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学教一体案
一、学习目标
1、记住最著名的青铜器,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器等。
2、理解“青铜时代”的含义及历史地位,欣赏青铜名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预习准备
1、 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 时,青铜在生活中十分重要,历史上称为青铜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进入 时代.
2、河南出土的 雄伟端庄,气势凛然,代表了商朝青铜器的典型风格。湖南出土的 ,四面各有一条龙,四角各铸一只羊,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四川广汉三 出土的青铜立人、青铜人头像、人面像和青铜树等,造型奇异,风格独特,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3、青铜器的艺术价值,不仅表现在 ,还表现在 。
三、学习内容
(一)预习交流
(二)导入 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青铜是人类炼成的第一种合金。我们的祖先既用它制作工具从事生产,制作日常用具方便生活,还用它制造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写下世界青铜文化史上灿烂的篇章。
(三)巧夺天工的青铜冶铸技术
1、阅读课文101-102“巧夺天工的青铜冶铸技术”正文材料,观察图片
铁器时代
石器时代
远古时期
夏、商、周时期
(1)填一填:
(2)请以司母戊鼎为例根据101页小字的描述归纳出青铜器生产流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各题:人是万物之灵,古代工匠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孕育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推动了科技与社会的进步。红铜又称纯铜。红铜的熔点为1083OC,铸造的器物硬度差,铸造过程中的流动性也不好。冷却时收缩性也较大。但加入锡、铅以后,其性能可以改善。例如:加入11%的铅,熔点可降低43 OC;若加入20%的锡,熔点可降低193 OC。同时,硬度也可以提高。红铜的布氏硬度为35,加入5%到7%的锡,硬度就增高到50到65。另外,加入铜和锡以后,铸器时可使铜液的流动性得到改善,使青铜器表面的装饰花纹获得清晰的效果。商代除了铜铅合金和铜锡合金外,还出现了铜铅锡三元合金。
请回答:(1)你能说出什么叫青铜器吗?你能否列出青铜器这种合金的原料?
(2)我国早在什么时候就已经掌握了青铜冶炼的铸造技术?
(3)你认为下列哪些是这种合金相对于纯铜的优点?优点:
A.硬度高B.熔点低C.流动性好、便于铸造D.重量轻E节约成本工时F.外观美丽
(4)古代工匠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创造推动了青铜冶铸技术和社会的进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这对于今天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四)种类繁多的青铜器物
1、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青铜的冶铸技术,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在我国古代社会,到底都制造了那些青铜器物,它们都有哪些种类呢?(展示司母戊鼎、青铜炊具、等青铜器物)
2、对上面展示的青铜器物进行设问:这么多的青铜器物,用课本上的一个词概括那就是______________。啊!这么多的青铜器,如按照用途划分,分成哪几类呢?
(五)精美绝伦的青铜艺术
1、根据103页的课文内容填一填:
(1)司母戊鼎: 出土,雄伟端庄,气势凛然,代表了商朝青铜器的典型风格。
(2) :湖南出土,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
(3)三星堆青铜器:四川 出土,有 、青铜人头像等,造型奇异,风格独特。
2、根据课文中青铜器的图片:
(1)说出自己最欣赏的青铜器的名称;展示该器的图片。
(2)说出欣赏的原因。(即美在何处)
3、组织学生讨论青铜器的价值,进入学生讨论的行列中,适当的时候提示引导。
(六)知识梳理(略)
四、达标测试一
1、秀美的成都平原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创造了独特的“三星堆”青铜文化。下列文物属于这一文化的是 ( )
A B C D
2、青铜时代,以青铜器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地位重要而得名。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不包括的时期是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3、有这样一段图片的解说词:“它出土于湖南,四面各有一条龙,四角各铸一只羊,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此图片中的青铜器应是 (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盘 D.青铜面具
4、青铜器的艺术价值都体现在 ( )
①整体结构美观②造型奇特或雄伟③纹饰讲究,线条丰富,图案优美④统治者用来祭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达标测试二
1、观察右图,回答:
(1) 图中文物名称叫什么?制造于何时?该文物在世界上有什么地位?简单介绍它的造型特点。
(2)从这件文物上,你想到或看到了什么
2、假如你是一位商朝时的奴隶主,你家里会有哪些常用的青铜用具?其用途分别是什么?第18课 卓越的工程学教一体案
一学习目标
1、 记住都江堰和郑国渠两大水利工程的地理位置及修建年代,记住秦长城的东西两端。
2、 列举战国时期至秦朝的四大工程。
3、 理解都江堰的特点、功效和秦长城的价值。
二、预习准备
1、世界上最雄壮的青铜器 。世界上最精美的青铜器 ;
2、本土四川广汉出土,造型奇异的青铜器有 ;
3、本课提到了哪些卓越的工程? 、 、 、 。
4、都江堰修建的时间: 主持者: 地理位置:
(一)预习交流
(二)导入:建于公元前3世纪,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游的都江堰,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即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 百度搜索《都江堰》
你知道这是什么时候修建的水利工程吗?
