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后母戊鼎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单元导言
1、国家的产生: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产生的必然性)
2、国家的职能:
政治职能
社会职能
经济职能
3、政治制度: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共和制
(1)形式:
(2)原因:
国情不同
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发展……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第一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文结构:
第一目: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第二目:秦朝的政治制度
第三目: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
制度的演变
重点:
中央集权制度
宰相制度
地方行政制度
先秦时期: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原始社会:
禅让制
奴隶社会:
王位世袭制、内外服制
分封制、宗法制
封建社会: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第一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是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形成和发展时期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礼记·礼运》
1.原始社会:禅让制
2.夏朝: 世袭制
夏朝宝藏 - 遂公盨[xǔ]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前2070 禹建立夏朝
奴隶私有制
(天下为家)
原始公有制
(天下为公)
材料一:“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
材料二:“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
材料三:“夏后氏百官”
——《礼记》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百官、军队、
监狱、刑法
夏朝世袭制的传承方式
夏朝的国家机器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是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形成和发展时期
2.夏朝: 世袭制
3、商朝:内外服制
(3)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4)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1)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2)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是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形成和发展时期
特点:
(1)直接统治和间接统治相结合
(2)商王对外服控制力有限
商朝统治者通过占卜来决定国家大事。
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是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形成和发展时期
(利簋)武王征商簋(guǐ)
材料1: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西周建立
直接:对征服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根本:强化王权,巩固西周统治
分封制
原因
对象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同姓贵族
异姓功臣
旧贵族
镐京
(1)分封制
西周建立:
材料一:分封制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在分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这起到了“镇抚各族”的作用,使周王室的统治范围扩大。
材料二: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的影响?
周天子虽为天下共主,但控制力有限,分封制下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埋下了割据混战的隐患。
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影响:
积极
影响:
消极
影响:
拱卫王室,稳定政局,扩大周的势力范围,使之成为疆域广大的国家;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是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形成和发展时期
(2)宗法制
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
核心:
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
概念: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
嫡长子继承制
特点:
“家国同构”
政体特征:
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是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形成和发展时期
4、商周——原始民主遗存
材料一: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材料二:厉王虐,国人谤王。 ——《国语·周语》
材料三: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 艺文志》
君权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权有制约作用。
原始民主不是制度层面,意见采纳与否,取决于君主的意志,
所以仅仅是原始民主遗存。
商王在遇到重大事务时,除了占卜,还要征求大臣、民众意见,周朝时国人可以通过舆论影响朝政。
封建政治制度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是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形成和发展时期
(贵族制)
先秦的政治制度
(官僚制)
社会经济发展
宗法血缘关系瓦解
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基础上的由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其特点是世卿世禄。
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基础上行政权力体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
专制主义
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政权组织方式(政体)
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矛盾:皇权与相权
中央集权
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特点:
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矛盾:
中央与地方
在中央、朝廷内: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全国范围内: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
3、趋势:
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分封制-郡县制- 行省制)
2、发展:
秦 朝:确立形成
从汉到元:发展完善
明 清:顶峰衰落
二、秦朝政治制度
1、皇帝制度
材料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天子独以印称玺”“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地位:
特点:
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
皇权至上
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
皇权至上
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
秦始皇
皇帝
丞相
百官之长
协助皇帝
行政中枢
御史大夫(副丞相)
协助国政
监察百官
掌图籍文书
九卿
太尉
掌管军事
廷 尉
司法
治粟内史
财政
三公九卿
组成中央政府
重大事务公卿廷议
二、秦朝政治制度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特点:
百官由皇帝任免,官位不得世袭,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
皇
帝
裁
断
(作用、实质)
二、秦朝政治制度
3、地方制度:郡县制
郡(地方最高统治机构)
郡守(最高长官)
郡丞(行政、刑狱)
郡尉(军事、治安)
朝廷直接任命
县(少数民族设道)
县令(最高长官)
县丞(行政、刑狱)
县尉(军事、治安)
乡
三老(教化)
啬夫
(听讼、赋税)
……
分封制 郡县制
划分基础
官员任免
与中央关系
历史作用
血缘
地域
世袭统治权
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地方独立性强
服从中央
前期稳定统治;
后期地方割据
①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控制,加强中央集权;
②有利国家统一、稳定
三个变化:
①从世袭到任命;
②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
③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
二、秦朝政治制度
3、地方制度:郡县制
唐朝柳宗元《封建论》说: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明末清初顾炎武《郡县论》也说:“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这两位思想家认为,郡县制的形成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思考:中国自秦汉后为什么坚持实行以郡县制为主体的地方行政制度?有什么作用?
