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物质运输主要是通过血液循环实现的
知识点1 血液循环
1.观察,回答问题。
(1)血液循环包括 和 。二者是 (填“同时”或“依次”)进行的。
(2)体循环过程中,经过组织细胞处气体交换后,血液含氧量的变化是 ;肺循环过程中血液的变化是 血变为 血。
(3)肺动脉中流动的是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肺静脉中流动的是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2.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 ( )
A.物质交换 B.物质运输 C.物质吸收 D.废物排出
3.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
A.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B.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C.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D.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4.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处是左心室
B.②收缩提供的动力最强
C.③是体循环的起点
D.④内血液不能流向③
5.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肺循环起始于心脏的右心室,终点为左心房
B.经过肺循环血液获得的大量氧气,由体循环输送到组织细胞
C.在血液循环中,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
D.心脏将体循环和肺循环连成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6.动脉血是指 ( )
A.含氧和养料多,颜色鲜红的血
B.含养料多,颜色鲜红的血
C.含二氧化碳多,颜色暗红的血
D.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
7.甲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乙血管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这两条血管分别是 ( )
A.肺静脉和肺动脉
B.肺静脉和主动脉
C.主动脉和肺静脉
D.下腔静脉和主动脉
知识点2 淋巴循环(选学)
8.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包括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的位置是 ( )
A.左心房 B.左右锁骨下的大静脉
C.右心房 D.下肢腹股沟处的静脉
9.下列关于淋巴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淋巴系统由淋巴结、淋巴管和脾脏等组成
B.淋巴循环的起点是毛细淋巴管
C.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辅助部分
D.淋巴管内循环流动的液体叫淋巴
10.感染新冠病毒的重症患者需要大量静脉输液,注射的药物最先流入心脏的哪个腔(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11.(2021西城期末)异氟烷是一种常用麻醉药,能通过人呼吸吸入肺后进入血液,起到全身麻醉的作用。病人手术时若采用异氟烷气体麻醉,异氟烷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循环流经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 ( )
A.C→D→A→B B.A→B→C→D C.B→D→A→C D.D→A→B→C
12.如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④表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⑤~⑧表示心脏中的四个腔;a、b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体循环的途径是⑦④a①⑥
B.当血液流经b时,血红蛋白与氧结合
C.①与②均为静脉
D.①与②中流的均为静脉血
13.手术时医生切开病人的肘正中静脉,将医用导管沿静脉缓缓插入,当深入到约65厘米处,X光显示导管刚好进入了病人的心脏。这时导管进入的是 (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14.某位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在注射药物时,护士先在患者的手臂上扎一根橡皮管,等橡皮管靠近手掌的一侧血管隆起时,再将针尖刺入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药物到达病灶部位要两次进入心脏
B.隆起的血管属于动脉
C.隆起的血管属于静脉,内流动脉血
D.若针尖没有刺准血管,则药物就无法进入血液循环
15.关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
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渗透
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D.淋巴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渗透
16.“藿香正气水”是夏季防暑的常见药,但由于含有酒精成分,驾驶车辆的人们往往不会服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随药物摄入的酒精,能随着呼吸呼出体外,这是因为药物中的酒精成分在消化道中被吸收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首先流向心脏的 (填腔室名称),随后进入 (填“体循环”或“肺循环”)过程,在 (填血管名称)处出血液,随其他气体一起被呼出。
17.如所示心脏解剖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到心脏内左右都有瓣膜,保证了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动方向只能由 到
再到 。除了心脏内有瓣膜外,在 的内表面也有瓣膜。
(2)流经主动脉的血液是 ;流经肺动脉的血液是 。
(3)血液从主动脉到各级动脉,再到全身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气呈 状态,由 血变成 血;血液从肺动脉到肺部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气呈
状态,由 血变成 血。
(4)血液由左心室流出,再流回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 。
18.血液循环为组织细胞输送来氧气和养料,并运走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
(1)心脏有四个腔,图中[②]收缩时, 关闭,血液流入[⑤] 。
(2)用餐后流经[⑧]处的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会 。
(3)低血糖症表现为血糖浓度过低,严重者甚至出现昏迷。患者可通过上肢输液注射葡萄糖进行治疗。注射的葡萄糖会经过[⑥] 运输至心脏,再随肺循环与体循环送至全身各处,发挥作用。
19.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持续的高血压可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的损伤。
(1)所示的心脏结构中,属于心房的是 (填图中字母)。正常心脏的心室壁比心房壁 ,其中 壁最厚,有利于 。
(2)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医生常用“收缩压/舒张压”的形式表示血压。血压持续达到或高于18.7/12千帕则为高血压。确诊高血压以后,常采用一定的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口服降血压药物后,药物成分先经 (填“肺循环”或“体循环”),到达心脏的 (填图中字母),进而送至相关部位发挥降压作用。
(3)科研人员为研究有氧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选择150例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有氧运动干预,结果如下表。
体重(千克) 收缩压(千帕) 舒张压(千帕)
干预前 78.4 20.3 11.5
干预后 71.6 18.3 10.3
由表中数据可知,有氧运动通过 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答案
第4课时 物质运输主要是通过血液循环实现的
1.(1)体循环 肺循环 同时
(2)减少 静脉 动脉
(3)静脉血 动脉血
2.B 3.D
4.B ①是左心房,②是左心室,左心室收缩泵血到全身各处,收缩提供的动力最强,是体循环的起点,④右心房内血液流向③右心室。③内血液不能流向④。
5.C 6.D
7.A “房连静、室连动”。除肺部外,动脉内流动脉血,静脉内流静脉血,因此甲血管是肺静脉,乙血管是肺动脉。
8.B
9.D 淋巴管内流动的淋巴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
10.C 注射的药物进入静脉血管,流经上、下腔静脉,首先进入右心房。
11.B 由图可知:A是左心房、B是左心室、C是右心房、D是右心室。
血液循环途径为:
异氟烷是一种常用麻醉药,它通过动物呼吸吸入肺内进入血液,经肺静脉→A左心房→B左心室→主动脉→…(体循环)→上、下腔静脉→C右心房→D右心室,在此过程中起到全身麻醉的作用。
12.C 体循环的途径是⑧左心室、③主动脉、b组织处毛细血管网、②上、下腔静脉、⑤右心房;当血液流经b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供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①肺静脉、②上、下腔静脉与心房相连,将血液送回心脏,因此它们均为静脉;①肺静脉内流动脉血,而②上、下腔静脉中流静脉血。
13.C
14.A 药物到达病灶部位经过的路线: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病灶。故药物到达病灶部位要两次进入心脏。隆起的血管属于静脉,内流静脉血。若针尖没有刺准血管,则药物会被周围的毛细血管吸收,最终进入血液循环。
15.D 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如下:
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双向物质交换,血浆与淋巴之间物质交换是单向的,组织液与淋巴之间物质交换也是单向的。
16.右心房 肺循环 肺部毛细血管
17.(1)心房 心室 动脉 四肢静脉
(2)动脉血 静脉血
(3)分离 动脉 静脉 结合 静脉 动脉
(4)体循环
18.(1)房室瓣 主动脉
(2)增加
(3)上腔静脉
19.(1)A、B 厚 左心室 左心室收缩时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2)体循环 A
(3)减轻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