(三)学习“都江堰和郑国渠”章节
1.通过多媒体观察图片。说说修建都江堰的历史时期、主持者、特点?
2.思考:都江堰的重要作用?《隆中对》中,诸葛亮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中的“益州”指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是天府之国呢?
3.说说郑国渠修建的历史时期,地点和修建的目的。
4、思考:想一想:都江堰和郑国渠都修建在秦国境内的原因?这对秦国的发展有何影响?你还记得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时的影响中国古今的著名历史事件吗?
(四)学习“秦长城”
1、观察秦长城图,完成表格:
修建原因
起止点
长度
地位
2、你是如何把长城作为依据来评价秦始皇的功过的?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寻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唐·胡曾
材料二:“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写的“虚筑防胡万里城”指的是哪一重大工程?
(2)材料一中的“胡”指的是哪一个少数民族,请你说出当时修筑长城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李太守”指的是谁?
(4)为什么认为他的功劳“伯禹亦不如”?
(五)学习“灵渠”章节
1.秦灭六国后修建的灵渠,本意是什么?现在的作用是什么?
2、有人说,历史是最善良的,可以不计罪恶,并将之以美好的面容展示在世人面前。结合灵渠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四、知识梳理(略)
1、“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句话是古人对哪项水利工程的赞美 ( ) 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白渠
2、风靡八十年代的电视剧《霍元甲》的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曾唱遍了大江南北。你知道这里的“万里长城”应该修筑于 ( )
A.战国B.秦朝C.明朝D.清朝
3、下列哪两项工程,如同两座丰碑,雄辩地向世界表明中华民族有创造人间奇迹的智慧和力量? ( ) ①都江堰②郑国渠③万里长城④灵渠
A.①②B.③④C.①③D. ②④
4、1974年3月,在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工地上,出土了东汉时雕刻的一尊石头人像。石像高2.9米,完好无损。你认为此人应该是 ( )
始皇B.郑国C.白公D.李冰
五、达标检测
检测一
1.有人说都江堰“迄今已有225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生态工程。”你知道这项工程修建于 (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2.修建在 流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举世闻名 ( )
A.岷江 B.大渡河 C.嘉陵江 D.乌江
3.开凿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的是 ( )
A.春秋时期的秦国 B.战国时期的秦国 C.春秋时期的齐国 D.战国时期的齐国
4.都江堰的建成,使这里成为千里沃野,人称“天府之国”。“这里”指的是 ( )
A.秦国 B.成都平原 C.四川盆地 D.黄河流域
5.秦国在都城咸阳附近修建的水利工程 ( )
A.都江堰 B.灵渠 C.郑国渠 D.秦长城
6.秦长城蜿蜒万里,其东西起点是 ( )
A.东起临洮西到辽东 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7.秦朝时长城的修筑,主要功能体现在 ( )
A.旅游景点 B.扩大秦朝疆域的世界影响 C.划定国界 D.军事防御第23课 多姿多彩的艺术 学教一体案
一、学习目标
1、记住战国编钟、秦始皇陵兵马俑、王曦之《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图》和《洛神赋图》。
2、理解秦始陵兵马俑所反映出的当时的社会现状。
二、预习准备
1、 战国墓中出土的一套编钟,可以演奏各种乐曲,音色优美,音域宽广。
2、在秦汉时期的美术中, 的成就最为突出。 是秦汉雕塑的杰作, 堪称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大型陈列馆。
3、东晋 ,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人尊称他为“ ”。
4、东晋著名画家 擅长人物画,代表作《 》和《 》。
三、学习过程
(一)预习交流
(二)导入 谈话:同学们听说过吗,世界上有八处古代文化遗址十分有名,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中国就占两个。一个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另外一个是在陕西出土的请示黄兵马俑。今天毛窝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下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艺术。
(三)学习战国编钟一目
1、展示我国编钟挂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30页正文部分内容,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出土地点: 。
(2)特点:可以演奏各种乐曲, ,音域宽广。
(3)历史背景:钟鼓之乐的兴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制度。
(4)地位:它的发现和 得到中外艺术界的高度评价。
(四)学习秦始皇陵兵马俑一目
1、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组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31页内容,思考完成以下各题:
(1)出土地点: 。
(2)地位:是秦汉 的杰作;堪称中国古代 的大型陈列馆。
2、假如你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一位解说员,请你完成以下几个任务。
(1)写一段秦兵马俑的解说词。(要求:语言流畅,内容要包括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史学价值。语言形象,描绘秦始皇陵兵马俑中的将军陶俑、骑士陶俑、武士陶俑神情神态。)
(2)一位游客问:秦兵马俑的一个中军俑坑未建成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秦兵马俑都面向东方?请你来为游客解答这两个问题。
3、材料解析:
“这(规模如此宏大的陶佣群)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
“世界上有七大奇迹。它的发现,使世界上有了八大奇迹。”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
“这些艺术珍品,达到了非凡的水平,表现了中国人民一贯的超人才能,全人类都将在这里受到鼓舞。” (卢森堡大公)
读后请回答:
(1)法国前总理希拉克所说的世界第八大奇迹指的是什么?
