,能闻到花的香味 B.打开酒瓶盖能闻到酒的气味
C.空气中飘动的浮尘
D.在盛有热水的杯子中放几片茶叶,过一会整杯水都变成茶水
88.(09湘西自治州)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壁虎脚掌没有吸盘,壁虎的每只脚底部长着数百万根极细的刚毛,而每根刚毛末端又有更多更细的分支,这种精细结构使得刚毛与物体表面分子间的距离非常近,由此可知壁虎在天花板上攀爬本质上靠的是( )
A.分子引力 B.大气压强
C.地球引力 D.板壁弹力
89.(09呼伦贝尔)哪个现象能够证明组成物质的微粒是运动的,运动形式是多样的( )
A.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会变小.
B.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C.空气比冰更容易压缩.
D.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压紧后会结合在一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90.(12自贡)劣质的板材、涂料、胶粘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有机物向室内空气中慢慢__________。这种现象在夏天特别严重,因为__________越高,_____________越剧烈。
91.(12盘锦)刚做好的鱼,满屋子都是到鱼的香味,这是 现象;刚做好的鱼的香味比冷的更容易被我们闻到,这是因为分子无规则运动与 有关。
92.(12本溪)诗句“捧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身”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 , .
93.(11牡丹江)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煮粽子时,小琼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________现象。吃粽子时,粽叶上总是粘有米粒,米粒和粽叶不容易分开,这表明________。
94.(10淮安)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 ;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表明分子间有 力;风吹荷叶摇晃,说明力能 .
95.(10本溪)同学们都喜欢吃羊肉串,肉串在加工过程更多的是用火烤而不用水煮,这是为了提供所需的 (选填“温度”或“热量”);烤肉串时香味四溢,这是 现象
96.(10大连)两个相同的水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冷水和热水。同时往两个水杯里各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看到两杯水都变红了,这是______现象。实验中还发现热水先变红,说明____越高,水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97.(09安徽)为了预防甲型HlNl流感病毒的传入,防疫人员在小区内喷洒消毒液,一会儿在小区外也能闻到药味,这一现象说明               。生活中可以用酒精为高烧病人实施物理降温,这是因为                。
98.(09大连)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几年后再把它们切开,发现它们彼此进入对方,这说明固体之间也能发生_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分子是_________的。
三、简答题(99题4分,100题4分,101题5分,共13分)
99.(12本溪)小伟非常爱喝妈妈做的汤,每当妈妈做汤的时候,他都能闻到淡淡的清香味,这是为什么?小伟每次喝汤时,尽管汤很烫,但他总有办法很快地把汤变凉,你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吗?(写出两种办法)
100.(09青岛)综合问答一:
暑假,小雨到海边码头,看到渔民将小鱼虾摊在地上晾晒,准备做成干货。对于准备马上卖的大鱼虾,因为天热怕其变质,不断用凉水使其降温。小雨发现,今天的海鲜腥味儿比春节前来时浓重多了。请你运用2个物理知识,分别解释上述场景中的相关现象。
(1)解释现象一: (2)解释现象二:
101.(09吉林)分别在装有冷水和热水的杯中放入茶叶,两分钟后观察水的颜色,哪个杯中水的颜色更深?为什么?

答案:
1.A
2.D
3.B
4.D
5.D
6.C
7.A
8.B
9.D
10.C
11.C
12.B
13.A
14.D
15.A
16.D
17.B
18.B
19.B
20.D
21.A
22.D
23.A
24.C
25.C
26.B
27.D
28.A
29.C
30.C
31.A
32.A
33.D
34.D
35.宇宙 电子 气态
36.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7.无规则 形变
38.间隙 温度
39.不属于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只要合理即可)
40.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有空隙
41.升华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42.扩散 信息
43.分子间有间隙 分子不停地运动 中子
44.蒸发 扩散
45.温度 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
46.扩散(或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热运动) 为了他人和自己的健康请戒烟吧!
47.在不停做无规则的运动 斥
48无规则
49.(1)吸收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50.液 汽化和液化 电 内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51.运动????? 引(作用)?? 运动状态
52.(水)分子 淘米水浇花(或使用节水洁具、及时关闭水龙头等)
53.B  B红棕色变淡的 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④
54.(1)乙 (2)温度
55.小于;空隙
56.大量分子 热运动 斥
57.分子永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或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58.扩散
59.< 间隙
60.扩散 运动
61.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会运动到公共场所每一处,对其他人的健康带来危害(合理即可)
62.扩散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每空2分)
63.D
64.C
65.A
66.C
67.D
68.C
69.D
70.D
71.D
72.D
73.A
74.D
75.C
76.C
77.B
78.D
79.C
80.D
81.A
82.D
83.D
84.C
85.A
86.D
87.C
88.A
89.B
90.扩散 温度 分子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的热运动
91.扩散 温度
92.平面镜成像 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93.扩散 分子间存在引力(或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有引力)
95.不停地运动 吸引 改变运动状态
96.扩散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快)
97.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酒精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98.扩散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99.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方法一:用两个碗对倒 方法二:放在装满冷水的大盆里等
100.(1)解释现象一:将小鱼虾摊在地上晒,增大了其中水分的表面积,从而加快了水分的蒸发,以便做成干货。
(2)解释现象二:夏天比冬天气温高,海鲜散发出的分子运动加快,因此暑假闻到的海鲜的腥味比春节前来时浓重多了。
101. 热水。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快,热水中茶分子的运动快,所以水的颜色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