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5 21:0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我综合评价(一)  
[范围:第五章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双子叶植物茎的形成层的细胞分裂,向内、向外分别形成新的 (  )
A.木质部、韧皮部 B.韧皮部、木质部 C.表皮、皮层 D.髓、木质部
2.在小树的树干上拴系铁丝晾晒衣服,时间久了会在上方形成树瘤,这是因为 (  )
A.破坏了木质部,阻碍了水分运输
B.破坏了韧皮部,阻碍了有机物运输
C.破坏了形成层,影响树木生长
D.破坏了木质部,阻碍了有机物运输
3.(原创)实验课上,李老师跟同学们演示了“藕断丝连”现象(如甲),然后请同学将细丝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小明同学看到如图乙所示的结构。请你判断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运输有机营养的筛管
B.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
C.运输无机营养的筛管
D.运输有机营养的导管
4.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植物蒸腾作用的“杰作”。下列不属于植物蒸腾作用意义的是(  )
A.促进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B.增加周围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
C.使植物有效地散热,避免被高温灼伤
D.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进行
5.(2020石景山二模)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叶片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
B.蒸腾作用促进了有机物质的运输
C.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降低体表温度
D.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散失,小部分用于生命活动
6.暑期小鸣去雾灵山游学,清晨观察到大量植物出现“吐水”现象:从叶片表皮的气孔中吐出来的水滴挂在叶片边缘(如所示)。以下对植物体内水分吸收和运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构成气孔的两个保卫细胞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
B.保卫细胞内的叶绿体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C.水是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沿筛管运输到叶的
D.水从根系运输到叶片过程中的拉力靠蒸腾作用提供
7.(2020丰台二模)为探究植被对环境的降温作用,研究人员测量了某地三种不同环境中的空气温度,数据如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14:30时降温效果,树荫地面>草地>陶瓷地面
B.树荫遮蔽太阳直射降低地面温度,与蒸腾作用无关
C.草地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环境热量使温度降低
D.增加城市绿化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温度
8.如表示血液中的T细胞在血管外清除癌细胞的过程,据此推断T细胞属于 (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9.血浆含有的物质中,一定不是从消化道吸收来的是 (  )
A.葡萄糖 B.血浆蛋白 C.氨基酸 D.水
10.循环系统中将血液从身体各处送回心脏并具有瓣膜的器官是 (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淋巴管
11.下列关于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5%氢氧化钠可以防止血液凝固
B.正常人的血浆是一种淡黄色透明液体,约占血液总量的55%
C.急性大量失血时,血小板的数量一定偏低
D.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由红细胞运输的
12.某人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是 (  )
A.血小板、血浆 B.血小板、白细胞
C.红细胞、血浆 D.白细胞、血浆
13.(2020海淀期末)研究人员比较了生活在高原地区的鼢鼠与生活在平原地区的大鼠红细胞,发现高原鼢鼠红细胞数量是平原大鼠的1.19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有利于红细胞运输氧气
B.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有利于运输更多氧气
C.鼢鼠红细胞数量较多,有利于适应高原低氧环境
D.鼢鼠红细胞数量多,所以鼢鼠比大鼠的白细胞少
14.(2020门头沟二模)如是人体血液和血细胞的组成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淡黄色的透明的液体,主要成分是水
B.血液中具有运输功能的是①和⑤
C.血细胞中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具有吞噬作用的是③
D.⑤的结构呈两面凹的圆盘状,主要运输二氧化碳
15.为光学显微镜下的血细胞,下列关于血液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血液是由①②和血小板构成的
B.①有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和异物的作用
C.②有促进止血的作用
D.血小板能够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16.医院向社会发布求助信息,一名罕见血型的患者急需血源以保证手术安全。很快一位来自外省的男士联系了医院,不远千里赶来,捐献了A型Rh阴性血。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患者的血型为A型Rh阴性 B.一次献血300 mL,对身体无影响
C.该患者可以输大量O型血 D.救死扶伤意义大,超赞
17.下列属于毛细血管特征的是 (  )
①管壁厚,弹性大 ②管腔窄,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③管腔大,管腔中有瓣膜 ④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8.为人体下肢某处血管内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内流的是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B.B的管径最细小,属于毛细血管
C.C内的血液最先流入心脏结构中的右心房
D.下肢处的动、静脉内,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19.(2020东城一模)梅梅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金蛙趾蹼内血液的流动(如)时,对视野中血管的类型进行了判断。她的判断依据不包括(  )