(2)这一古代文化遗产为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五)学习王羲之的书法一目
1、了解了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后,请学生欣赏一段“王羲之买鹅和替人写扇的故事”动画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注意发现细节:(1)这两个故事讲的是谁啊?(2)此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3、肯定学生阅读的收获的基础上告诉学生王羲之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了书法艺术的,那么其书写的特点又是什么?后人又是如何评价的呢?(播放王羲之《兰亭序》等书法作品的幻灯片,让学生体会)
(六)学习顾恺之的绘画一目
1、投影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并阅读课文。思考完成以下各题:
(1)绘画特点: 。(2)代表作品: 。、
2、在一次鉴宝活动中,某持宝人持有右图所示名画,经专家组鉴定,这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真迹的局部图,是顾恺之依三国时期魏国曹植的名赋而作。它是( )
A.《步辇图》 B.《洛神赋图》 C.《天王送子图》 D.《女史箴图》
(六)知识梳理(略)
四、达标测试一
1、文物就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能够反映秦朝历史的是 ( )
A B C D
2、秦始皇陵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不遗产”名录,暑假期间,小华想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她应该去哪个省 ( )
A.河南 B.江苏 C.淅江 D.陕西
3、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作品是 ( )
A 马王堆汉墓帛画 B 秦始皇陵兵马俑 C 长信宫灯 D 四羊方尊
4、“书圣”王羲之有一篇著名书法作品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它是 ( )
A .《滕王阁序》 B.《多宝塔碑》 C.《兰亭序》 D.《玄秘塔碑》
达标检测二
1、当你走进湖北省博物馆,听到馆内的人员正在为参观者演奏一种乐器,当听到这美妙的乐曲,参观者们激动的说:“奇谈,世界奇迹!”此乐器是 ( )
A.整套战国编钟 B.古筝 C.琵琶 D.京胡
2、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在参观陕西西安参观一个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存后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它的发现,使世界上有了八大奇迹。” 这里的第八大奇迹指的是 ( )
A.云冈石窟 B.龙门石窟 C.战国编钟 D.秦始皇陵兵马俑
3、下列对应的搭配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战国—整套编钟 B.秦汉—秦始皇陵兵马俑C.东晋—《兰亭序》D.南朝—《洛神赋图》
4、画家的绘画达到高超的水平,要求他笔下的人物,不仅形象优美逼真,而且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都得到充分的表现。下列东晋的哪个画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 )
A.王羲之 B.顾恺之 C.吴道子 D.阎立本第19课 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 学教一体案
一、学习目标
1、 记住造纸术发明的时间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2、列举秦汉时期到南北朝时期的重大科技成就。
二、预习准备
1. 列举从战国到秦朝时期的四大工程 、 、 、 。
2、造纸术发明: 时,人们开始用 造纸,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造纸术。
改进: 时, 改进了造纸术。
3、造纸术发明意义: , 。
三、学习内容
(一)预习交流
(二)导入 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天水放马滩的西汉早期墓葬中,发现了一张表面平整,质地薄软的纸张,上面还绘有地图,这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纸张实物。
思考:当今纸的使用是极其普遍的,同学们能说出纸的最早发明是在哪个国家吗?你知道现代社会有哪些类型的纸?让我们走进纸的发明和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
(三)学习“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章节
1、联系实际,说说纸的重要性。“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2、我国最早在什么历史时期发明造纸术的?