问题探究:
郡守、县令等地方行政长官
郡县
封邦建国(分封制)
郡县制与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与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同时发展起来。
春秋战国时代,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生产关系产生,形成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度就是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维护地主阶级的整体利益的政治制度。尽管在中国历史上有些王朝出现过分土治民的分封制,但都被实践证明是瓦解中央集权的力量,因此历代政治家都对郡县制持肯定态度。
二、秦朝政治制度
4、文书
制度
①、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推行政管理;
②、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
③、秦朝文书十分繁密。
基础
“书同文字”
统一文字
(小篆 、 隶书)
“书同文字”木方
2002年,出土于湖南龙山县耶里古城遗址,用诏令使用的篆字写成,既统一字体,也统一官职、法律、名物等方面用语。
以文书御天下
特点
二、秦朝政治制度
4、文书制度
①、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推行政管理;
②、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
③、秦朝文书十分繁密。
材料一:有事请殹(yì,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托)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材料二:行命书(制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律》
睡虎地秦墓竹简
特点
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秦朝文书制度
的严密与发达
作用
(一)中央行政制度变化
三、两汉至明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阶段 调整演变 趋势
两汉
隋唐
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西汉:汉承秦制(三公九卿)
汉武帝:中外朝制;尚书台确立,三公权力削弱。
三省六部制形成、完善。
二府三司制(宰相—行政;枢密院—军政;三司—财政)
一省制(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
撤中书省、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置内阁。
雍正帝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相权
不断
削弱直至废除
皇权
不断
加强
(一)中央行政制度变化
三、两汉至明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两汉
(1) 西汉:
① 汉承秦制,三公九卿
② 汉武帝设立中外朝制度 (内外朝制)
加强了皇权 削弱了相权
(内朝)
汉武帝刘彻
(前156年—前87年)
(一)中央行政制度变化
三、两汉至明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两汉
(2)东汉:汉光武帝刘秀确立尚书台为新的
行政中枢,削弱三公权力。
学思之窗:
光武皇帝愠(怒)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篡夺皇权)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南朝宋 范晔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一)中央行政制度变化
三、两汉至明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决策
中书令、 门下侍中、 尚书令、尚书仆射(yè)
(中书省宰相)(门下省宰相) (尚书省宰相)
三省
长官:
2、隋唐:
三省六部制
特点:
作用: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牵制
(一)中央行政制度变化
三、两汉至明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3、宋朝:二府三司制
相权再度被削弱,皇权再次加强
4、元朝:一省制(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
宰相权力过大,造成元中后期内乱频繁。
(一)中央行政制度变化
三、两汉至明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撤中书省、废丞相;
权分六部,设置内阁
(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洪武十五年……设置殿阁学士……大学士皆正五品官,使侍左右备顾问,并不参预机务。
明成祖朱棣即位以后,则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七人,入值文渊阁,得以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学士……内阁之名及阁臣参预机务自此始。
——《明清简史》
5、明朝:
事实上的中央行政中枢
内阁
(票拟)
司礼监
(批红)
(一)中央行政制度变化
三、两汉至明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雍正帝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5、清朝:
跪受笔录
上传下达
直接秉承皇帝旨意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者,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军机大臣)亦只供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军机处不过是皇帝御用的秘书,实实在在只是皇帝的一个“南书房”。 ——钱穆
坐而论道
宋朝 二府三司制
清朝 军机处
(一)中央行政制度变化
三、两汉至明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发展趋势:
跪奏笔录
直立奏对
秦朝 三公九卿制
相权不断削弱
皇权不断加强
目的:
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本质: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三、两汉至明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地方行政制度
1、西汉
郡国并行制
郡县
二级制
郡:
县:
郡守(最高长官)、郡尉(军事)、郡丞(行政)
县令、县丞、县尉
分封制
王国
侯国
(“推恩令”)
“一国两制”
平定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
汉景帝:
汉武帝:
