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引号、省略号的作用(十五)
文学经典填空并积累
,两山排闼送青来。
遥望洞庭山水翠,
,春风不度玉门关。
红豆生南国,
,千里共婵娟。
剑外忽传收蓟北, 。
,举杯销愁愁更愁。
四海无闲田, 。
,海上明月共潮生。
蝉噪林逾静, 。
专项知识疏通
一、省略号
*用法归纳:
1、表示说话的断续。
“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莫泊桑《项链》)
2、表示列举或序数的省略。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鲁迅《故乡》)
我仰着头数起来,“一、二、三……”数呀,数呀,数到后来就糊涂了。《杏儿熟了》
3、表示说话的中断。
“快卧倒……”指导员刚喊出口,轰隆一声,炸弹在我们身边爆炸了。
4、表示语意未尽,让人思索。
“原来如此……”(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5、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的省略。
引用别人的话、文章的语句,根据作者的需要,保留必要的,省略不必要的。
例如:她轻轻地哼起《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二、引号
*用法归纳: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引号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
1、表示引语(直接引用)
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成语、格言、诗词等, 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
例如:(1)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先喂饱你!”
(2)“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3)“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
说明:例(1)是说话人在前,说话在后的情形,例(2)是说话人在中间,此前此后都是他说的话的情形,例(3)是说话人在后面,前面是他所说的话。上述三个例句中的横线处分别用冒号、逗号和句号,这是由引号所引发的固定搭配,不能变动。
2、表示特定称谓
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
例如:太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3、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例如:我们的“大蜻蜓”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放风筝》)
又如:蚕儿要“上山”了。(《春蚕》)
(这儿的“上山”用引号,表明它是有特定意义的词语,特指蚕爬上稻草杆子上,准备吐丝结茧。)
4、表示否定和讽刺
例如: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革命烈士诗二首》)(这里的引号,表示对所表述的内容加以否定,意思是,这不是真正的自由。)
★ 专项巩固练习
一、写出下面标点符号的作用:
1、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
2、王强对老师说:“《石灰吟》我会背了。千锤万击出深山……”( )
3、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 )
4、歌中唱道:“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
5、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拣那些“没用的玩意儿”。( )
6、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 )
7、贝加尔湖曾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但现在正被沿岸工厂排放的废水“吞噬”着。
( )
★ 考试链接
一、请把引号的作用相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否定或讽刺
1、石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八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
2、贺捷生奶奶居然可以“走”完长征,十分了不起。 ( )
3、春天,布谷鸟“布谷、布谷”地啼叫着。 ( )
4、机器人被人们誉为“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 ( )
5、我问布谷鸟:“你做些什么?” ( )
6、听爷爷说,鸟儿是会“说话”的。 ( )
7、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 ( )
8、富兰克林大胆地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 ( )
二、请把省略号的作用相对应的序号写在括号内。
A.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 B.表示内容的省略。 C.表示列举的省略。 D.表示意犹未尽
1、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 ( )
2、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 ( )
3、我支支吾吾地说“我没……没看……看见。” ( )
4、“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桑那说。 ( )
5、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 )
6、在新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自己心爱的花儿,郁金香、风信子、百合花……( )
★阅读训练
摩天大楼摇啊摇
①说起来有点吓人,实际上,所有的摩天大楼都会在遇到大风的时候摇晃起来。如果遇到地震,那就更不用说了。拿纽约的摩天大楼做例子吧。由于纽约是个临海的城市,一百多年来,每当强劲的海风吹来,这里的大楼就会发生晃动,甚至让楼内的人产生晕船的感觉。最糟糕的要数城里的哥伦比亚广场上的特朗普大楼,据说这座大楼的摇晃已经严重到让里面的人“比坐过山车还要难受”。这哪里还是盖在陆地上的楼房?简直就是航行在海上的一艘艘大船嘛!
②说来也奇怪:虽然晃动得这么厉害,也没听说有哪一座大楼真的倒下来。2011年8月,飓风“艾琳”袭击了美国东海岸,波及到纽约。当时很多人都感觉到了大楼摇摆得更加明显,但最后所有的大楼都还好好地站在原地。事实上,每一位修建摩天大楼的工程师都知道,小幅度的摇摆可以让大楼更加坚固,因为只有具备一定弹性的建筑物,才能扛住更大的压力。
③你玩过搭积木的游戏吗?如果你把一块块方形的积木一个摞一个地向上搭起来,就会发现,最先向下倒的一定是处在靠近顶层位置的积木。盖摩天大楼的时候,人们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大楼盖得越高,它的高层对周围的压力反应越敏感。比方说,同样在一个大风天里,如果你是在大楼的第五层,可能就感觉不到什么;但如果你爬到了大楼的第二十五层,可能就会感觉到剧烈的晃动了。因此,工程师们必须想出办法,来减轻大楼的较高楼层经受的摇晃,让它们免受大风、地震等外界压力的破坏。
④拿刚才提到的特朗普大楼来说,它的建筑师特朗普就很聪明。在这座大楼的中心建了一面非常坚固的防护墙,足以阻止大楼的倒塌。所以尽管这座楼已经晃得让人头晕了,却不会发生损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不倒翁”。其他的建筑师也发明了各式各样的减震器,来保护自己建造的大楼。比较常用的是一种叫“阻尼器”的装置。它实际上是一个重达400吨的大摆锤,被安装在大楼的内部。当大楼开始向一边摇晃的时候,阻尼器就会向相反的方向摆动,用它的重量将大楼拉回到垂直的方向上。这种技术经常被用来帮助摩天大楼抵御地震和飓风的影响,而且效果非常出色。
⑤而还有一些特别高的大楼,就需要更加精心地设计和加固了。事实上,无论把大楼盖得多么坚固,震动都是难以避免的。所以,人们只能在大楼的结构上下工夫,把震动的能量分散开,化解它的破坏力。有的摩天大楼干脆在每个楼层上都安装了减震器。这样一来,每层楼都可以独立于其他楼层而晃动。实际上是把整座大楼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弹簧!听上去虽然挺危险的,但这种做法可以让本来集中在顶层的压力得到分散,让大楼也像弹簧那样,“弹”而不倒。至于呆在这个大“弹簧”里面的人感觉如何……唉,安全第一,难受点咱就忍着吧。
1、这篇文章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2、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根据文章的介绍,说说工程师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抵御地震和飓风对摩天大楼的影响。
4、文中说“小幅度的摇摆可以让大楼更加坚固”,这是为什么?你能从生活中再列举一个常见的事例来加以说明吗?