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节《人口和民族》导学案
【课内探究】
一、情境创设,新课导入
【情境创设】
播放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学习出现的问题,从而引入中国人口的学习。
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
二、知识梳理、构建框架
知识点一:世界人口大国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读图第11页表1.2,完成下列问题。
1. 绘制我国七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柱状统计图”,
并填写图名。说出目前我国的人口数量?
2.简单说出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
2.阅读课本P14图1.6 ,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和从沿海到内陆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
人口分布的特点: 。
从沿海到内陆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 。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先独立思考,讨论时先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交流后组间交流)
探究一:我国人口增长趋势有什么特点?
探究二: 搜集资料,谈谈人口增长过快会给我国的发展带来哪些负担。
探究三:观察我国人口增长的态势,我国人口的发展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去解决?
探究四:产生东多西少的人口分布特点的原因是什么?与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
知识点二:56个民族是一家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 民族国家,由 、壮、蒙古、回、藏、维吾尔
等 个民族组成,其中 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左右,其他55个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左右,故称其为 民族。
(2)我国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
汉族: 。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民族分布特点是 。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先独立思考,讨论时先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交流后组间交流)
合作学习一 :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节日和重大活动?
合作学习二:你知道钱币上都有哪些少数民族吗?
知识点三:华侨华人共亲情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读17页知识之窗,完成下列任务:
1.华人: 。
2.华侨: 。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先独立思考,讨论时先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交流后组间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出一期剪报,向大家介绍海外侨胞支
持家乡建设的事迹。
2.国庆节快到了,东东忙着给国外的Mary表姐回电子邮件,介绍家
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你能帮助他一起完成吗?.
三、课堂练习
读读我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示意图,完成1~2题。
1.与第六次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反映的现象,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快速增长 B.14岁以下人口比重下降
C.老龄化现象加重 D.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
2.改变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
A.杜绝向国外移民 B.全面放开三孩政策
C.适当提前退休年龄 D.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读下列各图,回答3~4题。
3.图中与所对应的民族的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维吾尔族 B.②——傣族
C.③——朝鲜族 D.④——藏族
4.图中与所在省的搭配正确的是 ( )
A.①——吉林省 B.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③——云南省 D.④——西藏自治区
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线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其中,A是 ,B是 。
(2)上图反映我国人口分布特征是什么?
(3)我国人口呈现以上分布特征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1)黑河 腾冲 (2)以黑河—腾冲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多,此线以西人口少。
(3)自然原因:东部地区地形平坦,耕地多,气候好,生产粮食多;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多沙漠,耕地少,气候干旱,粮食产量低。
人为原因:东部交通运输便利,工商业发达,城镇多,人口集中。
西部交通不便,工商业欠发达,城镇少,城镇人口也少。
四、课堂总结
结合知识框架进行本节内容的思维构建构建。
自主检测(分层练习)
基础训练
1. 我国人口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 人口分布不均
C.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D. 人口流动性大
2. 当前,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将产生的作用是( )
①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②迅速提高人口素质
③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 ④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各民族人民的心声,据此回答3~5题.
3. 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是( )
A. 蒙古族 B. 壮族 C. 回族 D. 维吾尔族
4.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所在省(区)是( )
A. 广西 B. 西藏 C. 新疆 D. 宁夏
5. 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是( )
A. 汉族 B. 蒙古族 C. 回族 D. 满族
6.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以下哪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草原景观的描述是( )
A. 藏族 B. 蒙古族
C. 壮族 D. 维吾尔族
7. 有关我国人口与民族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的人口分界线
B. 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
C.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壮族是我国人数最多的民族
D.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是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基本特点
8. 下面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汉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B.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C. 各民族“大聚居,小散居”,相互交错杂居
D.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
9. 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人口分布相对均匀 B. 人口密度最大省区是西藏自治区
C. 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D. 黑河—腾冲一线是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10.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 东南、西南、西北 B. 东北、西南、东南
C. 东北、西南、西北 D. 东北、东南、西北
能力提升
积极老龄化是指老年人为提高老年生活质量,按照自己的需要、意愿和能力,仍可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和公共事务,并且得到充分的社会保护。积极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有重要意义。读“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和老年人口比例变化示意图”(下图),完成11~12题。
11.近年,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变化情况是( )
A.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一直在下降 B.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下降
C.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D.老年人口数量在下降
12.积极老龄化有利于( )
①改变老年人的养老观念 ②减轻政府和社会的财政负担
③体现老年人的社会价值 ④保证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下图为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构成对比数据图,完成13~14题。
13.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口总数减少 ②0-14岁人口数量增加
③15-59岁人口数量减少 ④60岁及其以上人口数量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下图中反映的人口问题将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包括( )
A.劳动力短缺 B.男女比例失衡加重
C.国防兵源不足 D.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我国已完成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下图为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2010-2020年间( )
A.0-14岁人口数量减少 B.15-59岁人口比重增加
C.6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 D.全国人口增长超过1亿
16.人口普查可以( )
①掌握人口规模的变化 ②查清人口结构的状况
③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④提供人口政策制定的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下图中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
A.①-新-蒙古族-手鼓 B.②-滇-傣族-孔雀舞
C.③-内蒙古-维吾尔族-摔跤 D.④-吉-回族-跳板
18.“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和陸相处,爱我中华,振兴中华,共创美好生活的愿望。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那达慕大会是傣族传统佳节 D.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
读图,中国人口密度图,完成19~20题。
19. 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
A. 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疏 B. 内陆人口稠密,沿海人口稀疏
C. 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 D. 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20. 从图中可以看出,平均人口密度小于 10 人/平方千米的省级行政区有( )
A. 福建、台湾 B. 北京、上海 C. 湖北、湖南 D. 西藏、青海
冀华中学的米热古丽,是一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学生,她聪明、善良、热情、纯朴,与同学们和谐相处。完成21~22题。
21. 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米热古丽组织了民族舞蹈大赛.下列图片中能够体现维吾尔族舞蹈特色的是( )
A. B. C. D.
22. 米热古丽的父亲要开办一家具有新疆特色的餐厅.下列对餐厅布置的建议,适宜的是( )
①餐厅名称用汉、维两种文字书写 ②餐厅入口处备有酥油茶供客人品尝
③餐厅走廊里悬挂吊脚楼、竹楼照片 ④餐厅内张贴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场景的装饰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
23. 读“中国民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中部和东部分布的主要民族是________族;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
(2)汉族多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所以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为各民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3)请写出图中数字所在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① ;② ;④ 。
参考答案:
1.C 2.D 3.B 4.A 5.C 6.B 7.C 8.D 9.D 10.C
11.C 12.A 13.D 14.B 15.C 16.B 17.B 18.C 19.D 20.D
21.D 22.C
23.(1)汉 西南 西北 东北
(2)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3)回族 壮族 蒙古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