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九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历史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 10 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330年,罗马帝国皇
帝君士坦丁在帝国东部的
拜占庭设立新都。后来,
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分后,这里成为东罗马帝
国的都城,因此,东罗马
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你知道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吗?拜占庭帝国又是怎么覆灭的呢?
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形势图
知识回顾
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
476年
359年
前509年
前27年
1453年
统一的帝国
东西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的历史由来
东罗马帝国
探究: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为什么还能延续下去?
①版图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②农业比较发达
③有许多大都市和贸易港口。
原因
经济活跃,社会稳定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
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
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成为地跨三州的大帝国
版图
“黄金时代”的东罗马帝国的疆域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背景
这是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528年,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编定
1、《查士丁尼法典》
529年,由查士丁尼时期组建的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
内容
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
1、《罗马民法大全》
编定
6世纪中期,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皇帝组建的法典编纂委员会编定《罗马民法大全》
内容
由4部法律文献组成:
组成 内容
《查士丁尼法典》 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
《法学汇纂》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
《法理概要》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法理概要》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意义
①《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②《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③《罗马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
查士丁尼一世
(483—565)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罗马法精神》
知识拓展
请你简要介绍和评析罗马法。
介绍:罗马法是古代罗马所有法律的总称,包括《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和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时期编定和颁布的《罗马民法大全》等。
实质:罗马法是古代罗马贵族维护统治的工具
意义:
①罗马法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
②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评析:
476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
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帝国东部的拜占庭设立新都。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这里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因此,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拜占庭帝国的建立
2、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过程
①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②11世纪末开始,西欧封建主在罗马教皇的号召下组建的十字军进行了持续近200年的东征。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拜占庭帝国国势日渐衰弱。
③从14世纪初开始,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原因
长期扩张,财政枯竭;引狼入室,外族入侵;邻国崛起,帝国被灭。
3、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影响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476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
奥斯曼土耳其崛起,16世纪成为继东罗马帝国后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自14世纪初开始,衰落的拜占庭帝国又面临着来自亚洲的新威胁。居住在小亚细亚的奥斯曼土耳其人是突厥人的一支,他们信奉伊斯兰教。在首领奥斯曼的率领下,奥斯曼土耳其人建立了国家,并迅速崛起。
相关史事
1.判断下列表述,在正确选项后面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X。
《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中的一部分,但不是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 ( )
《罗马民法大全》集中了古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条文 ( )
√
X
课后活动
2.活动与探究。
查阅有关资料,写一篇关于伊斯坦布尔城市史的介绍。
伊斯坦布尔城市是公元前658年始建于巴尔干半岛东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位于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地岬上,称拜占庭。
伊斯坦布尔始建于公元前660年,当时称拜占庭。公元324年,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从罗马迁都于此,改名君士坦丁堡。
1453年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习惯上称为伊斯坦布尔。直到凯末尔建立土耳其共和国之后,迁都安卡拉。
君土坦丁堡的陷落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国王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船,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奥斯曼军队重炮轰城,但因城防坚固,金角湾又有铁链封锁,因此一筹莫展。后来,奥斯曼军队用木板铺路,上涂油脂,把70多艘战船从木板路上运入金角湾,然后迅速架起浮桥,从海陆两个方向同时攻城,经过鏖战,攻陷君士坦丁堡。奥斯曼军队烧杀劫掠,很多宏伟建筑毁于一旦,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被付之一炬。
知识拓展
(2021·湖北宜昌)今日大部分欧洲国徽的双头鹰都是源自拜占庭帝国的国徽版本,如俄罗斯、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的国徽图案与拜占庭帝国的徽章图案有共同的元素——双头鹰标识(见右组图)。这表明拜占庭文化 ( )
A.对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B.起源于俄罗斯和东欧文化
C.孕育了阿拉伯文化
D.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链接中考
A
(2021·江苏连云港)“由于罗马社会陷入危机,为了将反映本阶级意志额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自己地位,因此组织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由此可知该法典编纂的目的是 ( )
A.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
B.稳固帝国社会秩序
C.改善奴隶的社会地位
D.确立后世立法规范
链接中考
B
(2021·云南昆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组建法典编纂。东罗马帝国皇帝委员会,于529年编成 (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链接中考
C
(2021·湖南永州)德国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对“罗马第三次征服世界”理解正确的是 ( )
A.罗马帝国疆域地跨三大洲
B.罗马法奠定欧洲民法基础
C.基督教成为世界主要宗教
D.古罗马法律体系系统完备
链接中考
B
(2021·湖南长沙)它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材料最适合用来评价 ( )
A.希腊
B.罗马
C.阿拉伯
D.奥斯曼土耳其
链接中考
B
(2021·山东日照)下图是古代某帝国发展演变示意图。其中③处应是 ( )
A.亚历山大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链接中考
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