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潮》第二课时 分层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观潮》第二课时 分层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5 21:5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观潮》第二课时分层练习(含答案)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
语文积累与梳理(31分)
1.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据说 农厉 齐头并进 人声鼎沸
B.大堤 笼罩 若隐若现 山崩地裂
C.犹如 逐渐 慢天卷地 人山人海
D.横贯 宽阔 昂首东望 风嚎浪吼
2.给下列句子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4分)
①清晨,薄(bó báo)雾笼罩着小山村,小山村时隐时现。
②月光照进茅草屋,茅草屋就像蒙上了一层薄(bó báo)纱。
③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mēn mèn)雷滚动。
④天气十分闷(mēn mèn)热,鱼儿都将脑袋露出水面来呼吸了。
照样子写词语。(6分)
人山人海:________ ________
人声鼎沸(含比喻):________ ________
山崩地裂(含近义词):________ ________
选择“贯”字的不同组词,填入横线上,使句子表达通顺。(填序号)(4分)
A.贯通 B.横贯 C.如雷贯耳 D.鱼贯而入
①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变粗,拉长,_______江面。
②历时两年九个月,这座高原隧道终于全线_______了。
③上午十点,博物馆开门了,游客们一个个_______。
④先生的大名_______,我已经仰慕你很久了。
5.修改句子。(4分)
①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艘帆船迎着浪头在水平如镜的海面上航行。(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填空。(每空2分,共6分)
①“从远处”、“再近些”、“浪潮越来越近”,从这些词语中我体会到作者观潮的顺序是__________。
②“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这句话描写了潮来时的______;“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这句话描写了大潮的______。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对的打“√”,错的打“×”。(4分)
①“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句话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 ( )
②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 )
③在描写潮水时,作者抓住关键词语,合理运用了想象。 ( )
④“山崩地裂”、“人山人海”、“人声鼎沸”这三个词语都含有比喻的修辞手法。 ( )
阅读与拓展。(15分)
自古以来,中国有什么奇观 有人说是壮观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也有人说是秀丽的西湖。但我觉得,真正的奇观还是那后浪推前浪的钱塘江大潮了。今年国庆节那天,爸爸妈妈就带我去浙江海宁盐官看了有天下奇观之称的钱塘江大潮。
起初,钱塘江是寂静的。但到了午后两点钟左右,在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仔细一看,原来是潮头前面的浪花。过了一会儿,浪潮近了。原先呈一条白线的潮头有一部分凹进去了,但潮头两边还是挨着大堤。阳光照耀下,大潮上波光粼粼的。
又过了一会儿,浪潮更近了。钱塘江上已是波涛汹涌。几十个潮头一起奔腾西去,一股股浪潮才刚起来,就被后面的浪潮给压了下去。在最前面的几十潮头犹如一个个西征的将军,带领着各自的部队向西进发。波光粼粼的水面变成了士兵们的黄金战甲,怒吼着的士兵向着西方前行。
恍惚间,潮头已奔腾西去,可是那还未过去的余波还在奔腾。潮来的快,去的也快。再定睛一看,潮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江面上也早就变得风平浪静了。而那大潮过后的钱塘江面的水位,已经涨了几米高了。钱塘江大潮,壮观又秀丽,真不愧于天下奇观的称号。而我看到的还只是小潮,真希望下次来看潮的时候,我能够看到更为壮观的大潮!
