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8.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8.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5 20:4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知识点1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
A.神经元 B.反射 C.反射弧 D.神经冲动
2.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反射的是 (  )
A.初生的婴儿寻找奶头吃奶
B.草履虫游向有牛肉汁的环境
C.听说妈妈买了山楂,小玲流出了口水
D.经过训练的小狗能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3.在做膝跳反射的实验时,错误的做法是(  )
A.被实验者要坐在高处,双脚离开地面
B.被实验者闭目并放松
C.实验者用橡皮锤叩击被实验者膝盖下方的韧带
D.实验者在叩击之前告诉被实验者,让其有心理准备
4.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  )
A.大脑 B.小脑 C.脊髓 D.脑干
知识点2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结构基础
5.据,回答下列问题。
 反射弧的组成
当手偶然碰到了某种刺激(如火焰),手上皮肤里的[ ]    受到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 ]       传到脊髓里的[ ]     ,由此再发出神经冲动通过[ ]
       传到手臂上的[ ]    ,引起肌肉收缩使手避开刺激。
6.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  )
A.脑 B.反射弧 C.神经组织 D.神经元
7.是人体某一反射活动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
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反射的传导方向是①→②→③→④→⑤
B.③是该反射的中枢
C.甲处主要由神经元的细胞体构成
D.乙处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
8.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  )
A.反射活动与反射弧无关
B.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反射弧和反射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D.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9.某同学在校园生物角修剪月季时,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缩手并感到疼痛。对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如),叙述正确的是 (  )
A.1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扎到皮肤作出反应
B.3是神经中枢,痛觉就是在这里产生的
C.完成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5→4→3→2→1
D.3是神经中枢,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知识点3 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类型
10.下列反射不是人生来就有的是 (  )
A.青梅入口,分泌唾液    B.红灯停,绿灯行
C.针刺手指,立即缩手    D.强光刺眼,立即闭眼
11.(2020西城期末)下列关于非条件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是生来就有的反射 
B.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
C.是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
D.不利于生物适应环境
12.(2020西城期末)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
A.婴儿吮吸母乳         
B.听到上课铃声进入教室
C.下落的灰尘引起眨眼      
D.针刺引起缩手
13.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所特有的是 (  )
A.谈虎色变 B.眨眼反射 C.缩手反射  D.排尿反射
14.晓红在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时流泪了;小明眼睛里进了沙子,也流泪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晓红和小明流泪都是非条件反射
B.晓红流泪是非条件反射,小明流泪是条件反射
C.晓红和小明流泪都是条件反射
D.晓红流泪是条件反射,小明流泪是非条件反射
15.如表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若④受损,则有感觉但不能发生膝跳反射
D.若②受损,则无感觉但能发生膝跳反射
16.司机习惯在经过斑马线时减速。下列与“斑马线前减速”反射类型不同的是 (  )
A.听到班长说起立,迅速站立
B.听到警报声响有序撤离
C.红灯停、绿灯行 
D.吃红烧肉唾液分泌增加
17.北京多处公交站设立盲文站牌,盲人通过触摸站牌上的文字,了解线路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触摸时,对盲文敏感的细胞位于皮肤
B.阅读盲文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阅读盲文和缩手反射都属于简单反射
D.阅读盲文不需要语言中枢参与
18.在采集新冠肺炎患者的咽拭子时,患者会剧烈咳嗽。对该反射描述错误的是 (  )
A.感受器在咽部 
B.效应器是呼吸肌
C.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D.它是一种非条件反射
19.(2020顺义期末)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如果火使用不当,容易发生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我们应该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手指无意间碰触到燃烧的蜡烛时,手会迅速缩回,这一过程称为缩手反射,该反射活动属于    反射,控制该反射的中枢位于    。
(2)当[4]      受到损伤时,[1]受到刺激后,    (填“有”或“无”)感觉,    (填“会”或“不会”)发生反射。
(3)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手指时,并未发生缩手反射,原因是该反射受到      的控制。
20.ALS俗称渐冻症,是一种运动神经元(负责将大脑和脊髓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疾病。患病者会出现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
