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丁香结 第二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2.丁香结 第二课时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5 14:2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丁香结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体会“丁香结”的含义。
3.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明白课文寓意,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不应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要乐观面对。
语言应用:品读优美的句子,学会赏析句子。
思维能力:学习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的写法。
审美创造:体会丁香结的美和作者给与丁香结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难点:学习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的写法。
第二课时
重点难点
1. 理解课文内容。
2.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观赏了美丽的丁香花。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和作者一起去深入了解丁香,了解丁香给作者带来的独特感受。
2、学习课文。
1.请大家边读边在文中找出描写作者自己感受的语句。
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丁香的脉脉香气驰骋了作者的想象,字里行间暗含着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
2.边读边想,思考作者是怎样看待丁香花的。
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既写出了丁香花的雪白、亮洁,又映衬出作者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启发着作者的文思,使她浮想联翩,思如泉涌。)
3. 自由读第5、6自然段,展开想象,说说古人会由丁香花发明“丁香结”这一说法的原因。
1)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丁香花的花苞像盘花扣,外形相似。
2)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
霜树尽空枝 ,肠断丁香结。 ——冯延己《醉花间》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
寓意: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从上面的句子和诗句中我们知道了“丁香结”的来历。
理由一:小小的花苞圆圆的, 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理由二:寓意担负着解不开的愁怨。
4.刚才我们明白了丁香结的寓意,那么丁香结又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呢?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丁香结和人生的结都有相似之处:解不完的结。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正因为解不完,人生才不至于平淡无味。
5.联系实际,我们在生活实际中该怎样看待遇到的不如意的事情呢?
预设一: 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不应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要乐观面对。
预设二:如果人生没有任何困难,缺少起伏,就太平淡无味了
3、课文我们就学完了,最后,我们一起来学习这节课中的会写字吧!
附板书设计
丁香花
丁香结
外形
颜色
气味
引发思考
融入感受
读进来
想开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