现在出土一部秦时的书,材质是什么?字体是什么?
3、说说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所起的作用。(除了课本以外的)
4、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提倡用“再生纸”,这有何重要意义?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子信息借助网络传播成为必然,请你对纸张的前景作一番预测。
(四)学习“数学研究的硕果”章节
1、说说《九章算术》成书的时间以及其中的先进的内容?
2、列举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
(五)学习“医学、农学和地理学的成就”
分别从医学、农学和地理学方面列举汉朝至南北朝时期的成就。
(六)知识梳理
1.我国人民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造纸术。在 时候我国人民开始用 造纸。
2.东汉时 总结前人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纸逐渐取代 、 ,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3.在世界上最早提出负数的概念和正负数加减运算法则的数学专著是 ,这部数学专著大约成书于 初期。
4.在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的是我国南朝数学家 ,比欧洲数学家早约 年。
5.汉朝至南北朝时期,被称为“医圣”的医学家是 ,他编著的 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6.著名民间医生 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
7.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是 ,撰写该书的是北魏农学家 。
8.北魏地理学家 撰写了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名著 。
四、达标检测一
找一找、填一填,我国古代在数学、医学、农学、地理学上的成就。
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
学科 人物 时代 成就
数学 东汉初期
数学
医学
医学
农学
地理学
说一说,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世界之最。
⑶ 找一找、谈一谈,从古代科学家的身上我们学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
达标检测二 结合课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兽骨上文字。
材料二:西汉文学家东方朔给皇帝写的一篇奏章,据说一共用了3000多片竹简,由两个人抬进宫。
材料三:西汉时,人们开始用麻造纸,但因为技术不成熟,纸的成本高,难以推广。
材料四: —————百度搜索《纸的发明》
西汉前的书写材料有哪些?
造纸术发明后,早期的纸有哪些缺点?为此,蔡伦是怎样改进的,结果如何?
根据材料四,简单概述造纸的流程。
说一说,造纸术发明的意义何在?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学教一体案
一、学习目标
1、记住我国第一部纪传通史——《史记》及其作者司马迁。
2、掌握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说出佛教、道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及影响。
二、预习准备
1、_____时,我国史学领域出现了一颗巨星,他就是伟大的史学家_________,他用毕生的精力写出不朽的史学名著_________。该书记述从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的历史,贯通古今,是我国古代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著作,对后来史书的编写有深远影响。
2、司马迁为历代帝王写了___________,为孔子、陈胜等写了___________,为商鞅、屈原等写了___________,创造了_______________的史书新体例。
3、____________产生于古代_________的佛教经西域传入我国内地。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_______正式创立。道教重视养生,追求长生不老,尊奉_______为教主。
三、学习过程
(一)预习交流
(二)导入 武王统兵伐纣、陈胜揭竿而起、项羽破釜沉舟、张骞持节出使……这一幕幕早已逝去的历史场面如今却活灵活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再现这些历史场面的?在浩瀚的史籍中,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为人们了解远古至西汉前期的历史提供了系统翔实的资料。
(三)学习大诗人屈原一目(自学为主)
1、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你是怎么过的呢?(生答后)端午节是为纪念古代的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展示赛龙舟、吃粽子、屈原图片)
2、简介屈原,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故事,观察屈原图,欣赏其代表作《离骚》和《天问》。简介屈原在今天的地位,表现人们对他的怀念。
(四)学习司马迁与《史记》一目
1、阅读教材126、127页内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史记》作者、所处的朝代及代表作 、 、 ;
(2)《史记》记述时间:从远古传说中的 到 时期;
(3) 《史记》的地位:是我国古代第一部 著作,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史学著作。
(4)开创体例:为历代帝王写了“ ”,为孔子、陈胜等写了“ ”,为商鞅、屈原等写了“ ”,创造了“ ”的史书新体例。
2、阅读材料,并结合上面问题完成下列个各题: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生活在什么朝代?他的著作是什么?
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2)作者有哪些事迹,谈谈你的感受。
3、议一议:鲁迅为什么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呢?
4、学史感悟:司马迁是在受了宫刑以后,忍辱负重完成了《史记》的,司马迁最终完成史记对你有什么启发?