(1)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       的基本单位。患者因运动神经元死亡,导致反射弧中的结构    (填图中序号)受损,不能完成运动。
(2)ALS患者因长期不能运动,导致肌肉萎缩,发生萎缩的结构是    (填序号)。
(3)患者虽然不能运动,但视觉和听觉都相当敏锐,产生听觉的部位是          。
21.珍爱生命,安全出行,我国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酒后驾车,不得闯红灯,但是“酒驾”“闯红灯”现象屡见不鲜,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酒精会麻醉人的小脑,导致驾车人动作不协调,易引发交通事故
B.醉酒的人,语无伦次,说明酒精麻醉了人的大脑
C.看见红灯后停车,参与这一过程的反射弧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
D.“红灯停、绿灯行”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22.北京地区杏的栽植历史悠久,早在明末清初,顺义北石槽一带的杏就以色鲜味美而闻名京城,到了清雍正年间被钦定为“御杏园”。我们的舌头表面具有味蕾,每一个味蕾由30~80个细胞组成。味蕾细胞的底部与味觉神经元的传入神经纤维末梢相连。当味蕾细胞接收到这种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由传入神经纤维传到延髓(位于脑的最下部,与脊髓相连)中的唾液分泌中枢,在此处完成信号处理后,由传出神经纤维将兴奋传递给唾液腺,导致大量唾液的分泌。
(1)    是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
(2)请结合文中材料,找出参与“吃杏解渴”反射的各个生理结构:    →传入神经纤维→延髓→传出神经纤维→     。
(3)盛夏,京白杏大量上市,当我们看到鲜杏时,唾液大量分泌,这属于    反射。
(4)已知味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若味觉中枢受损,那么,吃杏时    (填“能”或“不能”)感受到酸味,    (填“能”或“不能”)分泌唾液。

答案
第二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B 
2.B  反射是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不具有反射活动。
3.D
4.C  膝跳反射由人体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5.1 感受器 2 传入神经纤维 3 神经中枢
4 传出神经纤维 5 效应器
6.B  反射是一项生命活动,同样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这一结构基础就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7.A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纤维传导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并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作出指令),传出神经纤维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可见,按照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反射弧的结构依次为: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纤维→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纤维→①效应器。
8.D  反射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纤维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反射弧完整是出现反射活动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反射弧完整就一定出现反射活动。出现反射活动还需要有适度的刺激。如果刺激过小或过强,反射活动都不能发生。
9.D  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纤维、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纤维和5效应器五部分。该反射活动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1→2→3→4→5;该反射弧的3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内,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10.B
11.D  非条件反射虽然简单,但对于人和动物的生存和健康生活非常重要,利于生物适应环境。
12.B  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如吮吸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条件反射是建立在后天经验基础上的反射,听到上课铃声进入教室是学生在上学后形成的。
13.A 14.D
15.D  膝跳反射的反射弧:①膝盖处的韧带(感受器)→②传入神经纤维→③脊髓(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纤维→⑤大腿肌肉(效应器)。若传出神经受损,则不能将冲动传导至效应器,因此不能发生膝跳反射;若②传入神经受损,则不能将冲动传入脊髓,因此没有感觉和反应。
16.D  “斑马线前减速”属于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通过后天经验完成的,ABC都属于条件反射;吃红烧肉唾液分泌增加是人生来就有的,是非条件反射。
17.A 18.C
19.(1)非条件 脊髓
(2)传出神经纤维 有 不会
(3)大脑皮层
20.(1)结构和功能 DF
(2)E
(3)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21.D  “红灯停,绿灯行”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
22.(1)反射
(2)味蕾(或味蕾细胞) 唾液腺
(3)条件
(4)不能 能
(1)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吃杏解渴”反射的反射弧组成包括:感受器(味蕾)、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延髓)、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唾液腺)五部分。
(3)人看到酸杏时唾液分泌量增加,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属于条件反射。(4)若味觉中枢受损,那么吃杏时不能感受到酸味,但是分泌唾液的神经中枢并未受损,所以能分泌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