A.血细胞的种类
B.血流的方向
C.管径的大小
D.血流的速度
20.心肌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通过冠脉循环供应,如。下列结构特点与心肌细胞和血液间物质交换无直接关联的是(  )
A.心脏的四个腔中充满血液
B.毛细血管网丰富
C.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慢
D.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1.(2020东城模拟)人体内的三种血管结构特征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血管直径(微米) 5000 4000 8
管壁厚度(微米) 500 1000 0.5
管壁中弹性组织 较少 较多 无
A.甲血管中都流动着静脉血 B.丙血管管壁薄、血流速度慢,利于物质交换
C.甲血管中的血液流向乙血管 D.三种血管中都存在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22.(2020丰台一模)如所示为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是心脏,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和运输
B.肺静脉中②的颜色是暗红色,含二氧化碳较多
C.③与④分别是动脉和毛细血管,通过静脉相连
D.⑤是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23.如中①③表示血管,②表示人体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②是肺,则①中是动脉血
B.若②是肺,则③中血液流向右心室
C.若②是脑,则①可以表示主动脉
D.若②是脑,则③中氧含量大于①
24.(2021房山二模)某实验小组解剖观察猪的心脏后,总结出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对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①和③、②和④不相通,使动、静脉血完全隔开
B.④壁最厚,为长距离输送血液提供动力
C.①和②之间有瓣膜,使血液从①流向②
D.②与肺静脉之间有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25.下列关于体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体循环和肺循环运输的血量不同
B.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动力都来自心脏的收缩
C.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D.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7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一段带叶的木本植物枝条,把枝条放进滴有几滴红墨水的水里,并在阳光下照射3~4 小时后把茎纵向剖开,在纵剖面上能看到一条条红色的“水痕”,这其实就是茎内的    管,即中的    图,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输       。
(2)丙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A、B两个果实。现已对枝条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B,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的   管,它是由   (填“活”或“死”)细胞构成的,存在于茎中的   部。
27.(6分)夏季,植物通过加快叶片蒸腾作用的方式来散失水分并降低叶面的温度,从而抵御高温。但如果遇到持续的高温天气(超过35 ℃以上),植物叶片会因为高温缺水而萎蔫枯萎且无法恢复。
(1)植物体内无机营养运输的主要动力是     作用,水分散失的门户是     ,它是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的。除此之外,这一作用还可以          ,使植物能够抵御高温。
(2)植物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生活,叶片会萎蔫甚至出现枯萎死亡的原因是   。
(3)乐乐设计了一组实验,想验证植物体内水分主要是由叶片散失的。请帮助乐乐从中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并预期实验结果。
①你选择的适合的实验装置是    (填图中字母)。
②预期的结果是                            。若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则说明植物体内水分主要是由叶片散失的。
28.(16分)某日,小明起床后觉得浑身酸痛无力,头痛鼻塞,咳嗽不断。妈妈带他到医院做了相关的检查,检查结果如下:
心率105次/分,心律整齐
体温38.2 ℃
扁桃体红肿发炎
血液化验结果:
化验项目及单位 化验结果 参考值
血红蛋白(克/升) 110 男120~160,女110~150
白细胞(×109个/升) 13.2 4~10
红细胞(×1012个/升) 4 男4~5.5,女3.5~5
血小板(×109个/升) 280 100~300
(1)在采血化验时,针刺入的是     脉血管,该种血管分布浅、管壁薄、弹性小。将采集的血液加入含有      (一种抗凝剂名称)的采血管中,一段时间后血样分层,最上层的淡黄色透明液体是    ,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载    、运输养料和废物。
(2)小明的检查结果中异常的是        、        、        (写出三项)。据表中数据可知,      (项目)含量低于参考值范围,这将导致血液中的  
    细胞运氧能力下降。对此医生建议小明平时应多补充含      丰富的食物。
(3)医生据化验结果判断小明可能是因感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针对小明的病情,给小明开了消炎的针药,进行输液,并进行雾化治疗。雾化治疗时药雾从    血管进入血液,药最先到达心脏的    (腔室名称)。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     (填字母)。
A.Ⅰ→Ⅲ→Ⅱ→Ⅳ B.Ⅰ→Ⅲ→Ⅳ→Ⅱ
C.Ⅳ→Ⅱ→Ⅰ→Ⅲ D.Ⅴ→Ⅱ→Ⅲ→Ⅰ
(4)依据你的生物学知识,你所知道的通过血液化验可检测的疾病有:(至少写出两种)    
    。
(5)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在该器官的四个腔中,     (填图中序号)的壁最厚。
29.(6分)如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分析后回答问题。
(1)图中实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    血,虚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    血。
(2)血液由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
