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及答案和试题说明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及答案和试题说明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9-09 20:4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2013.9
(中考题精选)整理教师:赵老师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2012泉州)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露水晶莹
C.秋天,薄雾缥缈 D.冬天,瑞雪纷飞
2、(2013· 泰州)冬天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有白色的霜。霜的形成属于( )
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3、(2013· 乐山)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
B.放在衣柜里面的樟脑丸变小了
C.太阳出来雾散了
D.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4、(2013· 广州)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5、(2012桂林)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雾是从山中冒出来的烟
B.雾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
C.雾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6、(2013· 东营)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升华后凝华
7、(2013· 福州)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 )
A.升华、凝华 B.汽化、熔化
C.凝华、熔化 D.汽化、液化
8、(2013· 哈尔滨)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
C.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 D.严冬,冰雕变小是熔化现象
9、(2013· 泉州)如图2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10、(2013· 温州) 最近,《自然》杂志刊登了一项电解氢氧化铁的“绿色炼铁”技术,电解之前要加热固态氢氧化铁。使其变为液态,这一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凝固
C.熔化 D.液化
11、(2013· 扬州)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液态氟利昂进入冰箱冷冻室吸走热量,此时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
12、(2012河北)图5中的情景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甲图:春天冰雪融化 B.乙图:冬天的树上出现霜
C.丙图:室外冰冻的衣服不会变干 D.丁图: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
13、 (2012遵义)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
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的水蒸气
14、(2013· 德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北方的冬天,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
D.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防滑铁链
15、(2012常州) 20 世纪60 年代,为控制疟疾疫情,屠呦呦尝试用加热青篙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提取效果并不理想.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药物被破坏掉了.对此,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微火加热使溶液慢慢沸腾 B.用旺火加热缩短沸腾的时间
C.减小容器内的气压 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
16、(2012连云港)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17、(2012泰州)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18、(2012烟台)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像。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
A.水的凝固过程
B.海波的凝固过程
C.玻璃的凝固过程
D.蜡的凝固过程
19、(2013· 庆阳)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20、(2013· 舟山)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2013.9
(中考题精选)整理教师:赵老师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二、填空与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60分)
1、(2013· 南充)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 ℃,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 ,
2、(2013· 江西)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
这是雪花 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
3、(2013· 葫芦岛).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 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 侧,使玻璃变模糊,水蒸气变成水珠会 热量。
4、(2013· 安徽)商场里的保洁员在拖过地后,常用电风扇对着地面吹,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使地面尽快变干。
5、(2012 铜仁市)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
这是 现象.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水的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6、(2012泰州)如图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
干冰升华_______热,使云层中水蒸气遇冷 成冰晶,冰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大冰晶在下落过程中______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降雨.
7、(2012盐城)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
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 形成霜, 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 热.
8、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2甲、乙所示,其中 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 ℃。
9、(2013· 广东)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 做测温物质。
10、(2013· 烟台)在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锋实验中,某小组设计如图15甲,乙所示的两套实验方案.
(1)请分析估价两套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是某小组的测量数据.
时问/min O 2 4 6 8 lO 12 13 16 18 20 22 24 26 28
温度/℃ 33 36 40 38 46 48 48 48 48 48 49 50 5l 52 53
(2)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16所示的坐标中绘出“温度一时间”的图像.
(3)该物质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若是晶体其熔点是___________.
(4)该物质熔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3· 泉州)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21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22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当水沸腾时,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将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检测题答案2013.9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C D D B D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A B C B B B B A
二、填空与实验探究
1、100,零下四点七摄氏度(负四点七摄氏度)
2、液化,熔化
3、液化,内,放出
4、蒸发(汽化)
5、液化,不变
6、凝华,吸收
7、吸,凝华,熔化
8、乙,—4
9、水银或甲苯,酒精,酒精
10、
(4)吸热但温度不变
11、(1)读数时视线未跟液柱面相平(或“温度计玻璃泡触底”、“酒精灯外焰未正对杯底”)
(2)99, 小于
(3)不变
(4)减少水的质量(或用热水来做实验)
试题说明
1、本章中考要就比较基础,很少有难题,主要是考查(1)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哪个物态变化.(2)是吸热还是放热.(3)物态变化的吸热放热的应用.(4)熔化实验和液体沸腾实验的一般步骤和分析数据、作图像,得熔化特点,沸腾特点.(5)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
2、中考题目类型主要是选择居多,其次是填空和实验。很少有问答。
3、在本次试题中收集的题来源于2012年和2013年的全国中考试题,题目大多比较基础。
大多数的学生能在30—40分钟左右完成,成绩及格率差不多100%,优秀能达到80%以上。让大多数的学生感觉能学会能做对,对物理学习有自信心。这一章的学习目的就是抓基础、找自信。
4、本试题用于新授课后的单元检测,所以没有涉及与下一章节知识点的结合,但以后复习的时候可以适当与其它章节结合出一些试题。
5、本试题有几个难题,可用来拔高优等生。(1)是选择题的第15题:气压与沸点的关系高压锅低压锅的应用。(2)填空实验题的第9题:温度计的测温物质不能凝固不能沸腾。(3)第10题的(2)的作图:数据的使用筛选,错误的数据要舍掉,如:刻度尺的使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那个地方就用到了。这些知识点如果你在考试前向学生提到过就不在是难题。但即使提到过错题率也是比其它题要高的。
6、有下载的同仁一起交流,可加我球:35075656,索要密码修改使用,可修改成A3或者B4的纸张方便打印成试卷。
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A.冰雪遇暖消融
B.水烧开时冒出“白汽”
C.草叶上形成“白霜”
图2
图22
图21
2
4
6
8
10
12
14
16
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