诸侯国权力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三、两汉至明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地方行政制度
2、东汉—魏晋南北朝
州—郡—县三级制
州刺史权力增强,有领兵权,内轻外重,干弱枝强,危及中央集权
“州”成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
3、隋朝
废郡,以州统县
实行州、县二级制
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
藩镇割据。危及中央集权
①设道为监察机构
②道由监察机构成为地方行政实体
③战略重地设节度使
道—州—县三级制
三、两汉至明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地方行政制度
4、唐朝
三、两汉至明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地方行政制度
路—州(府)—县
5、宋朝:
江南东路
福建路
福建路安抚使
辛弃疾:
四
监
司
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 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
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行政效率。
三、两汉至明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地方行政制度
路—州(府)—县
5、宋朝:
①设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
②派文臣出任地方长官
③设诸路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
④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强干弱枝”削弱地方实力,巩固统一,强化中央集权
(1)特点:
(2)意义:
①进步性
②局限性:
范仲淹官职:
兴化县令
陈州通判
苏州知府
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
枢密副使
参知政事
三、两汉至明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地方行政制度
6、元朝:
省—路—府—州—县
都省握天下之机 十省分天下之治
行省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
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的重大变化。
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了各民族交融;
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
(2)意义:
(1)特点:
三、两汉至明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地方行政制度
7、明清:
省—府—县
加强中央集权
奠定中国版图。
明朝:
清朝:
①废行省 设三司
布政使司
按察使司
都指挥使司
分割
行省
权力
(民政)
(司法)
(军事)
② 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巡抚为一省长官,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阶段 调整演变 趋势
两汉
汉末 魏晋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郡县二级制、分封制(郡国并行制)
州—县 二级制
州—郡—县 三级制
道—州—县 三级制
路—州—县 三级制
行省制(省—路—府—州—县 多级制)
省—府—县三级制
(废行省 ,设三司,后派巡抚、巡按,总揽一省)
省—府—县三级制
(巡抚为一省长官,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三、两汉至明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两汉至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经历了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五级制的演变,其中三级制占主体地位,层级的增加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中最稳定的是县,它始终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在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变化最大,同时最为频繁。
随着州、道、路等监察区转化为一级行政单位,原有的郡、州、道、路等一级行政单位的级别不断下降,沦为二级或者三级行政单位。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变革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
1.
层级
变化:
2.
最稳定的行政单位:
3.
变化最频繁的行政单位:
4.
变化
特点:
总结:
学习
拓展: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廷议、朝议、集议的基本形式,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下中央决策的方式:
(1)产生:
(2)发展:
(3)人员:
(4)作用:
中国古代自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后,中央决策体制中就形成了廷议、朝议、集议的方式决定国家重要事务的传统。
秦朝开始的廷议在后世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其趋势是向较为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历代皇帝的很多诏令发布之前须经过廷议。
参加廷议的人员很广泛,不局限于中央高级官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参加廷议的人员大多可以畅所欲言,由皇帝最后裁定。
廷议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种“民主”,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决策的合理性。此制度对君主权力有一定制约,但其作用有限,廷议结果是否被采纳,仍然取决于君主意志,而不取决于廷议的正确与否,或者是否为多数人所赞成。
练习册答案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
a尚书台; b三省六部; c三司;
d行中书省; e内阁; f省、府、县。
二、太宗问策
1. 建议唐太宗恢复分封制度。
2. 从恢复分封到废除分封。
3. 例如:汉初郡国并行,一定程度上是对分封制度的恢复,至汉武帝时期推行推恩令后,逐渐瓦解了汉初的分封制度。
三、廷议
廷议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但君主有权力推翻廷议议决,说明皇权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