(四)学习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一目
1、老版电视剧《西游记》在每年寒暑假都热播,里面涉及到很多人物:唐僧、如来佛祖、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等等;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他们的装扮、服饰、居住环境等的不同之处?(生各抒己见后)想一想唐僧、如来佛祖、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等是同一教派吗,如果不是,他们各属于哪一教派呢?
2、展示佛教传播路线图,让学生指出佛教的发源地、传播路线,结合教材找出传入中国的时间?想一想:为什么佛教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
3、设问:道教是怎样产生的?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佛、道两教的教义一样吗?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同时完成下面表格:
教派 起源地 主要教义 作用(影响)
佛教 古印度(天竺) 因果报应和“来世说”(重来世) 麻痹人民,有利于统治阶级维护统治;对中国文化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道教 (重现世)
4、议一议:有一部电视剧描写了秦汉时期刘邦的夫人,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吕后为了躲避战乱,逃到尼姑庵的故事。这个电视剧有错误没有?
5、历史与现实:联系现实,如何区分认识正统宗教和邪教?
(五)知识梳理(略)
四、达标测试一
1.他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诗人,他创造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 ( )
A.屈原 B.王昭君 C.关羽 D.杨守敬
2、《史记》是我国汉朝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第一部 ( )
A. 纪传体通史 B .纪传体断代史 C. 编年体通史 D.编年体断代史
3、如果你对商朝的历史感兴趣,想印证甲骨文所反映的商王活动和当时的社会情况,应参考下列哪部史书 ( )
A.《春秋》 B.《后汉书》 C.《史记》 D.《汉书》
4、如果我想了解在《史记》中了解秦始皇的历史,我应该阅读下列哪一部分 ( )
A.本纪 B.世家 C.列传 D.十表
5、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 ( )
A.战国时期 B.秦朝 C. 西汉末年 D. 东汉末年
达标测试二
1、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2、道教在民间兴起的时间大约在 ( )
A.秦朝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三国时期
3、材料解析题: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叙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赵翼《廿二史札记》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你能说出《史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吗?
《三教共栖图》:儒、道、佛三教的创始人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在一起。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 学教一体案
一、学习目标
1、记住孔子及其言论集《论语》;记住战国时期儒、道、墨、法四大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理解孔子的巨大贡献和“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二、预习准备
1.孔子名 ,字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贡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思想贡献即提出“ ”的学说和创立 学派; 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2)教育贡献:创办 ,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 ,打破了 对教育的垄断;编订《 》《 》和《 》等书作为教材,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教学中,他善于进行 ,坚持 ,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弥补不足。孔子死后,弟子们将他的谈话以及他与门人的问答编成《 》。
2.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这个变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阐述自己的主张,传播自己的观点。这样就形成了一大批思想家,形成众多的学派,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__。重要的学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此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各学派之间相互批评,激烈辩论,彼此影响,形成_______________的局面,使学术思想空前活跃起来。
三、学习内容
(一)预习交流
(二)导入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灿烂的文明与辉煌的时代,交相辉映。……那一夜中国感动了世界,特别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大气磅礴,更让世人了解和认识了孔子以及无与伦比的中华文明……孔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世人敬仰?灿烂的中华文明宝库中还有哪些值得我们骄的……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同走进21课。
(三)孔子 结合课文120-122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
材料二 孔子被尊为“百世文官表,历代帝王师(万世师表)”,受到后人的景仰和祭祀。……
材料三据了解,从2004年起,全球已建立了226家孔子学院,里面聚集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他们都在从事学习和研究包括孔子在内的中华文化……德国人专门为孔子塑像,美国人曾经评选了世界十大思想家,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孔子。 ———— 百度搜索《孔子》
请回答:(1)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他的言论集叫什么?
(2)概括孔子的巨大贡献( 思想、教育 )。
(3)用一句话评价孔子。
(四)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阅读课文122-123 页,回答
(1)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有哪些?
