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安全用药与急救
知识点 1 安全用药
1.小铭患了流感,医生为他开具的药品有对乙酰氨基酚片。根据药品说明书中的信息进行判断,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对乙酰氨基酚 【适应症】 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偏头痛、牙痛、痛经、关节痛、肌肉痛、神经痛 【用法用量】 口服,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一次1片;6~12岁儿童一次0.5片。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得超过4次 【生产日期】 20180928 【有效期】 36个月
A.此药可以在药店直接购买 B.服用后病情未缓解,可自行加大药量
C.本药的有效期截止到2021年9月28日 D.康复后,若出现相同症状可直接按剂量服用
2.下列与安全用药无关的是 ( )
A.用法用量 B.是否到期
C.药物价格 D.药的功效
3.抗生素的滥用已经成为现在严重的问题,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
A.定时服用抗生素以预防疾病 B.一发烧就自行服用抗生素
C.为了尽快治好病,加大服用剂量 D.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4.(2021海淀期末) 以下关于安全用药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购买药物要到合法的医疗机构和药店
B.处方药须凭职业医师开具的处方购买
C.阅读药品说明书是正确用药的前提
D.发烧时可自行选择服用抗生素等药物
5.下列用药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为使病情好转,可加大服用剂量 B.在每日服药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服药次数
C.服药时间饭前饭后无所谓,二者可任意选择 D.严格按医嘱服药,不能自行改变
知识点 2 急救
6.对溺水者先要清除口鼻内的污物,再进行人工呼吸,这样可以 ( )
A.使进入人体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 B.使进入人体肺部的气体变得湿润
C.保证施救者的安全 D.保持呼吸道通畅
7.抢救呼吸和心跳骤停的落水者时,需要采取心肺复苏的措施,为了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心肺复苏措施的正确顺序是 ( )
①开放气道 ②人工呼吸 ③胸外按压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8.无偿献血时,护士首先要用橡皮筋进行捆扎,护士捆扎的部位及针刺的血管分别是( )
A.针刺部位的远心端、静脉 B.针刺部位的近心端、静脉
C.针刺部位的远心端、动脉 D.针刺部位的近心端、动脉
9.“大病进医院,小病进药房”已成为大多数老百姓的习惯。购买药品时无须特别关注的是药物的 ( )
A.大小和形状 B.成分和用法
C.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D.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10.安全用药事关人体健康,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药越贵越安全,病人应首选贵药 B.处方药按医嘱服用
C.非处方药过期也可服用 D.中药无副作用,可经常服用
11.生活中遇到危险或意外伤害时,采取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当有人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时,可用人工呼吸方法进行急救
B.擦破皮肤有血渗出时,可将出血部位消毒冲洗后贴上创可贴
C.将煤气中毒的人转移到通风的地方进行抢救
D.某人因车祸导致动脉大出血,应立即拨打120,同时在远心端止血
12.下列有关安全用药和急救方面的做法,错误的是 ( )
A.遇紧急情况需要救助时,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B.有病原体感染时,就必须利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C.因溺水导致呼吸心跳停止时,要实施心肺复苏
D.患者可到药店自行购买具有OTC标志的药物
13.近几年来,我国及其他国家都发生过强烈地震,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威胁。为此,同学们要学会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应对紧急突发的状况。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一旦发生地震,极有可能会引起一些外伤,此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急救措施。若某伤员被救出时,下肢受伤,血液喷射而出,极有可能是 血管出血。此时,救援人员应在他下肢的 (填“近”或“远”)心端用止血带止血;若被救人员出现了呼吸、心跳停止的情况时,应及时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抢救,主要的方法包括 和 。
(2)防疫专家指出,发生地震后是各种病菌和病毒极其容易散播的时候,病毒和病菌的不同之处在于 ,为了防止灾区传染病的流行,防疫人员对生活用水、地面进行大面积消毒,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14.(2019东城一模) 肺炎是指发生在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是一类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肺炎患儿常见症状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1)细菌是引起肺炎的致病微生物之一,它进入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此过程属于 免疫。
