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的呼吸
第1课时 呼吸系统的组成
知识点1 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成分有差异
1.如是验证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图,在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锥形瓶中分别倒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按图示连接好实验装置。
(1)在此图中,甲装置用于检测 气体,在实验中起 作用。
(2)实验原理: 。
(3)实验时用口含住A处反复进行吸气和呼气,观察到两个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的变化情况是:甲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 ,乙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 。
(4)本实验的假设是 。
(5)本实验的结论是 。
2.下表是人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数据。据表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气体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4% 4%
氮气 78% 78%
水蒸气 不定 饱和
A.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变低,说明身体消耗了氧气
B.对着冷藏过的载玻片吹气,载玻片上会出现小水滴
C.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变高,说明身体产生了二氧化碳
D.对着手掌呼气感到呼出气体温暖,说明吸入外界温暖空气
知识点2 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多级分支的管道组成
3.如是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序号, 上填相应名称)
(1)人的呼吸系统由 和 组成。
(2)呼吸道包括[①] 、[②] 、[③] 、[④] 、[⑤] ,能 、 、 气体。
(3)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共同通道是 。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否则吞咽时 来不及盖住喉口,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4.中甲、乙是人体肺泡结构模式图及该处进行气体交换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序号, 上填相应名称)
(1)图甲中[①] 数目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①]外包绕着丰富的[②] 以及 ,使肺适于气体交换。
(2)肺主要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 组成,是进行 的主要场所。
(3)图乙中③表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 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A]
穿过[③]进入[④] 中,气体[B] 穿过[③]进入 中。
5.(2020延庆期末)PM2.5是一类直径微小的可吸入颗粒物,能通过呼吸道和肺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到达肺的正确途径是( )
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B.鼻→喉→咽→气管→支气管
C.鼻→咽→喉→支气管→气管 D.鼻→喉→咽→支气管→气管
6.小强爷爷说,用口腔呼吸比用鼻呼吸好,小强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反驳,并向爷爷阐述用鼻呼吸的优点,小强的下列阐述不能支持其观点的是 ( )
A.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大颗粒尘埃进入肺部
B.鼻腔中的嗅细胞能够接受气味刺激,利于呼吸
C.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
D.鼻腔内部丰富的毛细血管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7.人体的呼吸道需保证气体顺畅通过,其中气管能保持畅通的原因是 ( )
A.肌肉较松弛
B.有“C”型软骨支架
C.气管壁较硬
D.周围有肌肉牵拉
8.肺是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组成肺的功能单位是 ( )
A.呼吸性细支气管
B.细支气管
C.肺泡
D.气管
9.(2020朝阳期末)下列有关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肺位于人体的腹腔,左右各一
B.肺泡壁上的弹性纤维受损可提高肺活量
C.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细胞构成
D.肺泡与细支气管不相通
10.人患感冒时,常常出现流涕、打喷嚏、呼吸不畅和咳嗽等症状,推测出现呼吸不畅的原因是( )
A.鼻腔内有异物,堵塞了鼻腔
B.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
C.气管分泌的痰过多,堵塞了呼吸道
D.声带发炎肿胀,气体不能通畅流动
11.下列与人体呼吸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B.气管是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C.支气管感染或过敏时可能会引起哮喘,影响正常呼吸
D.吸烟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2.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 ( )
①肺泡数量多 ②肺泡由一个细胞构成 ③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④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13.1岁的小轩轩因误食异物导致无法正常进食。是小轩轩就医时拍摄的胸部X光片,医生使用仪器从口腔探入将异物取出。该异物堵塞的部位和取异物时仪器不可能穿过的部位分别是 ( )
A.气管和喉 B.气管和咽 C.食管和咽 D.食管和喉
14.(2021朝阳一模改编)正确的呼吸方式有利于身体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呼吸道可使进入肺的气体变得温暖、温润、清洁
B.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是有一定限度的
C.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D.为了保护呼吸道建议用口代替鼻进行呼吸
15.为了探究“剧烈运动后,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平静时相比,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增多 ”这个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排水集气法”收集平静时和跑完800米后呼出的气体(中甲图),然后通过“灌水”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乙图)。
比较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用“+”的多少表示),结果如下表。
试管 A(空气) B(平静时呼出气体) C(运动后呼出气体)
白色浑浊的程度 + ++ +++
回答问题。
(1)用口向吸管处吹气至装满水的锥形瓶里,收集到了 (填“空气”或“呼出气体”),这就是排水集气法。A试管中的空气可以代替 (填“吸入”或“呼出”)的气体。
(2)已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从记录的结果看,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里均含有
。白色浑浊的程度可以直观反映二氧化碳的含量,从B和C试管的结果来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剧烈运动后,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平静时相比,二氧化碳的含量 。
(3)为了尽量减少实验误差,要遵循控制单一变量原则,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必须的 ( )
A.集气瓶大小一致
B.澄清的石灰水体积保持一致
C.漏斗大小一样
D.灌入的水一样多
答案
第一节 人的呼吸
第1课时 呼吸系统的组成
1.(1)吸入 对照
(2)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
(3)不变浑浊 变浑浊
(4)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多
(5)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D 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变低,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多,原因是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对着冷藏过的载玻片吹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载玻片会凝结成小水滴;对着手掌呼气感到呼出气体温暖,说明人体呼吸系统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3.(1)呼吸道 肺
(2)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清洁 温暖 湿润
(3)咽 会厌软骨
4.(1)肺泡 毛细血管 弹性纤维
(2)肺泡 气体交换
(3)一 氧气 毛细血管 二氧化碳
肺泡
5.A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PM2.5到达肺经过的结构依次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6.B 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吸附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腔内部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
7.B 呼吸道都有骨或“C”型软骨做支架,保证呼吸道内的气体能顺畅通过。
8.C 9.C
10.B 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人体患感冒时,会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使人呼吸不畅。
11.B 肺是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12.C 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肺泡的数量多;肺泡总面积大;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13.D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小轩轩因误食异物导致无法正常进食。医生使用仪器从口腔探入将异物取出,该异物堵塞的部位是食管,取异物时仪器不可能穿过的部位是喉。
14.D
15.(1)呼出气体 吸入
(2)二氧化碳 增多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