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粤教版七年级
教学目标
1、区域认知:通过设计探讨地球形状的相关事例,用简单的方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过程。
2、综合思维:能够认识到地球的形状,了解地球的大小及各项数据,用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3、地理实践力:从数学的角度,学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4、人地协调观:通过了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明确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每个人都肩负着继卖探索的重任。
新知导入
地球的形状,顾名思义,是“球”形的。
不过,对于“球”形的认识却曾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新知讲解
我们常常看到东升的太阳是放出金色光芒的圆形球体;夜晚,我们有时看到高挂在天空中的月亮是圆形的球体。在卫星图片上,我们看到地球也是一个圆形球体。在古代,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呢?
我国古代的人们认为,大地是平的,天空如同一个巨大的圆形车盖罩在大地上,因此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东汉时期,以张衡为代表的“浑天说”提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新知讲解
做一只带帆的小纸船,把它分别沿球体 和正方体的背面自下而上移动,从上方观察有 什么不同,并做观察记录:
①在正方体上, 总是先看到小纸船的___________,再看到___________ ;
②在球体上,总是先看到小纸船的___________ ,再看到___________。
纸船小实验
古时候,人们通过观测海上归来的帆船证明地球是圆的。
桅杆
船身
船身
桅杆
新知讲解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线路示意图
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200多人的探险船队,分乘5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先向西南渡过大西洋,然后穿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一路上船员们历尽了千辛万苦,于1521年3月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因介入岛上部族纠纷,被当地居民所杀。最后只剩下1艘帆船和10多名船员,他们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在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首次完成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新知讲解
读《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说一说,麦哲伦船队航
行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不是平面的,而是一个闭合体。
新知讲解
“阿波罗”号拍摄的地球照片
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站或各种宇宙探测器发回的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
新知讲解
古人凭直觉和臆想提出“_____________”的说法。
亚里士多德根据__________景象推测地球是个球体或近球体。
天圆地方
月食
新知讲解
___________的环球航线第一次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人类进入太空,通过人造卫星拍摄的___________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麦哲伦
卫星照片
新知讲解
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你得到什么启示?
臆想
推测
实地证明
科学验证
卫星探测
新知讲解
笑一笑
弟弟问:“哥哥,地球是球形,在我们站的地球另一面的人是怎样站的?”
哥哥说:“当然是脚踏地,头朝天的倒挂着。”
弟弟说:“他们怎样走路呢?”
哥哥说:“他们走路脚一定不能离开地面,否则就会掉下去。”
弟弟说:“幸亏我们是在地球上面。”
新知讲解
还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呢?
拓展延伸
海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后才看不见船的桅杆。
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拓展延伸
月食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的一部分是圆弧形的。
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拓展延伸
北极星高度角的变化
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新知讲解
地球的大小
当年麦哲伦船队环绕地球一周用了近三年的时间,而今,人们乘坐飞机环绕地球一周所需时间不足两天,是地球变小了吗?地球到底有多大呢?让我们给地球量一量“身”吧!
新知讲解
毛泽东的诗《七律·送瘟神》中有一句“坐地日行八万里”。
假设你坐在赤道上,以自己在宇宙中原来的位置为参照物,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句诗的意思吗?
先量一量地球的最大“腰围”——赤道。
1.根据毛泽东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算出地球赤道的长度。(1千米=2里)
2.根据赤道的长度,算一算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多少千米。
新知讲解
先量一量地球的最大“腰围”——赤道。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新知讲解
如果一个人展开双臂是2.0米,那么需要多少个人手拉手才能围绕赤道一周?
2000万人
新知讲解
地球是个正球体吗?
赤道半径与两极半径之差:21千米,椭球体最大半径在赤道上;由于地球两极扁平。
新知讲解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但经过科学家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拓展延伸
地球是个圆球体,这个事实人共知
探求地球形状史,伟人献身我辈记
庐山起义是半径,五点一亿表面积
要知赤道有多长,坐地日行八万里
唱歌谣学地理
课堂练习
1、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A.棋盘似的正方体
B.倒扣的盘子
C.球体
D.圆形
C
2、最能确凿地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天圆地方说
C.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D.地球的卫星照片
D
课堂练习
4、地球的表面积是
A.5.1亿平方千米
B.5.1亿千米
C.5.1亿立方千米
D. 5.1亿平方千米
A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78千米 B.6371千米
C.6357千米 D. 4万千米
B
课堂练习
6. @NASN中文曾贴出了一张地球的素颜照,照片中地球有点变形,甚至有些丑,这大大颠覆了网友的“三观”。下列关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日食现象能够证明地球的形状
B.极半径在描述地球的半径中最短
C.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地球是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A
D
5.下列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一个圆形 B.地球平均半径4万千米
C.地球最大周长约6371千米 D.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课堂练习
400
40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越来越准确。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并非正圆形球体。不过由于地球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很少,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祥大小的时候,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
材料二 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示意图如图。
(1)请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资料,提出两个问题(只提问不作答)。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根据材料二,较为准确地描述一下地球的形状吗
(3)假如某人开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沿赤道绕地球行驶一周,约需_____小时,若一架飞机以每小时1000千米的速度紧贴地面沿赤道绕地球飞行一周,约需___小时。
地球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多少千米
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盖天说与浑天说
麦哲伦环球航行
“阿波罗”号拍摄地球
地球各项数据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网上搜集资料了解人类关于地球形状发现的历程,拓宽对地球的认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