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耳的结构 听觉的形成
知识点1 耳的结构
1.据,回答下列问题。
人耳的结构模式
(1)外耳: (收集声波)和[ ] 。
(2)中耳:[ ] (接受刺激,产生振动)、[ ] 、 。
(3)内耳:[ ] 、[ ] 、前庭。
2.用力挖耳垢可影响声波转化为机械振动,导致听力下降。其原因是破坏了 ( )
A.鼓膜 B.耳蜗 C.听神经 D.听觉中枢
3.有些人在坐车时会发生晕车现象,下面与人晕车有关的结构是 ( )
A.耳蜗和前庭 B.前庭和半规管
C.鼓膜和鼓室 D.听神经
知识点2 听觉的形成
4.请据,回答:
听觉的形成
听觉的形成:声波通过 内的空气传播到中耳的[ ] ,使 发生机械振动;该振动经 传递到 的耳蜗,刺激 内的 将声波引起的机械振动转化为兴奋,经过[ ] 传递到 的听觉中枢,从而形成听觉。
5.我国将每年的3月3日确定为“全国爱耳日”,以加强全民爱耳意识,关注耳健康。听觉感受
器位于耳的 ( )
A.耳廓 B.外耳道 C.鼓膜 D.耳蜗
6.正在认真学习的你,突然听到老师喊你的名字,听到老师的声音,需要以下结构参与。下列有关听觉形成的正确顺序是 ( )
①听神经 ②听小骨 ③外耳道 ④大脑中的听觉中枢 ⑤内耳内的听觉感受器
⑥鼓膜
A.⑥③②⑤①④ B.③⑥①②⑤④
C.③⑥②⑤①④ D.③①②⑥⑤④
知识点3 其他感觉
7.味觉的形成部位是在 ( )
A.味蕾 B.舌 C.味觉神经 D.大脑皮层
8.人们对榴梿的特殊气味会有不同感受,有些人觉得香,有些人觉得臭,而不同感受主要是由下列哪一部位所产生的 ( )
A.鼻子 B.脑干 C.大脑 D.小脑
9.盲人在“读”盲文时,主要依靠皮肤中的( )
A.冷觉感受器 B.热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触觉感受器
10.手指不小心被刀片划破后感到疼痛,感受器和痛觉形成的部位 ( )
A.均在手指受伤处
B.分别在手指受伤处和受伤处附近
C.分别在手指受伤处和大脑
D.分别在手指受伤处和此处神经末梢
11.(2020海淀期末)在听觉形成过程,下列结构与视网膜功能最类似的是 ( )
A.前庭 B.鼓膜 C.听觉中枢 D.耳蜗
12.(2020西城期末)成语“闻鸡起舞”常常形容有志报国的人应及时奋起,原意为早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人体对公鸡鸣叫产生听觉的位置是在 ( )
A.大脑 B.鼓膜 C.耳蜗 D.前庭
13.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将口微微张开,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B.保护听觉感受器
C.防止听小骨和听觉中枢受损
D.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14.(2021石景山期末)下列做法有利于眼和耳卫生保健的是 ( )
A.读书或看屏幕时应保持适当的距离
B.长时间看手机、玩电脑
C.经常将耳机塞到耳朵里听音乐
D.用尖锐的器具掏耳朵
1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从生物学观点来看,这种现象说明 ( )
A.人的嗅觉不敏感
B.人的嗅觉感受器容易适应
C.人的嗅觉感受器容易疲劳
D.人的嗅觉感受器易被破坏
16.(2020房山零模)是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直接传到大脑形成听觉
B.听觉感受器位于②耳蜗中
C.若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声下,鼓膜可能会破裂
D.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③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17.走在街道上,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叫你的名字,你立刻转过头。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结构如。
(1)用图中序号表示完成反射的反射弧: 。
(2)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 。
(3)该反射属于 (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
18.如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看电视文艺节目时,你能听到演员优美动听的歌声。那么,图中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⑤ 内,听觉产生的部位是① 。
(2)如果某人标号④ 所示部分受损,那么 (填“能”或“不能”)产生听觉。
(3)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提醒乘客在飞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使⑥ 张开,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
答案
第2课时 耳的结构 听觉的形成
1.(1)耳廓 ① 外耳道
(2)② 鼓膜 ③ 听小骨 鼓室
(3)④ 半规管 ⑤ 耳蜗
2.A 外界声波可以引起鼓膜发生机械振动,若用力挖耳垢破坏了鼓膜,可影响声波转化为机械振动,导致听力下降。
3.B 前庭和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晕车的人通常是前庭和半规管内的感受器过于敏感所致。
4.外耳道 1 鼓膜 鼓膜 听小骨 内耳 耳蜗 听觉感受器 3 听神经 大脑皮层
5.D 6.C
7.D 舌是味觉器官,味蕾是味觉感受器,但是味觉的形成是在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
8.C 人们对榴梿的特殊气味会有不同感受,有些人觉得香,有些人觉得臭,而不同感受主要是由大脑皮层产生的。
9.D 触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盲文是针对盲人设计的一种“文字”,盲人理解盲文需要语言中枢的参与;盲人“阅读”盲文,是通过盲文刺激指尖上的触觉感受器,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形成触觉,再在语言中枢的参与下来理解盲文。
10.C
11.D 视网膜上有视觉感受器,而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
12.A 大脑皮层是人体的高级神经中枢,其上分布着不同的中枢,包括感觉神经中枢、听觉神经中枢等。
13.D 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将口微微张开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击穿鼓膜。
14.A 15.B
16.A 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产生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感觉细胞,再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产生听觉。
17.(1)③→②→④→①→⑤
(2)④ 大脑皮层
(3)条件
18.(1)耳蜗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2)听觉神经 不能
(3)咽鼓管
(1)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⑧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
⑦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④传递到①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因此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图中的
⑤耳蜗内;听觉产生的部位是①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2)若④听神经受损,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不能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不能形成听觉。
(3)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提醒乘客在飞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使⑥咽鼓管张开,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保护鼓膜不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