     ;血液由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    。
(3)小明喝下一杯牛奶,牛奶中的营养被消化和吸收进入血液后,最先进入心脏四个腔中的  
    。
(4)小明患了急性肠炎,医生在他的上臂静脉注射消炎药物进行治疗,请问药物到达患病部位至少需要经过心脏的次数是    。
30.(7分)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器官,冠状动脉是为心脏细胞供血的血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主要由        构成。如中图甲所示冠状动脉管腔被阻塞会引发心梗。心梗区细胞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而无法获得能量。
(2)给心梗患者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药物被舌下      (填“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
(3)药物随血液到达心脏的[1]    、流向[2],再经过    (填“肺循环”或“体循环”)后回到心脏,进入冠状动脉。保证血液只能从[1]流向[2]的结构是    。
(4)血液流经血管[6]时,变为颜色鲜红、含氧量    的    血。
31.(8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形形色色”的贫血
贫血是指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减少。针对贫血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缺铁性贫血是指因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的铁耗尽,继而引发红细胞内缺铁而导致贫血。正常人每天造血约需铁20~25 mg,主要来自衰老破损的红细胞,为维持体内铁平衡,每天还需从食物中摄入1~1.5 mg。在胃酸和蛋白酶的作用下,动物性食物所含的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与珠蛋白更易分离,并被肠黏膜细胞直接吸收,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经血红素分离酶将铁释放出来,因此来自动物食品中的铁更易于吸收。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使造血干细胞减少,导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也相应地减少。与单纯的贫血不同,再障患者往往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首选免疫抑制治疗。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等原因导致DNA合成障碍,影响红细胞发育成熟所致的一类贫血。该病多见于进食新鲜蔬菜、肉类较少的人群。由于叶酸多在新鲜绿色蔬菜中,过度烹煮或腌制蔬菜均会使叶酸丢失,而维生素B12多在肉类中,长期偏食会造成维生素B12摄入量不足。
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120天。当红细胞意外死亡,便是血液学上所称的“溶血”。如果红细胞每天死亡的数量远大于机体产生的数量,就是“溶血性贫血”。物理、化学因素、感染等外在因素会引起溶血现象,溶血的内因主要是指红细胞的内在缺陷,如对于某些人来说,由于体内缺乏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食用蚕豆后会引起红细胞破裂,引发“蚕豆溶血”病。所幸大多数人G6PD储量丰富,不用因惧怕“蚕豆溶血”而拒绝蚕豆这种美味。
(1)小强最近总是出现头昏、乏力等症状,经医院化验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感觉体乏无力,是由于红细胞的缺乏使得机体运输    的能力下降,机体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提供的能量不足导致的。下列表格中的食物,最适合辅助小强治疗的是    。
食物成分 食物 名称    糖类 (克/100克) 蛋白质 (克/100克) 铁 (毫克/100克) 钙 (毫克/100克) 维生素B1 (毫克/100克)
豆腐 3.8 8.1 1.9 164 0.04
菠菜 2.8 2.6 2.9 66 0.04
苹果 12.3 0.2 0.6 4 0.06
猪肝 5.0 19.3 22.6 6 0.21
(2)利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细胞涂片时,有细胞核且个体较大的细胞是    (填字母)。若某一贫血患者得了急性肠炎,去医院化验查血,结果血液中数量不正常的血细胞应该是    (填字母)和    (填字母)。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3)一般不会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身上表现出的症状是    (填字母)。
A.极易受到细菌、病毒感染 B.受伤后凝血速度减慢
C.心跳减慢     D.白细胞数量减少
(4)大多数人不用因惧怕“蚕豆溶血”而拒绝蚕豆这种美味是因为            储量丰富。
(5)为避免因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除通过药物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以外,请你写出一条在日常生活中的建议:       。

答案
自我综合评价(一)
1.A  木本植物茎的树皮以内有一层分生组织,叫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不断地侧向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细胞向内分裂形成木质部,少量细胞向外分裂形成韧皮部,从而使得树干不断地生长加粗。
2.B
3.B  由图可知,该结构为中空结构,是输导组织中的导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输导组织。
4.D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意义:(1)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2)促进根部对水分的吸收;(3)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被高温灼伤;(4)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周围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形成良性循环。
5.B
6.C  植物叶片的表皮上有许多由两个保卫细胞构成的气孔,这种结构与气体进出的功能相适应。保卫细胞内的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水是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沿导管运输到叶的。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形成连续不断的水柱,通过蒸腾作用沿着根、茎、叶的途径向上运输。因此,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运输的主要动力。