(2)胸部X光检查是确诊肺炎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做检查时,医生要求被检查者用力吸气后闭气不动。此时,膈肌所在的位置应是图甲中的 (填字母)。
(3)治疗细菌性肺炎可采用输液的方法,将阿奇霉素与葡萄糖液混合后,经患儿手部的血管输入,此血管的类型为 。此外,患儿还可口服清肺热类的中成药(如图乙)进行辅助治疗,该药属于 (填“处方药”或“非处方药”)。
(4)相比于输液和口服,雾化吸入疗法可让药物直达呼吸道和肺部。吸入的药物可帮助化痰,进而减少呼吸道内引起咳嗽反射的刺激,达到止咳的疗效。咳嗽是一种 反射,从反射弧的组成看,呼吸道内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属于 。
答案
第四节 安全用药与急救
1.B 药物的药量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药量服用,少用或多用都有可能对病情产生不良影响。
2.C 3.D
4.D 抗生素属于处方药,须凭职业医师等开具的处方,到合法的医疗机构或药店购买,用药前需要阅读药品说明书;发烧时不可自行选择服用抗生素等药物。
5.D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按照使用说明中的剂量服用或遵医嘱,不可擅自更改药量,以免发生危险,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师咨询。服用药物时,要按医嘱服用药物或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服用,不能自行改变。饭前服的多为健胃药、收敛药。绝大多数药物都在饭后服用,尤其是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所以服药时间不可任意选择。
6.D 人工呼吸是用于自主呼吸停止时的一种急救方法。进行人工呼吸前,必须进行判定,只有呼吸停止或呼吸极微弱时才需进行;并要注意有无头部、胸部、颈部等严重创伤以及搬动体位的禁忌等;应注意开放气道避免气道阻塞而使人工呼吸无效,并要解开上衣,女性亦应松开内衣、胸罩等以免妨碍胸廓活动。
7.D
8.B 由于动脉内血流速度快,动脉一旦破损,血液会喷射而出较难控制,故选择静脉进行药物注射和抽血。由于静脉内血流方向为从远心端流回心脏,为了抽血的时候容易找到静脉血管以便于扎针,护士通常是在静脉的近心端捆扎橡皮筋,利用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的特点,流回心脏的血液使血管鼓胀起来,便于辨识和针的刺入。
9.A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患者在用药时都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不仅需要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功能,用法与用量,还要注意其中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储存要求,有效期等,从而保证用药安全。而药品的大小、颜色和形状等与安全用药无关。
10.B
11.D 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输送向全身各处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动脉外伤出血时呈喷射状或一股股地流出,所以应在近心端用止血带或指压法止血。
12.B 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等是病原体。不同的病原体感染需要采取不同措施,有些病原体可以通过抗生素进行治疗,如细菌感染,而对于病毒感染,抗生素没有作用,所以有病原体感染时,不全是必须利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13.(1)动脉 近 胸外按压 人工呼吸
(2)病毒无细胞结构 切断传播途径
(1)动脉血管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个部分去的血管。动脉血管大多数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一般情况下,动脉血管受伤出血时,血液颜色鲜红、呈喷射状,应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心肺复苏抢救的主要方法有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2)病菌有细胞结构,是细胞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DNA和蛋白质组成。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了防止灾区传染病的流行,防疫人员对生活用水、地面进行大面积消毒,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14.(1)特异性 (2)C (3)静脉 非处方药
(4)非条件(或简单) 感受器
(1)细菌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抵抗抗原,故此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2)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处于下降的位置,即图甲中C处。(3)静脉分布在皮肤的浅表处,输液时常常经静脉输入体内。图中口服清肺热类的中成药中有OTC的标志,属于非处方药。(4)咳嗽是一种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感受器有神经末梢,可感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故呼吸道内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属于感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