(2)填表(四个重要学派)
学 派 代 表 人 物 著 作 基 本 观 点
(3)良好的班集体是同学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同学们都关心热爱班集体,希望自己的班集体更加优秀,请分别用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的代表思想为班集体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识记口诀
孔子春秋鲁国人,思想教育都精明。思想提出“仁”学说,儒家学派他来创。
教育贡献不能忘,创办私学破垄断。《诗》《书》《春秋》丰内容, 因材施教补不足。
谈话问答弟子记, 研究孔子《论语》供。百家争鸣战国起,儒墨道兵法是名派。
(六)知识梳理(略)
四、达标检测一
1.“他出生于春秋时的鲁国,学说比较保守,主张仁爱,他的思想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利用,他是一位擅长教育的教师,据说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这描述的是 (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2.教学中要求教师在“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思想源于 ( )
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孟子
3.要想研究孔子的言论及思想。应该阅读下面的 ( )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庄子》
达标测试二
1.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2.下面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有 ( )
①儒家②道家③墨家④法家⑤佛家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3.材料解析题: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请回答:
(1)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的道理?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2)有人认为,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应该完全抛弃孔子的思想,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第20课 汉字的演变 教学一体案
一、学习目标
1、记住商朝使用的文字和秦朝使用的标准字体(重点),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其价值。
2、理解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
二、预习准备
1、 时,人们把文字刻在 上,这种文字叫 ;这种文字是一种比较 和 的文字, 是由它发展而来的。从 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 。西周时
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 ,典型代表是司母戊方鼎。
2、秦统一全国后,以 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 时,隶书广泛使用。 ,形成草书和楷书。接着,又出现了 。 时,草书、楷书、行书趋向成熟。
三、学习内容
(一)预习交流
(二)导入 我们每天写汉字、阅读用汉字排印的书报,你知道汉字是由哪种文字发展而来的吗?商朝国家“档案”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秦始皇用什么文字批阅奏折公文?
(三)甲骨文
1、汉字的演变 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一直按从繁到简的规律发展演变。主要出现了八种字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 《说文解字》说,“黄帝的史官仓颉(j é)看见鸟兽的脚印,明白可以用形来区分事理,开始创造文字。”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进化过程。阅读课文116—118页,回答:
时 期 使 用 文 字
2、甲骨文 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16—117页,完成下面两题:
(1)说说什么是甲骨文?它有何特点?
(2)试写几个甲骨文。
(四)金文 指导学生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所谓青铜器是铜和锡合金制造的器皿。这种合金更坚固,因其颜色发青,故称青铜器。主要有乐器“钟”,食器“彝,尊,爵”,洗器“盘”,兵器“戈,戟”等。金文的内容,最初只是铸刻一些代表族名,国名的符号。后来基本上记功绩,受封赏,刻铸以传后代,来显其荣。因古代人用钟鼎作为铜器的总称。前人曾称这种文字为“钟鼎文”,又因为言辞多是为了“铭刻不忘,永作记念”,又称“铭文”。这些称呼都不能概括其特点。因此,后人便改称金文,使文字摆脱了图画性。这是汉字发展的第一块里程碑。金文,金文产生于西周,也叫钟鼎文,铜器铭文。它与甲骨文差不多同样古老,它的特点:笔形比甲骨文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
1、什么是金文?典型代表是什么?
2、金文为后人研究哪朝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五)小篆和隶书 秦始皇统一后,采纳了丞相李斯的意见,推行“书同文字”的改革,统一了文字。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文字改革。小篆,小篆又名秦篆,政权式推广于秦朝。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mi o)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投影:秦丞相李斯书写的《峄山刻石》图。
议一议:秦始皇统一后的文字是什么?文字的统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六)草书、楷书和行书
1、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中国东汉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楷书出现了。投影:“楷书的创始人钟繇”和“钟繇作品《宣示表》”
2、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与行书 今草是东汉人张芝所创。狂草是唐代人张旭所创。狂草极难辨认,但却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投影:张芝写的草书。《张旭狂草图》
行书,产生于东汉。是一种实用与审美价值兼具的书体,魏晋时开始流行。图为最擅长写行书的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投影:《兰亭集序》
(1)楷书、草书和行书出现的时间和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
(2)综上,请罗列出汉字演变的简化史?
(七)知识梳理(略)
四、达标检测一
看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请分别写出四幅图片中文字的名称。
A B C D
(2)分别说出这些文字主要广泛应用于哪些朝代?并按照时间前后写其正确排列顺序。
(3)在这些图片中,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可靠文字资料的是: ;秦统一全国后,作为通用的标准字体的是 ;汉朝时,广泛使用的是 。
达标测试二
龙字是很多书法家比较喜爱的字,因为龙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下面是龙的四种字法,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1)请写出ABCD这四种龙字的字体分别是什么?请你说一说这些字体各自有什么特点?
(2)这些种龙字的写法,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最喜欢哪一种字体,说一说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