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
知识点1 种子的呼吸
1.某同学为了探究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利用如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一段时间后向试管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打开阀门并往瓶子里注入清水后发现,甲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本实验结果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释放出二氧化碳
B.漏斗口塞上消毒棉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
C.如果将两个装置都密封,实验会更快,效果也更好
D.若乙的石灰水稍浑浊,说明煮熟的种子呼吸较弱
2.呼吸作用是绿色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验证植物种子的呼吸最好选用 ( )
A.干燥的种子 B.萌发的种子 C.煮熟的种子 D.腐烂的种子
3.点燃的蜡烛放入盛有萌发种子的广口瓶中,火焰熄灭,说明 ( )
A.萌发种子的呼吸消耗了氧气
B.萌发种子的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
C.萌发种子的呼吸释放了热量
D.萌发种子的呼吸产生了水分
4.将盛有萌发种子的广口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 ( )
A.萌发种子的呼吸消耗了氧气
B.萌发种子的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
C.萌发种子的呼吸释放了能量
D.萌发种子的呼吸产生了水分
5.是用萌发的种子来验证植物某项生命活动的实验装置,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向漏斗内倒入清水的目的是将瓶内气体排入试管
B.实验后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本实验证明了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了呼吸作用产生氧气
D.本实验材料如果换用绿色植物,必须放在黑暗的环境中
知识点2 植物体的各个器官都要进行呼吸
6.如所示,是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要获得好的实验效果,所用塑料袋的颜色最好是 ( )
A.无色 B.红色 C.黑色 D.棕色
7.植物体能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 )
A.只在根系中
B.只在种子中
C.只在叶片中
D.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8.用透明的广口瓶为容器探究植物呼吸现象,下列哪种材料不适合 ( )
A.樱桃果实
B.萌发的玉米种子
C.绿色的菠菜叶
D.马铃薯块茎
9.(2020密云期末)将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分别放入甲、乙瓶中。密封24小时后,将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瓶中,实验现象如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
A.煮熟的种子也可以进行微弱的呼吸作用
B.萌发的种子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
C.萌发的种子呼吸消耗氧气,使蜡烛熄灭
D.此实验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释放热量
10.向甲、乙两瓶中装入等量小麦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使其萌发。待麦苗生长至5~6 cm高时,塞紧瓶塞。然后将甲、乙分别进行黑暗和光照处理,24小时后用澄清石灰水检测瓶中气体(如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瓶口敞开可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
B.甲瓶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乙瓶麦苗进行了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D.麦苗只能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
11.是某小组进行实验的装置图,能验证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装置是( )
12.“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及潍坊的萝卜皮”,潍县萝卜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也称“维生素萝卜”。关于萝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萝卜的食用部分是它的根
B.萝卜根部的所有细胞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也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C.若在夜间适当降低种植萝卜的大棚内温度,可以提高萝卜产量
D.萝卜可以在低温低氧的环境下贮存保持其口感
13.现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中图甲)于晴天的22时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乙),该气体是 (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氨气 D.水蒸气
14.为了探究植物种子呼吸过程,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如下:
Ⅰ.如所示,准备好甲、乙两个实验装置(甲装置的B瓶中装煮熟的种子,乙装置的B瓶中装萌发的种子);
Ⅱ.关闭阀门①,打开阀门②③,往B锥形瓶内注满水;
Ⅲ.关闭阀门③,打开阀门①,向A锥形瓶通入空气,此时B锥形瓶内的水会进入上面的漏斗,当大部分种子露出水面后,关闭阀门①②;
Ⅳ.3小时后,打开阀门③,检测从C排出的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瓶内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步骤Ⅱ的目的是排出B锥
形瓶中的 。
(2)如果要检测从C排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应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使之变浑浊的是 装置排出的气体,由此可得出结论: 。
15.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生物小组的同学选取多种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实验材料置于广口瓶中,密闭放置4个小时(上午8-12点),然后将每种实验材料分别进行如中图甲、乙所示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于下表。
实验结果记录表
组别 材料 实验结果
1 空广口瓶 蜡烛继续燃烧;石灰水无变化
2 红薯的块根 蜡烛熄灭;石灰水变浑浊
3 马铃薯的块茎
4 新鲜韭菜叶(遮光)
5 康乃馨的花
6 樱桃番茄的果实
7 萌发的绿豆种子
8 煮熟的绿豆种子 蜡烛继续燃烧;石灰水无变化
9 新鲜韭菜叶(见光)
(1)实验中空广口瓶起到了 作用。
(2)2~7组的广口瓶中,加入燃烧的蜡烛后,蜡烛熄灭,说明广口瓶中 减少了;加水排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广口瓶中 增多了。由此可知植物的六种器官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3)比较 两组的实验结果,说明有活性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4)请推测第9组的实验结果为 ,理由是 。
答案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
1.A 漏斗口塞上消毒棉是为了防止气体的进入;如果将两个装置都密封,后期无法往瓶子中注入清水;若乙的石灰水稍浑浊,是因为空气本身就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不是煮熟的种子呼吸产生的。
2.B 呼吸作用是绿色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为了验证植物种子的呼吸,最好选用生命力旺盛的种子进行实验和观察。干燥的种子因为水分不足,酶的活性难以发挥,几乎不进行呼吸作用;煮熟的种子由于细胞死亡也不进行呼吸作用;腐烂的种子中含有大量的细菌或者真菌,也会进行呼吸作用,会给实验探究造成误差。萌发的种子由于代谢活跃呼吸作用明显,是最好的验证种子呼吸的材料。
3.A 4.B
5.C 题述实验证明了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了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6.C 由于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所以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时应避免光合作用的发生。光合作用需要光,因此避光是避免光合作用发生的有效手段,黑色塑料袋能起到较好的避光作用。
7.D 植物体的各个器官均能进行呼吸作用。
8.C
9.C 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的种子没有生命了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广口瓶中无足够的氧气供蜡烛继续燃烧,蜡烛熄灭;实验前后没有温度是否变化的说明或比较,不能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释放热量。
10.D 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因此瓶口敞开可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甲瓶中麦苗在黑暗条件下只进行呼吸作用,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因此甲瓶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瓶麦苗在光下,所以进行了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麦苗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11.A 氧气具有助燃性,种子萌发消耗了大量的氧气,因此把燃烧的蜡烛放入瓶中,蜡烛熄灭,因此A装置可以验证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B装置可以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C装置能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D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
12.B
13.A 该气体在太阳升起之后慢慢减少,而在太阳降落后开始增加。在光照情况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使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氧气含量增加;在黑暗情况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因此可判断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14.(1)二氧化碳 原有的二氧化碳
(2)乙 萌发的种子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
15.(1)对照
(2)氧气 二氧化碳
(3)7和8
(4)蜡烛继续燃烧,石灰水无变化 8-12点期间,韭菜叶的光合作用的速率大于呼吸作用的速率,因此会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