7.B 
8.A  据图可知,T细胞能穿过血管壁,在血管外清除癌细胞。具有这一功能的血细胞是白细胞。
9.B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是透明的淡黄色液体,其主要成分是水,其余的是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淀粉在消化道内的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在消化道内的终产物是氨基酸,所以水、葡萄糖、氨基酸是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的,而血浆蛋白不是从消化道吸收来的。
10.B 
11.B  5%的柠檬酸钠溶液可以防止血液凝固;正常人的血浆是一种淡黄色透明液体,约占血液总量的55%;急性大量失血时,血小板的数量可能偏高或偏低;血液中的氧气主要是由红细胞运输的。
12.B 13.D
14.D  据图可知,①是血浆,②是血细胞,③是白细胞,④是血小板,⑤是红细胞。红细胞主要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15.B 16.C 17.D 18.D
19.A  显微镜观察小金蛙趾蹼内血液的流动跟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类似,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从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管壁非常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径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判断血管可以根据血流方向、管径大小、血流速度,但是与血细胞种类没有关系。
20.A  心肌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通过冠脉循环供应,这一功能跟一定的结构特点相适应:比如毛细血管网丰富增大了物质交换的面积;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慢增加了物质交换的时间;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提高了物质交换的效率。与心脏的四个腔中充满血液没有直接关联。
21.B
22.D  ①是心脏,②是血液,③与④是动脉和毛细血管,⑤是血浆。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不进行物质交换和运输。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血液颜色鲜红,含氧气较多。③与④是动脉和毛细血管,动脉和静脉通过毛细血管相连。⑤是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23.C  此题考查血液循环。若②是肺,则①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③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流向心脏的左心房。若②是脑,则①主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③上腔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含氧量减少,流向心脏的右心房。
24.D  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使动、静脉血完全隔开;④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体循环路线最长,与此相适应,④左心室壁最厚,为长距离输送血液提供动力;①右心房和②右心室之间有瓣膜,使血液从①流向②,而不会倒流;②右心室连通肺动脉,二者之间有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25.A  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不间断地进行的,这两条循环途径都是由心室出发,经过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到达心房。并且,经过左心室射出的血液是由肺循环运回心脏的,由右心室射出的血液是由体循环运回心脏的。所以,肺循环和体循环是同时进行的,运输的血液量是相同的,血液循环的动力都来自心脏的收缩。
26.(1)导 乙 水和无机盐
(2)有机物 筛 活 韧皮
27.(1)蒸腾 气孔 降低叶片表面温度
(2)温度过高,植物蒸腾作用水分散失速度大于根系吸水速度时,植物就会缺水,进而导致气孔关闭,不能有效地降低叶面温度,造成叶片萎蔫甚至枯萎死亡(合理即可)
(3)①bf ②装置b的塑料袋内出现水珠,装置f的塑料袋内无水珠或水珠极少
叶片的表皮上有许多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植物体内的水可以不断地以气体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这个过程称为蒸腾作用。叶的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运输的主要动力,同时蒸腾作用降低了植物体表面的温度,防止高温对植物体的伤害。在夏季晴朗的白天,一株高达 20 米的乔木每小时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大约有 200 升。要想验证植物体内水分主要是由叶片散失的,就要以叶片为单一变量,所以选择bf作为一组对照实验,b为对照组。其他装置没法排除土壤蒸发等自身因素对实验的影响。预期结果就是装置b的塑料袋内出现水珠,装置f的塑料袋内无水珠或水珠极少。
28.(1)静 柠檬酸钠 血浆 血细胞
(2)体温高;心率过快;扁桃体发炎;血红蛋白含量少(选填3个) 血红蛋白 红 铁和蛋白质
(3)毛细 左心房 B (4)贫血;炎症
(5)心脏 ②
29.(1)动脉 静脉
(2)体循环 肺循环
(3)右心房
(4)2次
(1)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题图中实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动脉血,虚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静脉血。(2)血液由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3)经过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各级静脉,汇总到下腔静脉回到右心房。(4)药物循环途径:上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肠部毛细血管,因此药物到达患病部位至少需要经过心脏2次。
30.(1)心肌(或肌肉组织) 
(2)毛细血管
(3)右心房 肺循环 房室瓣
(4)多 动脉
31.(1)氧气 猪肝 (2)C C B (3)C
(4)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或G6PD)
(5)不偏食;改善一些烹制习惯,尽可能减少叶酸的流失;加强富含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的摄入(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