从文中找出与下列句子意思相近的四字词填入括号里。(3分)
①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
②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 )
③水波被阳光照射到的样子。 ( )
在括号里写出加点字的正确的读音。(4分)
大堤( ) 称号( ) 挨着( ) 凹进去( )
文中下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观潮》与这则短文相比较,下列说法不对的是( )。(2分)
A.作者观潮的时间都是农历八月十八。
B.作者观潮的顺序都是由远及近。
C.在描写大潮时,都运用了丰富的想象。
D.都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大潮的赞美之情。
5.除了钱塘江大潮、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风光秀丽的西湖,你觉得我们中国还有哪些天下奇观?试列举两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梳理(31分)
1.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3分)
A.据说 农厉 齐头并进 人声鼎沸
B.大堤 笼罩 若隐若现 山崩地裂
C.犹如 逐渐 慢天卷地 人山人海
D.横贯 宽阔 昂首东望 风嚎浪吼
2.给下列句子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4分)
①清晨,薄(bó√ báo)雾笼罩着小山村,小山村时隐时现。
②月光照进茅草屋,茅草屋就像蒙上了一层薄(bó báo√)纱。
③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mēn mèn√)雷滚动。
④天气十分闷(mēn√ mèn)热,鱼儿都将脑袋露出水面来呼吸了。
3.照样子写词语。(6分)(此题答案不唯一)
人山人海:自由自在 无影无踪
人声鼎沸(含比喻):胆小如鼠 碧空如洗
山崩地裂(含近义词):成群结队 高楼大厦
4.选择“贯”字的不同组词,填入横线上,使句子表达通顺。(填序号)(4分)
A.贯通 B.横贯 C.如雷贯耳 D.鱼贯而入
①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变粗,拉长,_B_江面。
②历时两年九个月,这座高原隧道终于全线_A_了。
③上午十点,博物馆开门了,游客们一个个__D_。
④先生的大名_C_,我已经仰慕你很久了。
5.修改句子。(4分)
①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是农历八月十八(或)
难道农历八月十八不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吗?
②一艘帆船迎着浪头在水平如镜的海面上航行。(修改病句)
一艘帆船在水平如镜的海面上航行(或)
一艘帆船迎着浪头在海面上航行。
6.按要求填空。(每空2分,共6分)
①“从远处”、“再近些”、“浪潮越来越近”,从这些词语中我体会到作者观潮的顺序是由远及近__。
②“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这句话描写了潮来时的声音_;“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这句话描写了大潮的形状。
7.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对的打“√”,错的打“×”。(4分)
①“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句话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 (√)
②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
③在描写潮水时,作者抓住关键词语,合理运用了想象。 (√)
④“山崩地裂”、“人山人海”、“人声鼎沸”这三个词语都含有比喻的修辞手法。 (×)
二、阅读与拓展。(15分)
自古以来,中国有什么奇观 有人说是壮观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也有人说是秀丽的西湖。但我觉得,真正的奇观还是那后浪推前浪的钱塘江大潮了。今年国庆节那天,爸爸妈妈就带我去浙江海宁盐官看了有天下奇观之称的钱塘江大潮。
起初,钱塘江是寂静的。但到了午后两点钟左右,在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仔细一看,原来是潮头前面的浪花。过了一会儿,浪潮近了。原先呈一条白线的潮头有一部分凹进去了,但潮头两边还是挨着大堤。阳光照耀下,大潮上波光粼粼的。
又过了一会儿,浪潮更近了。钱塘江上已是波涛汹涌。几十个潮头一起奔腾西去,一股股浪潮才刚起来,就被后面的浪潮给压了下去。在最前面的几十潮头犹如一个个西征的将军,带领着各自的部队向西进发。波光粼粼的水面变成了士兵们的黄金战甲,怒吼着的士兵向着西方前行。
恍惚间,潮头已奔腾西去,可是那还未过去的余波还在奔腾。潮来的快,去的也快。再定睛一看,潮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江面上也早就变得风平浪静了。而那大潮过后的钱塘江面的水位,已经涨了几米高了。钱塘江大潮,壮观又秀丽,真不愧于天下奇观的称号。而我看到的还只是小潮,真希望下次来看潮的时候,我能够看到更为壮观的大潮!
1.从文中找出与下列句子意思相近的四字词填入括号里。(3分)
①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无影无踪)
②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波涛汹涌)
③水波被阳光照射到的样子。 (波光粼粼)
2.在括号里写出加点字的正确的读音。(4分)
大堤(dī) 称号(hào) 挨着(āi) 凹进去(āo)
3.文中下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3分)
答: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潮来时的样子和形态。
4.课文《观潮》与这则短文相比较,下列说法不对的是(A)。(2分)
A.作者观潮的时间都是农历八月十八。
B.作者观潮的顺序都是由远及近。
C.在描写大潮时,都运用了丰富的想象。
D.都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大潮的赞美之情。
5.除了钱塘江大潮、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风光秀丽的西湖,你觉得我们中国还有哪些天下奇观?试列举两例。(3分)
答:还有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也是中国伟大的奇观。(其他例子也可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